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089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SRV四驱车减速器配套的防滑差速器总成,主要包括外壳(1)、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轴(12),在差速器外壳(1)腔体内对称的装有后桥半轴齿轮(5),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7)、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擦片(9),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内端对称装有弹簧挡板(10)、预紧弹簧(11),后桥半轴齿轮(5)与行星齿轮(4)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左右驱动轮在地面附着不同时,设法使大部分转矩,甚至是全部转矩分配给附着条件比较好的一侧驱动轮,从而改善了汽车的通过性、牵引性和行驶安全性,同时,有很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领域,特别是一种为SRV四驱车减速器配套的 防滑差速器总成。 Hj景技术目前汽车中广泛使用的是对称锥齿轮差速器,该差速器使用行星齿轮机 构,实现左右半轴的差速。这种结构的差速器,只能在左右半轴之间平均分 配转矩,因而无法实现左右半轴之间的差扭,使汽车在附着条件不好路面, 特别是在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通过性很差,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另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防滑差速器装置是差速锁,当汽车一侧驱动轮滑动 时,可利用差速锁使差速器锁止,补齐差速作用而实现防滑,它通常需要停 车才能进行,不好操纵,也不方便。此外,有些特殊车辆上采用的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和涡轮蜗杆式差速器 等防滑差速器。虽让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防滑功能,但复杂的结构形式和较 高的制造成本因素,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差速器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在左右驱 动轮在地面附着不同时,设法使大部分转矩,甚至是全部转矩分配给附着条 件比较好的一侧驱动轮的防滑差速器,从而改善汽车的通过性、牵引性和行 驶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滑差速器,主要 包括外壳、行星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差速器外壳所形 成的壳体内柱面腔体内对称的装有后桥半轴齿轮,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外柱 面上对称装有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内 端对称装有弹簧挡板、预紧弹簧以及外内球面分别与壳体和行星齿轮轴相配 合的行星齿轮。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防滑差速器中的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外柱面上对 称装有止推垫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防滑差速器中的主动摩擦片外圆置有与差速器外壳内腔相配合的摩擦片导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装在后桥半轴齿轮轴孔内的后桥左右半轴 没有转速差时,行星齿轮是不自转的,由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到差速器外 壳的转矩在后桥左右半轴上平均分配;此时转矩是经过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后桥半轴齿轮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当后桥左右半轴存在转速差时,行 星齿轮自转,传给差速器外壳的转矩通过两条路线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一 路是经过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后桥半轴齿轮传递给后桥半轴;另一路则 经过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后桥半轴齿轮传递给后桥半轴。由于与差速 器外壳相配合的主动摩擦片和与后桥半轴齿轮相配合的从动摩擦片的转速是 不同的,而行星齿轮轴与差速器壳相配合,因此存在相对的转动的制动摩擦 片和从动摩擦片被从半轴齿轮传递来的弹簧压紧力压紧,产生摩擦力矩,再通过后桥半轴齿轮传递到后桥左右半轴上,该摩擦力矩方向与快转的后桥半 轴旋转反向相反,与慢转的后桥半轴旋转方向相同,处于慢转车轮的转矩将 大于快转的车轮转矩,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自锁防滑。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所增设的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从 动摩擦片和预紧弹簧,在后桥的左右半轴存在转速差时,后桥半轴转矩会发 生转移,实现了差速器稳定安全的自锁防滑,可实现在左右驱动轮在地面附 着不同时,设法使大部分转矩,甚至是全部转矩分配给附着条件比较好的一 侧驱动轮,从而改善了汽车的通过性、牵引性和行驶安全性;其次是采用了 同型普通差速器相同的安装形式与安装尺寸,可以实现选装,因而具有很好 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工作时不需要驾驶员的操纵,能够自行根据路面状况自 动进行防滑操作;整体结构十分紧凑简洁,制造工艺性好,成本适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图2是本技术半轴齿轮剖面图3是本技术主动摩擦片图4是本技术从动摩擦片图5是本技术摩擦片导块立体图6是弹簧挡板主视图7是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l.