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工学院专利>正文

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29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在主动动轮和从动动轮上各安装一相连的液压缸,中间充满油液,将主从动可动带轮连接起来,如果主动动轮受力发生移动,则从动动轮也将受到液压油的压力而发生反向移动。由于是通过油液压力来实现两缸之间的压力平衡的,故只需要很小的外力消耗便可改变这种平衡,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量。它通过齿轮装置来推动主动动轮的轴向移动,从而改变其工作半径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平缓连续地变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所使用的无级变速器,具体指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 装置,属于无级变速传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无级变速器主要分为液力变矩器和机械无级变速器。液力变矩器 具有无级连续变速和变矩的能力,对外部负载有良好的调节和适应性能,但 从经济观点来看却存在问题它的最高传动效率不太高,高效传动范围也不 大;变矩范围有限;而且本身结构复杂,造价高。机械无级变速器种类较多, 但基本上都是采用摩擦或摩擦与啮合综合传动,因此效率低,传动功率也有 限。由双锥体球、盘、环柱体等发展到皮带传动, 一直由于摩擦系数及零件 的承受单位压力限制,加之工艺和控制的问题,不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效率 低。有些机械无级变速器可在较大变速范围内具有传递恒定功率的特性,可 升速、降速,其缺点是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承受过载和冲击能力差; 传递大功率时结构尺寸过大,轴和轴承上的载荷较大。目前由于传动带制造 技术的进步,特殊金属制造的钢带无级变速器的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 是存在能量消耗大的特点。总之,目前汽车所使用的无级变速器,基本上都 是能耗较大,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 经济性好的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包括箱盖、主动轴、主动轮、从动轴和从动轮,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安 装在箱盖内,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由 主动定轮和主动动轮组成,主动动轮为锥面轮,主动定轮与主动轴固定,主 动动轮可沿主动轴滑动,从动轮由从动定轮和从动动轮组成,从动动轮为锥 面轮,从动定轮与从动轴固定,从动动轮可沿从动轴滑动,传送带设于定轮 和动轮相对形成的锥形槽内;在主动轴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主动 动轮沿主动轴滑动的主动动轮驱动油缸,在箱盖内设有改变主动动轮驱动油 缸容积的电驱动机构,电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连接, 在从动轴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从动动轮沿从动轴滑动的从动动轮 驱动油缸,主动动轮驱动油缸和从动动轮驱动油缸通过油管相互连通,两油 缸一方容积的减小对应着另 一方容积的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设有轴向的油液通道,两油液通道 通过在轴上设油孔的方式与各自对应的驱动油缸连通,油管两端分别通过管 接头和端盖与油液通道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丝杠,丝杠与齿轮螺母副啮合,电驱动 机构通过齿轮传动驱动齿轮螺母副在丝杠上转动从而变成齿轮螺母副在主动 轴上的轴向移动,齿轮螺母副一端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缸体连接。同时在油路上设有油压检测器和补油泵。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易于平缓连续地变速;由于是通过油液压力 来实现两缸之间的压力平衡的,故只需要很小的外力消耗便可改变这种平衡, 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量,经济性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l,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包括箱盖l、主动轴2、主动轮、从动轴3和从动轮,主动轴2和从动轴3分别 通过轴承4安装在箱盖1内,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传动带5。传动带可以是金属带或金属链,或其它如橡胶带,复合带等,以金属带较好。所述主动轮由主动定轮6和主动动轮7组成,主动动轮7为锥面轮,主 动定轮6与主动轴2固定,主动动轮7可沿主动轴2滑动。从动轮由从动定 轮8和从动动轮9组成,从动动轮9为锥面轮,从动定轮8与从动轴3固定, 从动动轮9可沿从动轴3滑动。传送带5设于定轮和动轮相对形成的锥形槽 内。在主动轴2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主动动轮7沿主动轴2滑动 的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在箱盖1内设有改变主动动轮驱动油缸容积的电驱 动机构11,电驱动机构11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连接。