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其结构包括屋檐边、墙体、地基、门、门框、支撑墙体、落水槽,屋檐边底部与墙体顶部为一体化结构,墙体底部与地基顶部相连接,门安装于门框两侧,在结构上设有建墙体,在固定层上安装上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用隔离层把钢筋隔离,在隔离层的基础上安装防潮层,防潮层由三聚氰胺板制成,可使板材遇水膨胀的程度大大下降然后再安装上隔音层,隔音层由振动声隔音板制成,阻隔在刚性构件,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房屋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和系统,然后安装上水泥层做最后的固定,最后安装装饰层,对其墙体进行装饰作用,提高隔音和防潮效果,防止其对人体造成影响。

A new type of build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墙体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按构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实体墙:单一材料(砖、石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和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分层复合、粘土砖与焦渣分层复合等)砌筑的不留空隙的墙体;空体墙内留有空腔,如空斗墙,复合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墙体。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787705.7的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包含砖墙、砂浆、橡胶减震垫、第一高分子吸音棉板、石膏板、第二高分子吸音棉板、木质槽孔吸音板、金属龙骨、轻质不燃板、结构板、防静电面板、导电板、导电螺钉、导电硅胶、保护层、静电耗散层;所述的砖墙内壁依次设置有砂浆、橡胶减震垫和第一高分子吸音棉板,第一高分子吸音棉板的内壁依次设置有石膏板、第二高分子吸音棉板和木质槽孔吸音板;所述的橡胶减震垫、第一高分子吸音棉板、石膏板、第二高分子吸音棉板、木质槽孔吸音板通过金属龙骨固定,金属龙骨的一侧设置有轻质不燃板,轻质不燃板的一侧设置有结构板,结构板的中部设置有导电板,导电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面板,防静电面板上设置有导电硅胶,导电硅胶上设置有导电螺钉;所述的防静电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静电耗散层,但是该现有技术的建筑墙体隔音和防潮性能较差,导致其对人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墙体,以解决现有的建筑墙体隔音和防潮性能较差,导致其对人体造成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其结构包括屋檐边、墙体、地基、门、门框、支撑墙体、落水槽,所述屋檐边底部与墙体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底部与地基顶部相连接,所述门安装于门框两侧,所述门框位于支撑墙体正下方,所述支撑墙体底部与墙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水槽安装于屋檐边正下方,所述落水槽位于墙体顶部,所述门框安装于墙体左侧面,所述支撑墙体与屋檐边相连接,所述墙体由钢筋、固定层、横向钢筋、隔离层、防潮层、隔音层、防虫层、水泥层、装饰层组成,所述钢筋安装于固定层正前方,所述固定层正前方与隔离层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安装于固定层正前方中端,所述隔离层与防潮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潮层正前方与隔音层后侧面相贴合,所述隔音层正前方与防虫层后侧面相平行,所述防虫层正前方与水泥层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水泥层正前方与装饰层后侧面相粘合,所述隔离层后侧面与横向钢筋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与钢筋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顶部与屋檐边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层底部与地基顶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门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为2.5m。进一步地,所述落水槽左端与支撑墙体右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门框由不锈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门由玻璃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在结构上设有建墙体,在固定层上安装上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用隔离层把钢筋隔离,在隔离层的基础上安装防潮层,防潮层由三聚氰胺板制成,可使板材遇水膨胀的程度大大下降然后再安装上隔音层,隔音层由振动声隔音板制成,阻隔在刚性构件,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房屋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和系统,然后安装上水泥层做最后的固定,最后安装装饰层,对其墙体进行装饰作用,提高隔音和防潮效果,防止其对人体造成影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的墙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屋檐边-1、墙体-2、地基-3、门-4、门框-5、支撑墙体-6、落水槽-7、钢筋-201、固定层-202、横向钢筋-203、隔离层-204、防潮层-205、隔音层-206、防虫层-207、水泥层-208、装饰层-2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墙体