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37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密封的低压的壳体、电动电机和被电动电机驱动的压缩机构部,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电动电机和压缩机构部收纳在壳体内,壳体内还收纳有润滑油;压缩机构部包括顺序放置的第1轴承、第1汽缸、中隔板、第2汽缸和第2轴承;中隔板内部配置的消音腔的压力是高压,与消音腔连接的高压管与排气管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减低排气噪音,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载空调或者车载制冷设备一般使用卧式旋转压缩机。相关技术的电动汽车需要制冷时,压缩机开启利用空调的冷媒循环进行制冷。需要制热时,停止压缩机,使用陶瓷加热器。在制热运行时,电动汽车的电池消耗率变高,汽车的行驶大幅度下降。相关技术中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体积较大,不便于电动汽车的内部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减低排气噪音,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密封的低压的壳体、电动电机和被所述电动电机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电动电机和所述压缩机构部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收纳有润滑油;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顺序放置的第1轴承、第1汽缸、中隔板、第2汽缸和第2轴承;所述中隔板内部配置的消音腔的压力是高压,与所述消音腔连接的高压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减低排气噪音,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具有在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汽缸和所述第2汽缸的压缩腔上开孔的排气孔、开关所述排气孔的排气阀。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汽缸和所述第2汽缸的滑片的背部孔的一端在所述消音腔上开孔,所述背部孔的另一端分别被所述第1轴承和所述第2轴承密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排气管的气体流出孔和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配置的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被划分为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管开孔于所述高压腔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的外周配置有低压气体的第一气体通道和润滑油通道,所述中隔板的外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周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孔于所述高压腔底部的注油管的另一端与配置于所述第1轴承的注入孔连接,所述高压腔的润滑油注入到所述第1汽缸的第1压缩腔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还包括气液分离板,所述气液分离板设在固定在所述电动电机的转子上的曲轴的外部,所述吸气管对所述气液分离板的中心孔开孔,流入所述吸气管的冷媒向在所述电动电机上配置的电机线圈内侧飞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于所述第2轴承的油扩散防止板,可减少储存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润滑油的晃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搭载所述电动电机的控制设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搭载了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减低排气噪音,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设有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截面图;图3为图2中X方向的剖面图;图4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曲轴、气液分离板和吸气管的配合时的侧视图;图4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板和吸气管的配合时的俯视图;图5为图2中Y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2中Z方向的剖面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又一些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的截面图;图8为图7所示的旋转压缩机的纵截面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设有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旋转压缩机1、四通阀63、A换热器60、膨胀阀61、B换热器62、吸气管6、控制设备64、壳体2、圆柱板2a、低压板2b、隔板2d、高压板2c、压缩机构部10、曲轴30、中心孔31、油孔31a、第1汽缸11、第1压缩腔11a、第2汽缸21、第2压缩腔21a、第1吸气孔12、第2吸气孔22、第1轴承35、圆柱盖37、吸油管37a、中隔板40、圆板40b、第2轴承36、第1活塞15、第2活塞25、气体通道45、润滑油通道46、消音腔41、排气阀装置43B、排气阀装置43A、排气孔44、排气阀43b、阀挡块43b、汽缸螺丝钉孔48、汽缸螺丝钉49、气体通道45、第1滑片背部孔13a、第2滑片背部孔23a、电动机3、电源端子9、定子4、转子5、外周槽4b(4c)、铆钉5a、油分离腔38、注油管38a高压管18、排气管7、离心泵53、低压润滑油8a、油扩散防止板55、油分离器65、注油回路6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1,其中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1可以应用到车辆上例如电动汽车上。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1可以使用R32冷媒。如图2和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1,包括密封的低压的壳体2、电动电机3和被电动电机3驱动的压缩机构部10,壳体2上设有吸气管6和排气管7,电动电机3和压缩机构部10收纳在壳体2内,壳体2内还收纳有润滑油。可以理解的是,电动电机3包括定子4和转子5,压缩机构部10包括曲轴30,转子5固定在曲轴30上以驱动曲轴30转动。压缩机构部10包括顺序放置的第1轴承35、第1汽缸11、中隔板40、第2汽缸21和第2轴承36。在图2和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朝向靠近电动电机3的轴向方向上,第1轴承35、第1汽缸11、中隔板40、第2汽缸21和第2轴承36顺序排布。中隔板40内部配置的消音腔41的压力是高压,与消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低压的壳体、电动电机和被所述电动电机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电动电机和所述压缩机构部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收纳有润滑油;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顺序放置的第1轴承、第1汽缸、中隔板、第2汽缸和第2轴承;所述中隔板内部配置的消音腔的压力是高压,与所述消音腔连接的高压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低压的壳体、电动电机和被所述电动电机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电动电机和所述压缩机构部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收纳有润滑油;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顺序放置的第1轴承、第1汽缸、中隔板、第2汽缸和第2轴承;所述中隔板内部配置的消音腔的压力是高压,与所述消音腔连接的高压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具有在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汽缸和所述第2汽缸的压缩腔上开孔的排气孔、开关所述排气孔的排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汽缸和所述第2汽缸的滑片的背部孔的一端在所述消音腔上开孔,所述背部孔的另一端分别被所述第1轴承和所述第2轴承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壳体双缸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排气管的气体流出孔和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配置的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被划分为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管开孔于所述高压腔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津政雄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