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型非接触气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02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压型非接触气封,其第20型环(62)所与之接触的静止密封环(4)之第2外周部分(42)的直径d↓[2]小于第10型环(61)所与之接触的静止密封环(4)之第1外周部分(41)的直径d↓[1]。供给到第1密闭空间(71)内的密封气体(8)的压力,由于d↓[1]>d↓[2],对静止密封环(4)作用将其向旋转密封环(2)方向推压的力。第2密闭空间(72)经背压导入通路(45)与机内区域(F)连通,第2密闭空间(72)内的机内气体压力作为背压作用于静止密封环(4)。静止侧密封端面(40)上所形成的静压发生槽的槽宽b设定为:相对于该密封端面(40)的径向宽度即密封面宽度B的槽宽比b/B为0.05≤b/B≤0.3。自静压发生槽(9)至静止侧密封端面(40)之外周缘的径向距离B。或至该密封端面(40)之内周缘的径向距离Bi这样设定:以与槽宽b和密封面宽度B之间具有B-b=B↓[o]+B↓[i]的关系为前提,设定为0.3B≤B↓[o]≤0.7B-b或0.3B≤B↓[i]≤0.7B-b。静压发生槽(9)的槽深L设定为0.3-1.0mm。被引入静压发生槽(9)内的密封气体(8)的压力较机内区域(F)的压力高05-1.5bar。由第30型环(63)的内周部所与之接触的密封外壳部分(31)的直径Dm与密封端面(20、40)的内外径D↓[1]、D↓[2]所决定的平衡比K=((D↓[2])↑[2]-(D↓[m])↑[2]/((D↓[2])↑[2]-(D↓[1])↑[2]),设定为0.8≤K≤0.9。(*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适合在对毒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爆炸性气体、粉尘混合气体等各种气体进行处理的透平机、压气机、压缩机、搅拌机、旋转阀等旋转设备中使用的静压型非接触气封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静压型非接触气封101,具有图8所示结构者(以下称“现有密封”)已经公知。如图8所示,该现有密封101这样构成,即,具有固定于旋转轴110上的旋转密封环102、通过一对O型环106、106被保持在密封外壳103的圆形内周部上而能够作轴向移动的静止密封环104、安装在静止密封环104的背面部位与密封外壳103之间而推压静止密封环104使之趋向旋转密封环102的弹簧105;形成于两密封环102、104之相向端部上的密封端面120、140,通过作用于它们之间的静压而保持非接触状态,并且,在密封端面120、140之间的环形区域,将其外周一侧的被密封流体区域即机内区域F与其内周一侧的非密封流体区域的机外区域(大气区域)A之间密封起来。在密封端面120、140之间的环形区域内,通过向静止密封环104的密封端面140上所形成的浅凹槽即静压发生槽109内,引入压力较机内区域F的压力(机内压力)高的诸如氮气等密封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止型非接触气封,其特征是具有: 密封外壳,该密封外壳具有圆筒形的外壳内筒部、围绕该外壳内筒部的圆形外壳内周部、以及将上述两部分连接起来的环形的外壳壁部; 固定在呈同心状贯穿外壳内筒部的旋转轴上的旋转密封环; 静止密封环,该静止密封环由于其外周部通过在轴向上相隔既定间隔而并列的第1和第20型环保持在外壳内周部上,并且其内周部通过第30型环保持在外壳内筒部上,故在密封外壳内被保持成能够以与旋转密封环相向的状态在轴向上移动,作为该静止密封环,第20型环的内周部所与之接触的第2外周部分的直径,小于位置比第20型环更靠近旋转密封环的第10型环的内周部所与之接触的第1外周部分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施敏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