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0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传递大功率、有足够强度、散热好、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它的涡轮轴、过渡轴、输出轴均由3个轴承支撑于箱体,轴头采用由档油板、甩油盘、端盖组成的迷宫油封,驱动供油泵的齿轮装在旋转壳体上,并且在箱体上装有冷却板。从而解决了已有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的传动部件强度不能满足大功率传动装置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它在工作中的发热、漏油问题,适于石油钻机、挖泥船等大功率设备的需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是一种用于石油钻机、挖泥船等大功率的动力式液力传动装置,属液力传动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由输入轴、泵轮、旋转壳体、涡轮、涡轮轴、传动齿轮、过渡轴、输出轴、轴承、密封件、法兰、箱体、油管路及其附件等组成,在偶合器的涡轮轴、过渡轴和输出轴上均由3个轴承支撑,其中2个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为球轴承;在输入轴轴头和输出轴轴头上均采用由档板、甩油盘和端盖组成的迷宫油封;输入法兰与输入轴间、输出法兰与输出轴间均采用1∶50的锥度配合;驱动供油泵的齿轮装在旋转壳体上;在偶合器箱体上装有冷却板,其上开有冷却油孔;油管路由供油泵、滤清器、散热器组成。目前使用的装有大功率液力偶合器的传动箱中,装有传动齿轮的传动轴多采用2个轴承支撑,有的用1个圆柱滚子轴承和1个球轴承,这时球轴承使用寿命很低;有的用2个圆锥滚子轴承,该类轴承不允许箱体孔与轴线有相对倾斜,对轴向游隙要求严格,使用中需定期调整间隙,否则会早期损坏,留有故障隐患。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因其在偶合器的涡轮轴、过渡轴和输出轴上均由3个轴承支撑,其中2个为圆柱滚子轴承,用来承受径向力与圆周力;1个为球轴承,用来承受轴向力。从而大大降低了轴承受力,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与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不同,对箱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组装简单,无须在使用中定期调整间隙,消除了事故隐患。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针对目前在轴头部位一般采用普通间隙油封,当润滑油流量较大时,经常漏油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轴轴头和输出轴轴头均采用由档油板、甩油盘和端盖组成的迷宫油封,这种结构允许有较大的润滑油流量,能使轴承充分冷却、润滑,改善工作条件,延长使用寿命。已有技术中使用的功率相近的带变矩器或偶合器的装置中,法兰与轴间多采用平键加1∶10锥度配合。本专利技术在偶合器传动箱的输入法兰与输入轴间、输出法兰与输出轴间采用了1∶50的锥度配合,使法兰与轴之间联接可靠,无滚键之虞;轴向可以压紧,保证相邻轴承轴向不松动;尺寸紧凑,减少占用空间。本专利技术用以驱动供油泵的齿轮装在旋转壳体上,能限制旋转壳体应力最大的部位在油压作用下的变形,减小应力,加大安全系数。在偶合器箱体上装有冷却板,其上开有冷却油孔,能有效地解决大功率偶合器突出的发热问题。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其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受力部件的强度、轴头漏油、偶合器散热等问题,充分发挥液力偶合器较之液力变矩器效率高;具有空载起动、离合、减振、隔振功能;对于抛物线负载具有理想的调速功能等优点,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可用于石油钻机、挖泥船等大功率液力传动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结构图图中1.输入轴,2.输入法兰,3.甩油盘,4.端盖,5.档油板,6.泵轮,7.箱体,8.冷却板,9.涡轮,10.涡轮轴,11.旋转壳体,12.齿轮,13.轴承,14.齿轮,15.轴承,16.轴承,17.轴承,18.齿轮,19.轴承,20.供油泵,21.轴承,22.输出法兰,23.输出轴,24.甩油盘,25.端盖,26.档油板,27.轴承,28.轴承,29.过渡轴,30.齿轮,31.齿轮,32.轴承,33.齿轮。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的输入法兰(2)与发动机相连,通过输入轴(1)带动泵轮(6)、旋转壳体(11)旋转,泵轮(6)带动其工作腔中的油,驱动涡轮(9)旋转,传递功率;还通过装在旋转壳体(11)上的齿轮(33)带动齿轮(12),驱动供油泵(20),通过油管路及其附件向偶合器供油。输入轴(1)轴头上的挡油板(5)、甩油盘(3)、端盖(4)组成迷宫油封;输入法兰(2)与输入轴(1)间采用1∶50的锥度配合。