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增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78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安装有大、小齿轮的齿轮轴上还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大限位轮和两个小限位轮,支架安装固定在轴承座上方,其上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轴线平行的压轮和顶轮,压轮和大限位轮分别与从动齿条的上下支撑平面相接触,顶轮与小限位轮分别与固定于机架的与固定齿条平行的上下两支撑平面相接触,限位架通过安装于其上的限位轮组配装在固定于机架的导板上,限位架的另一端与从动齿条的末端相连接。该机构允许从动杆产生弹性变形,工作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属于具有行程增大功能的往复直线运动传动装置。中国专利ZL90207502.8公开了“一种微型遥控机械手”,机械手中设有一个受控微型电机,该电机经齿轮减速机构与由丝杠或齿轮齿条构成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连接,该机构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能实现向前不定位运动及自动复位,其目的是对按钮及同类设备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另有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具有直线运动的主动杆、固定齿条、从动齿条及齿轮或双联齿轮,主动杆推动齿轮沿固定齿条滚动,带动与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往复运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上述行程增大机构,无论主动件如何运动,受结构限制,均要求从动杆为无弹性变形的刚性杆。但实际使用中的从动杆不可能为绝对的刚度杆,因而在载荷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弯曲变形,导致从动杆与传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以至“卡死”或脱离接触,造成传动失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从动杆产生弹性变形的行程增大机构,以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具有机架、固定齿条、主动杆、从动齿条和安装在同一齿轮轴上的大齿轮、小齿轮。两固定齿条平行设置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小齿轮与两固定齿条相啮合,从动齿条与位于两个小齿轮之间的大齿轮相啮合,主动杆与安装在齿轮轴上的轴承座相连。齿轮轴上还安装有对称于大齿轮设置的两个大限位轮和两个小限位轮,一支架安装固定在轴承座上,其上方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轴线相平行的压轮和顶轮,压轮和大限位轮分别与从动齿条的平行于该齿条的同侧支撑平面和背面相接触,顶轮与小限位轮分别与平行于固定齿条的固定于机架的上下两个支撑平面相接触,一限位架通过安装于其上的轴线平行于齿轮轴轴线的限位轮组配装在固定于机架上的平行于固定齿条的导板上,限位架的另一端与从动齿条的末端相连接。限位架是通过其垂直于固定齿条设置的螺栓及连接螺母与从动齿条相连接的,调整连接螺母在螺栓上的连接位置即可调整从动齿条连接于限位架的高度,控制从动齿条的变形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行程增大机构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行程增大机构的运动关系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行程增大机构主要由机架1、固定齿条2、主动杆3、轴承座4、齿轮轴5、小齿轮6、小限位轮7、大齿轮8、大限位轮9、从动齿条10、支架11、压轮12、顶轮13、导板14、限位架15、限位轮组16、螺栓17和连接螺母18构成。两固定齿条2平行设置安装在机架1上。大齿轮8、两个大限位轮9、两个轴承座4、两小限位轮7和两个小齿轮6对称于大齿轮全部安装在齿轮轴5上,两个小齿轮6与两固定齿条2相啮合,从动齿条10与大齿轮8相啮合,主动杆3与轴承座4相连。支架11安装固定在轴承座4上,其上方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5轴线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压轮12和顶轮13。压轮12和大限位轮9分别与从动齿条10的平行于其齿条的同侧支撑平面和背面相接触,以控制大齿轮8与从动齿条10之间的径向间隙。顶轮13与小限位轮7分别与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固定于机架1上的上下两个支撑平面相接触,以控制小齿轮6与固定齿条2之间的径向间隙。本实施例中,上支撑平面为固定于机架1上方的导板14的下导向面,下支撑平面位于固定齿条2的一侧,是与固定齿条2加工成一体的。