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童君专利>正文

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36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属石油开采机械领域。由电机、变速箱、曲柄、原有偏心配重、旋臂、附加偏心配重、连杆、游梁、机架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变速箱内增设一级附加齿轮,该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附加介轮间接啮合,其轴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经旋臂各固定一附加偏心配重。附加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的转速比为2∶1。当原有偏心配重旋转到正上方时,附加偏心配重正旋至上升半周的水平或水平偏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原有偏心配重补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附加偏心配重,由此形成两级偏心配重对电机的负载特性做进一步补偿,因此可显著减小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使电机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得以很大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属石油开采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开采中所用的游梁式抽油机都只有一级配重补偿,即在变速箱输出轴两端的曲柄上各加一偏心配重,用以补偿电机的负载特性。这种只有一级偏心配重补偿的游梁式抽油机,即使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下,电机在每个抽油周期内的输出功率随时间都呈脉动形变化,脉动的幅值远大于其平均值。现场为了保证抽油机能够正常起动和工作,都选用功率大的电机,所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脉动功率的幅值,由此导致电机的平均负载率很低,电机工作时的平均效率和平均功率因数都比较低,因而造成较大的电机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游梁式抽油机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大和工作效率、功率因数较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该抽油机不仅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小,而且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都很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由电机、变速箱、曲柄、原有偏心配重、旋臂、附加偏心配重、连杆、游梁、机架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变速箱内增设一级附加齿轮,该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附加介轮间接啮合,其轴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经旋臂各固定一附加偏心配重。所述的附加齿轮其特征是附加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的转速比为2∶1。所述的附加偏心配重其特征是当原有偏心配重旋转到正上方时,附加偏心配重正旋至上升半周的水平或水平偏上的位置。本技术由于在原有偏心配重补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附加偏心配重,由此形成两级偏心配重对电机的负载特性做进一步补偿,有效地降低了电机输出功率的幅值,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可显著减小抽油机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提高其平均负载率,进而使电机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得以很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附加偏心配重设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虚线表示变速箱体内的部件,实线表示变速箱体外的部件;箭头表示部件的转动方向。图中1.电机,2.变速箱,3.曲柄,4.原有偏心配重,5.连杆,6.游梁,7.机架,8.变速箱输出转轴,9.变速箱输出级齿轮,10.附加介轮,11.附加齿轮,12.附加齿轮转轴,13.锁紧螺母,14.齿合盘,15.旋臂,16.附加偏心配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图1可作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可作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加偏心配重设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变速箱(2)内增设一附加介轮(10)和一附加齿轮(11),附加齿轮(11)通过附加介轮(10)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9)齿合。附加齿轮(11)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9)的转速比为2∶1。增设附加介轮(10)的目的是加大附加齿轮转轴(12)与变速箱输出转轴(8)之间的距离,以保障旋臂(15)有足够的旋转空间。实际是否增设附加介轮,及附加介轮直径的大小,视现场是否满足旋臂(15)的旋转空间确定。附加齿轮转轴(12)伸出变速箱(2)外,在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通过齿合盘(14)与旋臂(15)相联,附加偏心配重(16)固定在旋臂(15)上。附加偏心配重(16)与原有偏心配重(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按以下方法调整和固定将原有偏心配重(4)旋至正上方位置固定不动,松开锁紧螺母(13),按照抽油机实际运行时附加偏心配重(16)的旋转方向转动附加偏心配重(16)至上升半周的水平位置,然后旋紧锁紧螺母(13)暂时固定,在抽油机实际运行时再细调附加偏心配重(16)在水平位置向上偏转的角度,直至电机(1)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止。为方便调整和固定附加偏心配重(16)的偏转角度,本实施例在转轴(12)和旋臂(15)之间采用了齿盘联接形式,即两个平面可相互啮合的圆盘,一盘固定在转轴(12)上,另一盘固定在旋臂(15)上,松开锁紧螺母(13)两盘脱离啮合可相对转动,旋紧锁紧螺母(13)两盘处于啮合状态。本技术所涉及的其它部件,如电机(1)、曲柄(3)、原有偏心配重(4)、连杆(5)、游梁(6)、机架(7)等,其结构及相互关系与现有游梁式抽油机相同,可参照现有技术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由电机、变速箱、曲柄、原有偏心配重、旋臂、附加偏心配重、连杆、游梁、机架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变速箱内增设一级附加齿轮,该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附加介轮间接啮合,其轴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经旋臂各固定一附加偏心配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其特征是附加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的转速比为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其特征是当原有偏心配重旋转到正上方时,附加偏心配重正旋至上升半周的水平或水平偏上的位置。专利摘要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属石油开采机械领域。由电机、变速箱、曲柄、原有偏心配重、旋臂、附加偏心配重、连杆、游梁、机架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变速箱内增设一级附加齿轮,该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附加介轮间接啮合,其轴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经旋臂各固定一附加偏心配重。附加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的转速比为2∶1。当原有偏心配重旋转到正上方时,附加偏心配重正旋至上升半周的水平或水平偏上的位置。本技术由于在原有偏心配重补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附加偏心配重,由此形成两级偏心配重对电机的负载特性做进一步补偿,因此可显著减小配用电机的额定功率,使电机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得以很大提高。文档编号F16H33/02GK2876324SQ20062000110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赵童君 申请人:赵童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级配重补偿型游梁式抽油机,由电机、变速箱、曲柄、原有偏心配重、旋臂、附加偏心配重、连杆、游梁、机架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变速箱内增设一级附加齿轮,该齿轮与变速箱输出级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附加介轮间接啮合,其轴伸出变速箱外的两端经旋臂各固定一附加偏心配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童君
申请(专利权)人:赵童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