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9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础、预制墙体、预制梁体以及预制楼板;预制墙体通过基础连接纵筋与基础连接,水平设置的预制墙体通过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连接,预制墙体通过墙梁连接钢筋组件与预制梁体连接,预制墙体通过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与预制楼板连接,竖向设置的预制墙体通过墙体竖向连接纵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能够完成现场统一浇筑,受力合理,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具有安全可靠、简化施工、节约耗材、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方法是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支模和浇筑以完成建筑,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大量绑扎钢筋、大量支模,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基础、预制墙体、预制梁体以及预制楼板;预制墙体包括墙壳体和钢筋组件;墙壳体包括A墙板和B墙板,A墙板和B墙板之间形成空腔;钢筋组件包括墙钢筋笼,墙钢筋笼包括设置在空腔内且沿墙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筋以及沿纵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第一侧与A墙板连接,钢筋网片的第二侧与B墙板连接;基础连接纵筋,预制墙体竖直设置在基础上,基础连接纵筋的下端埋设在基础内,另一端插入预制墙体的空腔内;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水平相邻设置的预制墙体中的墙钢筋笼通过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连接;墙梁连接钢筋组件,预制梁体设置在预制墙体的顶部,墙梁连接钢筋组件包括连接在预制梁体与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之间的墙梁连接钢筋;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预制楼板搭接在墙壳体的上端,预制楼板的顶板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内的墙楼板连接钢筋网片;墙体竖向连接纵筋,由上而下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通过墙体竖向连接纵筋连接。进一步地,钢筋网片包括与纵筋连接的网片本体、设置在网片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锚固件和设置在网片本体的第二侧的第二锚固件;第一锚固件与B墙板连接,第二锚固件与A墙板连接。进一步地,A墙板的截面形状以及B墙板的截面形状均呈长条状;网片本体包括沿A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A墙钢筋、沿B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B墙钢筋以及连接在A墙钢筋和B墙钢筋之间的横筋;第一锚固件与横筋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锚固件与横筋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横筋的第一端墩粗设置以形成第一锚固件。横筋的第二端墩粗设置以形成第二锚固件。进一步地,基础连接纵筋包括设置在基础中部的第一基础连接纵筋和设置在基础两侧的第二基础连接纵筋;第一基础连接纵筋的伸入空腔的一端靠近墙壳体的下端,第二基础连接纵筋的插入空腔内的一端连接有基础机械套筒。进一步地,水平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体呈一字形设置,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墙体连接横筋,墙体连接横筋的一端与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进一步地,水平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体呈L形设置,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呈一字形设置的第一墙体连接钢筋网片,第一墙体连接钢筋网片的一端与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进一步地,水平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体呈T形设置,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呈一字形设置的第二墙体连接钢筋网片,第二墙体连接钢筋网片的一端与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连接。进一步地,水平相邻设置的三个预制墙体呈T形设置,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呈L形设置的第三墙体连接钢筋网片,第三墙体连接钢筋网片设置在三个预制墙体的对接处,其与三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均连接。进一步地,预制梁体的一端与预制墙体之间设有连接间隔,墙梁连接钢筋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间隔处的墙梁连接钢筋网片,且墙梁连接钢筋网片垂直于墙梁连接钢筋设置。进一步地,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还包括沿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墙楼板连接钢筋,且墙楼板连接钢筋位于空腔至预制楼板的投影区域内。进一步地,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以及设置楼板本体上的灌浆槽,灌浆槽与空腔和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均连通;楼板连接钢筋组件还包括插设在灌浆槽内的附加钢筋网片。进一步地,墙体竖向连接纵筋包括第一墙体连接纵筋和第二墙体连接纵筋,第一墙体连接纵筋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上;位于两个预制墙体的空腔内的第二墙体连接纵筋通过墙体机械套筒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各个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通过各个构件的整体浇筑,可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实现现场浇筑,则受力合理,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具有安全可靠、简化施工、节约耗材、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浇筑过程中,预制墙体的墙壳体可为浇筑提供模板,只需局部进行支模即可,则大大减少了支模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手工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能够节约耗材,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采用墙钢筋笼避免现场大量绑扎钢筋,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预制普通墙体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预制普通墙体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预制三明治墙体的侧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预制三明治墙体的俯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字形墙体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一字形墙体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种L形墙体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9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另一种L形墙体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10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种T形墙体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11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另一种T形墙体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12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墙体楼板