涡轮(9)通过涡轮轴(10)、齿轮(14、31)驱动过度轴(29),涡轮轴(10)以轴承(13、15、16)支撑在箱体(7)上,其中2个(13、15)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16)为球轴承。过度轴(29)以轴承(27、28、32)支撑在箱体上(7)上,其中2个(27、32)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28)为球轴承;齿轮(30)带动齿轮(18),通过输出轴(23),经输出法兰(22)输出功率。输出轴(23)以轴承(17、19、21)支撑在箱体(7)上,其中2个(17、21)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19)为球轴承。输出轴(23)的轴头上的挡油板(26)、甩油盘(24)、端盖(25)组成迷宫油封,输出法兰(22)与输出轴(23)间采用1∶50的锥度配合。冷却板(8)装在箱体(7)上,通过开在其上的冷却油孔,注入冷却油冷却偶合器。泵轮(6)、涡轮(9)之间的空腔形成工作腔,泵轮(6)旋转时工作腔内充油,涡轮(9)就旋转并输出功率;工作腔排空,涡轮(9)停转;改变工作腔内油的充满度可改变涡轮(9)的转速及扭矩,实现调速。油管路包含供油泵(20)、充油阀、滤清器、散热器(以上部件在偶合器箱体外)等,用于工作油的滤清、冷却、并控制对工作腔的充油度。权利要求1.一种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由输入轴(1)、泵轮(6)、旋转壳体(11)、涡轮(9)、涡轮轴(10)、传动齿轮(12、14、18、30、31、33)、过渡轴(29)、输出轴(23)、轴承、密封件、法兰(2、22)、箱体(7)、油管路及其附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的涡轮轴(10)、过渡轴(29)和输出轴(23)上均分别由3个轴承支撑在箱体(7)上;在输入轴(1)轴头和输出轴(23)轴头上均采用迷宫油封;在输入法兰(2)与输入轴(1)间、输出法兰(22)与输出轴(23)间均采用1∶50的锥度配合;驱动供油泵(20)的齿轮(33)装在旋转壳体(11)上;在箱体(7)上装有冷却板(8),板上开有冷却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其特征是涡轮轴(10)以轴承(13、15、16)支撑在箱体(7)上,其中2个(13、15)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16)为球轴承;过度轴(29)以轴承(27、28、32)支撑在箱体上(7)上,其中2个(27、32)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28)为球轴承;输出轴(23)以轴承(17、19、21)支撑在箱体(7)上,其中2个(17、21)为圆柱滚子轴承,1个(19)为球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其特征是输入轴(1)轴头上的挡油板(5)、甩油盘(3)、端盖(4)组成迷宫油封;输出轴(23)的轴头上的挡油板(26)、甩油盘(24)、端盖(25)组成迷宫油封。专利摘要一种能传递大功率、有足够强度、散热好、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它的涡轮轴、过渡轴、输出轴均由3个轴承支撑于箱体,轴头采用由档油板、甩油盘、端盖组成的迷宫油封,驱动供油泵的齿轮装在旋转壳体上,并且在箱体上装有冷却板。从而解决了已有技术的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的传动部件强度不能满足大功率传动装置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它在工作中的发热、漏油问题,适于石油钻机、挖泥船等大功率设备的需要。文档编号F16H47/00GK2594548SQ03210828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日专利技术者卢永昌, 蒋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由输入轴(1)、泵轮(6)、旋转壳体(11)、涡轮(9)、涡轮轴(10)、传动齿轮(12、14、18、30、31、33)、过渡轴(29)、输出轴(23)、轴承、密封件、法兰(2、22)、箱体(7)、油管路及其附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液力偶合器传动箱的涡轮轴(10)、过渡轴(29)和输出轴(23)上均分别由3个轴承支撑在箱体(7)上;在输入轴(1)轴头和输出轴(23)轴头上均采用迷宫油封;在输入法兰(2)与输入轴(1)间、输出法兰(22)与输出轴(23)间均采用1∶50的锥度配合;驱动供油泵(20)的齿轮(33)装在旋转壳体(11)上;在箱体(7)上装有冷却板(8),板上开有冷却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昌蒋章于萍邹际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机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