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559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解决现有技术中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控制间隙的量来保证泵的容积效率所引起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口环上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叶轮口环过盈配合。其效果:1、在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装配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与叶轮口环形成过盈配合,能显著提升泵的容积效率。2、降低对叶轮口环和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3、密封圈与叶轮口环之间具有合适的接触面积,使叶轮能够正常转动的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电泵,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产品中叶轮口环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是通过控制间隙的量来保证泵的容积效率,通过提高叶轮口环与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实现,这无疑会加大加工难度、装配难度和增加加工成本,并且还会降低良品率,影响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在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装配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与叶轮口环形成过盈配合,能显著提升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对叶轮口环和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泵体上设置泵体口环,所述叶轮上的叶轮口环与所述泵体口环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口环上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叶轮口环过盈配合。在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装配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与叶轮口环形成过盈配合,能显著提升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对叶轮口环和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为了使叶轮能够正常转动,也为了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叶轮口环之间的过盈量为+0.1~+0.3。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叶轮口环之间具有合适的接触面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装配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与叶轮口环形成过盈配合,能显著提升泵的容积效率。2、降低对叶轮口环和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3、密封圈与叶轮口环之间具有合适的接触面积,使叶轮能够正常转动的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2,所述泵体上设置泵体口环11,所述叶轮上的叶轮口环21与所述泵体口环111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口环11上设置环槽12,所述环槽12内设置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叶轮口环21过盈配合。在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之间装配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与叶轮口环形成过盈配合,能显著提升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对叶轮口环和泵体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装配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为了使叶轮2能够正常转动,也为了提高密封圈3的使用寿命,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叶轮口环21之间的过盈量为+0.1~+0.3。所述密封圈3为O形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叶轮口环之间具有合适的接触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泵体上设置泵体口环,所述叶轮上的叶轮口环与所述泵体口环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口环上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叶轮口环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闭式叶轮的潜水电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所述泵体上设置泵体口环,所述叶轮上的叶轮口环与所述泵体口环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口环上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叶轮口环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林应卓浪王明蔡起胜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