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电芯、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96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绕电芯、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采用卷绕结构排列,隔膜卷绕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负极极片卷绕在正极极片外,每一圈负极极片和/或正极极片在发生弯曲的部位且在朝向卷绕电芯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能够溶解于电解液的胶带,胶带位于对应的负极极片和隔膜或对应的正极极片和隔膜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电芯,卷绕电芯在置于电解液内后,胶带溶解于电解液内,使得负极极片和/或正极极片与对应的隔膜之间形成间隙,减小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在拐角处的内应力,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A winding cell,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电芯、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卷绕电芯、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低、充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消费电子产品、航天、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特别是在卷绕电芯制作过程中,卷绕电芯的拐角处往往存在很大的应力,导致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拐角析锂情况的出现,并且导致卷绕电芯变形,使得拐角处的极片存在断裂的风险,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电芯、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电芯的拐角处往往存在很大的应力,导致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拐角析锂情况的出现,并且导致卷绕电芯变形,使得拐角处的极片存在断裂的风险,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的问题。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绕电芯,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采用卷绕结构排列,所述隔膜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所述负极极片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外,每一圈所述负极极片和/或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片(14)、负极极片(12)和隔膜,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负极极片(12)采用卷绕结构排列,所述隔膜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负极极片(12)之间,所述负极极片(12)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14)外,每一圈所述负极极片(12)和/或所述正极极片(14)在发生弯曲的部位且在朝向卷绕电芯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能够溶解于电解液的胶带(15),所述胶带(15)位于对应的所述负极极片(12)和所述隔膜或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隔膜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片(14)、负极极片(12)和隔膜,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负极极片(12)采用卷绕结构排列,所述隔膜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负极极片(12)之间,所述负极极片(12)卷绕在所述正极极片(14)外,每一圈所述负极极片(12)和/或所述正极极片(14)在发生弯曲的部位且在朝向卷绕电芯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能够溶解于电解液的胶带(15),所述胶带(15)位于对应的所述负极极片(12)和所述隔膜或对应的所述正极极片(14)和所述隔膜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15)包括能够溶解于电解液的基膜和涂敷于所述基膜上的粘接胶,所述粘接胶能够粘接于所述负极极片(12)或所述正极极片(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按重量分数包括90-97重量份的碳酸乙烯酯和3-10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聚氟乙烯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搅拌;(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碳酸乙烯酯,并升温,然后搅拌;(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先升温以去除N-甲基吡咯烷酮,随后冷却成型,得到所述基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膜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峰黄天翔宋贺林沃荣华秉杨奚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