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振动领域,具体涉及到以齿轮为主体的传递结构传递冲击扭矩的振动主动减振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动力学及其控制领域中,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振动主动控制包含三个关键点控制目标函数,实现目标函数的控制器,加载控制力的执行器。针对不同振动形式有不同的加载控制力执行器,可用于扭转振动主动控制的执行器为可控电磁轴承和扭振电机。这两种执行器为电磁式装置,均可以用于高频振动主动控制加载,而且无接触、无需润滑。可控电磁轴承通过调节电磁力平衡轴的质量偏心以减小或消除弯曲振动的,用于扭转振动的控制时要通过改变轴承的阻尼和刚度来实现,这样要求实现其功能的控制系统极其复杂。扭振电机控制简单但只适合安装在轴系端部,这样就有在实际工程轴系中安装位置受限以及施加控制力矩时会在轴系中产生过大的附加交变扭应力等问题。目前已有的可控电磁轴承和扭振电机都属小功率电磁式装置,因此传递加载力矩较低,大功率电磁系统不仅笨重、昂贵、长期运行不太可靠,而且附加强电磁场受环境影响或者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在动力装置中无法承受瞬时过载。因此这些执行器只适合对实验系统或者小型振动系统的 ...
【技术保护点】
主动控制扭振齿轮式双向加载执行器,主要由扭转振动轴(1)、齿轮(2)(6)、摩擦轮(3)(4)、传动轴(5)、电磁离合器(7)、电磁制动器(8)以及直流伺服电机(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从动齿轮(2)、主摩擦轮(3)、副摩擦轮(4)、传动轴(5)、主动齿轮(6)、电磁离合器(7)、电磁制动器(8)以及无刷双向直流伺服电机(9)组合构成执行器,将一扭转振动轴(1)定为主轴,相对于该轴平行设置一根减振执行器的传动轴(5),传动轴由固定支承(S↓[2])与可调支承(S↓[3])支撑,在扭转振动轴(1)上固定主摩擦轮(3),副摩擦轮(4)固定于传动轴(5)上,两摩擦轮封装于箱体(B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红,于镒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