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002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包括转动支架、下头骨架、第一电机和颈下支撑板,所述下头骨架上端与机器人头部连接,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头骨架连接块,所述头骨架连接块下端连接有截面为L形结构的转动支架,且下头骨架上远离头骨架连接块的一端板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绞架,所述第一电机绞架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竖直设置,且底端伸入至转动支架的内侧的螺母上,所述螺母固定安装在螺母座上,所述螺母座通过衬套铰接安装在转动支架的内部,所述转动支架远离丝杆的一端的输出轴与减速机连接。该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结构合理,耐用易生产制造,可广泛使用。

A neck structure of simul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发展,具有人类外形特征、可以模仿人类行为能力的仿人机器人备受人们关注,该领域集成了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及多项高新技术,而高自由度的仿人机器人,它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合在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中与人类协同工作或者代替人类工作,高仿真机器人是有与真人完全一样的外形、身高、毛发、肌肤;有真人一样的语言、语气、口形、表情,有真人一样的五官外貌;头、颈、腰、臂、手等身体主要部分均能如真人一样摆出多种姿势和动作。现有技术中的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设置不合理,在颈部转动时易损换,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包括转动支架、下头骨架、第一电机和颈下支撑板,所述下头骨架上端与机器人头部连接,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头骨架连接块,所述头骨架连接块下端连接有截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包括转动支架(1109)、下头骨架(1101)、第一电机(1104)和颈下支撑板(11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头骨架(1101)上端与机器人头部连接,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头骨架连接块(1121),所述头骨架连接块(1121)下端连接有截面为L形结构的转动支架(1109),且下头骨架(1101)上远离头骨架连接块(1121)的一端板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绞架(1103),所述第一电机绞架(1103)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04),所述第一电机(1104)的输出轴上与丝杆(1105)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105)竖直设置,且底端伸入至转动支架(1109)的内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机器人颈部结构,包括转动支架(1109)、下头骨架(1101)、第一电机(1104)和颈下支撑板(11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头骨架(1101)上端与机器人头部连接,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头骨架连接块(1121),所述头骨架连接块(1121)下端连接有截面为L形结构的转动支架(1109),且下头骨架(1101)上远离头骨架连接块(1121)的一端板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绞架(1103),所述第一电机绞架(1103)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04),所述第一电机(1104)的输出轴上与丝杆(1105)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105)竖直设置,且底端伸入至转动支架(1109)的内侧的螺母(1108)上,所述螺母(1108)固定安装在螺母座(1106)上,所述螺母座(1106)通过衬套(1107)铰接安装在转动支架(1109)的内部,所述转动支架(1109)远离丝杆(1105)的一端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111)连接,所述减速机(1111)夹持在减速机架(1110)内部,所述在减速机架(1110)上表面上竖直设置有限位块(1119),所述减速机架(1110)通过螺栓(1114)螺纹连接颈下支撑板(1113),所述颈下支撑板(1113)内部开有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信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