限位架15通过安装于其上方的轴线平行于齿轮轴5轴线的限位轮组16配装在固定于机架1上的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导板14上,限位轮组16的上下轮与导板14的上下导向面相配合,见图3,限位架15的另一端通过其垂直于固定齿条2设置的螺栓17及连接螺母18与从动齿条1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主动杆3为铰接于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支座中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工作时,主动杆3作直线往复运动,驱动与固定齿条2啮合的小齿轮6沿固定齿条2滚动,再通过与小齿轮6同轴安装的大齿轮8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条10作同向往复直线运动。主动杆3与从动齿条之间的运动关系如图4所示,当主动杆3及齿轮中心O以速度V0作直线运动时,小齿轮6的节圆在固定齿条2节线上滚动,啮合节点P为小齿轮6的瞬时转动中心,则小齿轮6及与其同轴安装的大齿轮8上各点的线速度与该点到瞬心P的距离成正比。齿轮中心O到瞬心P的距离为小齿轮6的节圆半径r,大齿轮8节圆与从动齿条10节线的啮合点P到瞬心P的距离为大齿轮8与小齿轮6节圆半径之和R+r,则啮合点P即从动齿条的线速度V为V=(1+Rr)V0]]>则从动齿条10的行程S与主动杆3的行程S0之间的关系为S=(1+Rr)S0]]>工作时,从动齿条10在载荷和自重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其节线成为一条不可能与固定齿条2节线平行的曲线,见图4。无论主动杆3及齿轮中心O处于位移或静止状态,从动齿条10节线在大限位轮9与压轮12的共同作用下始终与大齿轮8节圆相切于啮合节点P’。也即,从动齿条10节线上的任意一点只有在经过啮合节点P’的瞬时才被强制与固定齿条2节线保持固定距离(其值等于R+r)。除此点之外,从动齿条10节线上的任意一点至固定齿条2的距离均可随该齿条的弯曲变形而变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传动平稳,允许从动齿条产生任意弹性变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从动杆弯曲变形导致其与传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造成的传动失效,大大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具有机架、固定齿条、主动杆、从动齿条和安装在同一齿轮轴上的大齿轮、小齿轮,两固定齿条平行设置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小齿轮与两固定齿条相啮合,从动齿条与位于两个小齿轮之间的大齿轮相啮合,主动杆与安装在齿轮轴上的轴承座相连,其特征在于齿轮轴(5)上还安装有对称于大齿轮(9)设置的两个大限位轮(9)和两个小限位轮(7),一支架(11)安装固定在轴承座(4)上,其上方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5)轴线相平行的压轮(12)和顶轮(13),压轮(12)和大限位轮(9)分别与从动齿条(10)的平行于该齿条的同侧支撑平面和背面相接触,顶轮(13)与小限位轮(6)分别与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固定于机架(1)的上下两个支撑平面相接触,一限位架(15)通过安装于其上的轴线平行于齿轮轴(5)轴线的限位轮组(16)配装在固定于机架(1)上方的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导板(14)上,限位架(15)的另一端与从动齿条(10)的末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增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架(15)是通过其垂直于固定齿条(2)设置的螺栓(17)及连接螺母(18)与从动齿条(10)相连接的。专利摘要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安装有大、小齿轮的齿轮轴上还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大限位轮和两个小限位轮,支架安装固定在轴承座上方,其上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轴线平行的压轮和顶轮,压轮和大限位轮分别与从动齿条的上下支撑平面相接触,顶轮与小限位轮分别与固定于机架的与固定齿条平行的上下两支撑平面相接触,限位架通过安装于其上的限位轮组配装在固定于机架的导板上,限位架的另一端与从动齿条的末端相连接。该机构允许从动杆产生弹性变形,工作可靠性高。文档编号F16H19/00GK2352759SQ9824800公开日1999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程增大机构,具有机架、固定齿条、主动杆、从动齿条和安装在同一齿轮轴上的大齿轮、小齿轮,两固定齿条平行设置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小齿轮与两固定齿条相啮合,从动齿条与位于两个小齿轮之间的大齿轮相啮合,主动杆与安装在齿轮轴上的轴承座相连,其特征在于:齿轮轴(5)上还安装有对称于大齿轮(9)设置的两个大限位轮(9)和两个小限位轮(7),一支架(11)安装固定在轴承座(4)上,其上方安装有轴线与齿轮轴(5)轴线相平行的压轮(12)和顶轮(13),压轮(12)和大限位轮(9)分别与从动齿条(10)的平行于该齿条的同侧支撑平面和背面相接触,顶轮(13)与小限位轮(6)分别与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固定于机架(1)的上下两个支撑平面相接触,一限位架(15)通过安装于其上的轴线平行于齿轮轴(5)轴线的限位轮组(16)配装在固定于机架(1)上方的平行于固定齿条(2)的导板(14)上,限位架(15)的另一端与从动齿条(10)的末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起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