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13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种墙体与梁体平面内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墙体与梁体平面内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15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另一种墙体与梁体平面内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16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种墙体与梁体平面外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17是图13所示的墙体与梁体平面外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18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另一种墙体与梁体平面外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19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20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另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00-基础;200-预制墙体;300-预制梁体;400-预制楼板;500-现浇混凝土;110-基础连接纵筋;111-第一基础连接纵筋;112-第二基础连接纵筋;120-基础机械套筒;201-左预制墙体;202-右预制墙体;203-第一预制墙体;204-第二预制墙体;205-第三预制墙体;206-第四预制墙体;207-第五预制墙体;208-第六预制墙体;209-第七预制墙体;210-下层预制墙体;211-上层预制墙体;310-梁机械套筒;320-连接口;420-第一灌浆槽;430-第一附加钢筋网片;10-墙壳体;20墙钢筋笼;11-A墙板;12-B墙板;21-纵筋;22-钢筋网片;211-A墙纵筋;212-B墙纵筋;221-网片本体;222-第一锚固件;223-第二锚固件;50-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60-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70-墙梁连接钢筋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预制墙体、预制梁体以及预制楼板;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墙壳体和钢筋组件;所述墙壳体包括A墙板和B墙板,所述A墙板和所述B墙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墙钢筋笼,所述墙钢筋笼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沿所述墙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筋以及沿所述纵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的第一侧与所述A墙板连接,所述钢筋网片的第二侧与所述B墙板连接;所述钢筋网片包括与纵筋连接的网片本体、设置在所述网片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锚固件和设置在所述网片本体的第二侧的第二锚固件;所述第一锚固件与所述B墙板连接,所述第二锚固件与所述A墙板连接;基础连接纵筋,所述预制墙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基础上,所述基础连接纵筋的下端埋设在所述基础内,另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墙体的所述空腔内;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水平相邻设置的预制墙体中的墙钢筋笼通过所述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连接;墙梁连接钢筋组件,所述预制梁体设置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且所述预制梁体与所述预制墙体之间设有连接间隔,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墙梁连接钢筋网片和墙梁连接钢筋,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网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间隔处,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梁体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筋网片与墙钢筋笼连接;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所述预制楼板搭接在所述墙壳体的上端,所述预制楼板的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混凝土后浇叠合层;所述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内的墙楼板连接钢筋网片;墙体竖向连接纵筋,由上而下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通过所述墙体竖向连接纵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预制墙体、预制梁体以及预制楼板;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墙壳体和钢筋组件;所述墙壳体包括A墙板和B墙板,所述A墙板和所述B墙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墙钢筋笼,所述墙钢筋笼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沿所述墙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筋以及沿所述纵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的第一侧与所述A墙板连接,所述钢筋网片的第二侧与所述B墙板连接;所述钢筋网片包括与纵筋连接的网片本体、设置在所述网片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锚固件和设置在所述网片本体的第二侧的第二锚固件;所述第一锚固件与所述B墙板连接,所述第二锚固件与所述A墙板连接;基础连接纵筋,所述预制墙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基础上,所述基础连接纵筋的下端埋设在所述基础内,另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墙体的所述空腔内;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水平相邻设置的预制墙体中的墙钢筋笼通过所述墙体水平连接钢筋组件连接;墙梁连接钢筋组件,所述预制梁体设置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且所述预制梁体与所述预制墙体之间设有连接间隔,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组件包括墙梁连接钢筋网片和墙梁连接钢筋,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网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间隔处,所述墙梁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梁体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钢筋网片与墙钢筋笼连接;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所述预制楼板搭接在所述墙壳体的上端,所述预制楼板的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混凝土后浇叠合层;所述墙楼板连接钢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后浇叠合层内的墙楼板连接钢筋网片;墙体竖向连接纵筋,由上而下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预制墙体的墙钢筋笼通过所述墙体竖向连接纵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墙板的截面形状以及所述B墙板的截面形状均呈长条状;所述网片本体包括沿所述A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A墙钢筋、沿所述B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B墙钢筋以及连接在所述A墙钢筋和所述B墙钢筋之间的横筋;所述第一锚固件与所述横筋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锚固件与所述横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马云飞司建超张猛杨逸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