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楼板
,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钢结构楼板是以压型钢板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构成的整体式楼板,压型钢板在下部起到现浇混凝土的模板作用,同时由于在压型钢板上加肋或压出凹槽,能与混凝土共同工作,起到配筋作用。在一些经常出现大雨暴雨地区的钢结构厂房安装楼板时,需要连接两块楼板来提高抗压性能,当时楼板在受到大雨、暴雨冲刷时受力较大,使两块楼板之间相互挤压压力增大,容易两块楼板之间出现磨损情况,造成楼板损坏,降低楼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通过缓冲结构增加第一楼板本体的缓冲效果,对第一楼板本体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减少第一楼板本体和第二楼板本体之间的磨损,通过缓冲结构和固定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固定结构滑入滑动结构内部,对第一楼板本体和第二楼板本体之间进行固定,使第一楼板本体通过滑动结构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通过滑动结构对固定结构进行挤压支撑,使固定结构对缓冲结构进行支撑,防止缓冲结构受到压力过大时出现损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楼板本体(1)、第二楼板本体(2)、支撑结构(3)、缓冲结构(4)、固定结构(5)及滑动结构(6),用于支撑的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整个装置进行支撑的所述支撑结构(3),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缓冲减震的所述缓冲结构(4),所述缓冲结构(4)连接有用于进一步支撑的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和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之间连接有用于滑动的所述滑动结构(6),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和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固定的所述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与所述缓冲结构(4)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楼板本体(1)、第二楼板本体(2)、支撑结构(3)、缓冲结构(4)、固定结构(5)及滑动结构(6),用于支撑的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整个装置进行支撑的所述支撑结构(3),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缓冲减震的所述缓冲结构(4),所述缓冲结构(4)连接有用于进一步支撑的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和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之间连接有用于滑动的所述滑动结构(6),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和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连接有用于固定的所述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与所述缓冲结构(4)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座(31)、固定孔(32)及固定槽(33),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底端固定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所述支撑座(31),所述支撑座(31)对称开设四个所述固定孔(32),所述支撑座(31)背离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一侧开设呈十字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槽(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4)包括固定杆(41)、第一固定柱(42)、支撑杆(43)、异形弹簧(44)、转轴(45)及第二固定柱(46),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滚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柱(42),所述第一固定柱(42)转动连接于固定杆(41)底端,所述固定杆(41)顶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柱(42),所述固定杆(41)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45),所述转轴(45)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和所述固定杆(41)交叉分布,所述支撑杆(43)和所述固定杆(41)之间对称固定有两个呈圆弧结构的所述异形弹簧(44),所述支撑杆(43)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柱(46),所述第二固定柱(46)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楼板本体(2),所述第一固定柱(4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46)顶端滚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楼板本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6)包括限位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