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屋檐边1、墙体2、地基3、门4、门框5、支撑墙体6、落水槽7,所述屋檐边1底部与墙体2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2底部与地基3顶部相连接,所述门4安装于门框5两侧,所述门框5位于支撑墙体6正下方,所述支撑墙体6底部与墙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水槽7安装于屋檐边1正下方,所述落水槽7位于墙体2顶部,所述门框5安装于墙体2左侧面,所述支撑墙体6与屋檐边1相连接,所述墙体2由钢筋201、固定层202、横向钢筋203、隔离层204、防潮层205、隔音层206、防虫层207、水泥层208、装饰层209组成,所述钢筋201安装于固定层202正前方,所述固定层202正前方与隔离层204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203安装于固定层202正前方中端,所述隔离层204与防潮层2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潮层205正前方与隔音层206后侧面相贴合,所述隔音层206正前方与防虫层207后侧面相平行,所述防虫层207正前方与水泥层208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水泥层208正前方与装饰层209后侧面相粘合,所述隔离层204后侧面与横向钢筋203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203与钢筋201相焊接,所述固定层202顶部与屋檐边1相贴合,所述水泥层208底部与地基3顶部相连接,所述门4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为2.5m,所述落水槽7左端与支撑墙体6右端相贴合,所述门框5由不锈钢制成,所述门4由玻璃制成。本专利所说的墙体2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所述钢筋401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在进行使用时先打好地基3,然后在地基3的顶部上建墙体2,先建好固定层202,然后在固定层202上安装上钢筋201和横向钢筋203,然后用隔离层204把钢筋201隔离,在隔离层204的基础上安装防潮层205,防潮层205由三聚氰胺板制成,可使板材遇水膨胀的程度大大下降然后再安装上隔音层206,隔音层206由振动声隔音板制成,阻隔在刚性构件,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房屋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和系统,然后安装上水泥层208做最后的固定,最后安装装饰层209,对其墙体2进行装饰作用。本技术解决了的建筑墙体隔音和防潮性能较差,导致其对人体造成影响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设有建墙体,在固定层上安装上钢筋和横向钢筋,然后用隔离层把钢筋隔离,在隔离层的基础上安装防潮层,防潮层由三聚氰胺板制成,可使板材遇水膨胀的程度大大下降然后再安装上隔音层,隔音层由振动声隔音板制成,阻隔在刚性构件,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房屋中传播的声音的板材和系统,然后安装上水泥层做最后的固定,最后安装装饰层,对其墙体进行装饰作用,提高隔音和防潮效果,防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屋檐边(1)、墙体(2)、地基(3)、门(4)、门框(5)、支撑墙体(6)、落水槽(7),所述屋檐边(1)底部与墙体(2)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2)底部与地基(3)顶部相连接,所述门(4)安装于门框(5)两侧,所述门框(5)位于支撑墙体(6)正下方,所述支撑墙体(6)底部与墙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水槽(7)安装于屋檐边(1)正下方,所述落水槽(7)位于墙体(2)顶部,所述门框(5)安装于墙体(2)左侧面,所述支撑墙体(6)与屋檐边(1)相连接,所述墙体(2)由钢筋(201)、固定层(202)、横向钢筋(203)、隔离层(204)、防潮层(205)、隔音层(206)、防虫层(207)、水泥层(208)、装饰层(209)组成,所述钢筋(201)安装于固定层(202)正前方,所述固定层(202)正前方与隔离层(204)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203)安装于固定层(202)正前方中端,所述隔离层(204)与防潮层(2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潮层(205)正前方与隔音层(206)后侧面相贴合,所述隔音层(206)正前方与防虫层(207)后侧面相平行,所述防虫层(207)正前方与水泥层(208)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水泥层(208)正前方与装饰层(209)后侧面相粘合,所述隔离层(204)后侧面与横向钢筋(203)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203)与钢筋(201)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屋檐边(1)、墙体(2)、地基(3)、门(4)、门框(5)、支撑墙体(6)、落水槽(7),所述屋檐边(1)底部与墙体(2)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2)底部与地基(3)顶部相连接,所述门(4)安装于门框(5)两侧,所述门框(5)位于支撑墙体(6)正下方,所述支撑墙体(6)底部与墙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落水槽(7)安装于屋檐边(1)正下方,所述落水槽(7)位于墙体(2)顶部,所述门框(5)安装于墙体(2)左侧面,所述支撑墙体(6)与屋檐边(1)相连接,所述墙体(2)由钢筋(201)、固定层(202)、横向钢筋(203)、隔离层(204)、防潮层(205)、隔音层(206)、防虫层(207)、水泥层(208)、装饰层(209)组成,所述钢筋(201)安装于固定层(202)正前方,所述固定层(202)正前方与隔离层(204)后侧面相贴合,所述横向钢筋(203)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占国周毅英宋加兴马小娟夏雨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