在从 动轴3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从动动轮9沿从动轴3滑动的从动动 轮驱动油缸12。所述主动轴2和从动轴3上均设有轴向的油液通道13,两油 液通道13通过在轴上设油孔14的方式与各自对应的驱动油缸连通,油管19 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15和端盖16与油液通道13连通,两油缸一方容积的减 小对应着另一方容积的增大。电驱动机构是通过这样的结构改变主动动轮驱动油缸容积的在主动轴2 上设有丝杠17,丝杠17与齿轮螺母副18啮合,电驱动机构11通过齿轮传动 (同时减速)驱动齿轮螺母副18在丝杠17上转动从而变成齿轮螺母副18在 主动轴2上的轴向移动,齿轮螺母副18 —端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缸体连 接,在齿轮螺母副18向左或向右移动过程中,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的容积 变小或变大。为防止油液泄漏造成油液减少,在油路上设有油压检测器和补油泵(图 中未画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1中,电机转动,带动各齿轮发生相应的转动,从而带动螺母齿轮副18转动,而它与丝杠17配合。丝杠17通过主动轴2固定在箱盖1上,所以螺母齿轮副18—方面发生转动, 一方面发生左右移动。而它通过一系列装置 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连接,推动或拉动该油缸轴向移动成了它主要的目的。 油缸移动会造成油压改变,从而使主动动轮7左右移动。当推动主动动轮7 左移动的时候,带轮有效半径减小。主动动轮驱动油缸IO内油腔体积增大, 此时将从动动轮驱动油缸12内的油液通过油管19压到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 从动动轮驱动油缸12内压力变小,从动动轮9左移,半径增大,达到减速的 目的。反之,当齿轮螺母副拉动主动动轮驱动油缸时,主动轮有效半径增大, 油缸内部体积减小,压出油液通过油管到达从动动轮驱动油缸内,油液增多, 压力变大。推动从动动轮向右移动,其有效半径减小,达到加速的目的。本 技术设置有螺旋弹簧,其作用是当压力油停止流动时使油缸复位。而在 油路上增加油压检测器来检测油液的压力,同时安装一个较小的补油泵来补 充由于油路泄露造成油液损失掉的那部分油。本技术能耗低主要是由齿轮组和液压装置来实现的。在主动动轮和 从动动轮上各安装一液压缸,通过油液压力来实现两缸之间的压力平衡,只 需要很小的外力消耗便可改变这种平衡,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量,经济 性好。通过齿轮装置来推动主动动轮的轴向移动,从而改变其工作半径达到 无级变速的目的。液压装置是两个相连的油缸,中间充满油液,将主从动可 动带轮连接起来,如果主动动轮受力发生移动,则从动动轮也将受到液压油 的压力而发生反向移动。齿轮组是由几套齿轮和丝杠组成。齿轮用来实现减 速,丝杠用来使运动从转动改变成轴向移动,用他来推动主动动轮发生移动, 实现半径的改变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权利要求1、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包括箱盖(1)、主动轴(2)、主动轮、从动轴(3)和从动轮,主动轴(2)和从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箱盖(1)内,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传动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由主动定轮(6)和主动动轮(7)组成,主动动轮(7)为锥面轮,主动定轮(6)与主动轴(2)固定,主动动轮(7)可沿主动轴(2)滑动,从动轮由从动定轮(8)和从动动轮(9)组成,从动动轮(9)为锥面轮,从动定轮(8)与从动轴(3)固定,从动动轮(9)可沿从动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级变速器电动调速装置,包括箱盖(1)、主动轴(2)、主动轮、从动轴(3)和从动轮,主动轴(2)和从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箱盖(1)内,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传动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由主动定轮(6)和主动动轮(7)组成,主动动轮(7)为锥面轮,主动定轮(6)与主动轴(2)固定,主动动轮(7)可沿主动轴(2)滑动,从动轮由从动定轮(8)和从动动轮(9)组成,从动动轮(9)为锥面轮,从动定轮(8)与从动轴(3)固定,从动动轮(9)可沿从动轴(3)滑动,传送带设于定轮和动轮相对形成的锥形槽内;在主动轴(2)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主动动轮沿主动轴滑动的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在箱盖(1)内设有改变主动动轮驱动油缸容积的电驱动机构(11),电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动轮驱动油缸连接,在从动轴(3)上套设有靠改变缸内容积而驱动从动动轮沿从动轴滑动的从动动轮驱动油缸(12),主动动轮驱动油缸(10)和从动动轮驱动油缸(12)通过油管(19)相互连通,两油缸一方容积的减小对应着另一方容积的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军石晓辉程乃士张磊蒋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