差速器外壳,2.弹性圆柱销,3.行星齿轮止推垫片,4.行星齿轮,5.半轴齿轮,6.摩擦片导块,7.半轴齿轮止推垫片,8.主动摩擦片, 9.从动摩擦片,IO.弹簧挡板,ll.预紧弹簧,12.行星齿轮轴。如图1所示,差速器外壳1、 la是由两个对分开有球形凹面的外壳通过 铆钉lb、弹性圆柱销2等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外壳l、 la的壳体内柱面腔体 内对称的装有图2所示的后桥半轴齿轮5,结合图3、图4所示,后桥半轴齿 轮5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7、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 擦片9,结合图5所示,主动摩擦片8外圆置有与差速器外壳1内腔相配合的 摩擦片导块6,半轴齿轮5的轴向内端对称装有弹簧挡板10,对称设置的弹 簧挡板10之间装有预紧弹簧11,弹簧挡板10的形状与结构如图6、图7所 示,行星齿轮4的外球面与外壳1的内凹面配合,行星齿轮4的内球面与行 星齿轮轴12相配合,行星齿轮4的外球面装有止推垫片3,行星齿轮轴12与 差速器外壳l相配合。当装在后桥半轴齿轮5轴孔内的后桥左右半轴没有转速差时,行星齿轮4 是不自转的,由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到差速器外壳1的转矩在后桥左右半 轴上平均分配,此时转矩是经过行星齿轮轴12、行星齿轮4、后桥半轴齿轮5 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当后桥左右半轴存在转速差时,行星齿轮4自转,传 给差速器外壳1的转矩通过两条路线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 一路是经过行星 齿轮轴12、行星齿轮4、后桥半轴齿轮5传递给后桥半轴;另一路则经过主 动摩擦片8、从动摩擦片9、后桥半轴齿轮5传递给后桥半轴;由于与差速器 外壳1相配合的主动摩擦片8和与后桥半轴齿轮5相配合的从动摩擦片9必 然是转速不同的,而行星齿轮轴12与差速器壳相配合,因此存在相对的转动 的制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擦片9被从半轴齿轮5传递来的弹簧压紧力压紧, 产生摩擦力矩,再通过后桥半轴齿轮5传递到后桥左右半轴上,该摩擦力矩 方向与快转的后桥半轴旋转反向相反,与慢转的后桥半轴旋转方向相同,处 于慢转车轮的转矩将大于快转的车轮转矩,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自锁防 滑。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差速器,主要包括对分合一构成的差速器外壳(1、1a)、行星齿轮(4)和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轴(12)与差速器外壳(1)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的差速器外壳(1、1a)所形成的内柱面腔体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后桥半轴齿轮(5),后桥半轴齿轮(5)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一组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擦片(9)并与差速器外壳(1、1a)的内腔相配合,每个后桥半轴齿轮(5)的轴向内端分别对称设有弹簧挡板(10),弹簧挡板(10)之间设有一个预紧弹簧(11),两个后桥半轴齿轮(5)分别与行星齿轮(4)相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后桥半轴齿轮(5) 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7)。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主动摩擦片(8) 外圆置有与差速器外壳内腔相配合的摩擦片导块(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为SRV四驱车减速器配套的防滑差速器总成,主要包括外壳(1)、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轴(12),在差速器外壳(1)腔体内对称的装有后桥半轴齿轮(5),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7)、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擦片(9),后桥半轴齿轮的轴向内端对称装有弹簧挡板(10)、预紧弹簧(11),后桥半轴齿轮(5)与行星齿轮(4)啮合。本技术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差速器,主要包括对分合一构成的差速器外壳(1、1a)、行星齿轮(4)和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轴(12)与差速器外壳(1)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的差速器外壳(1、1a)所形成的内柱面腔体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后桥半轴齿轮(5),后桥半轴齿轮(5)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一组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8)和从动摩擦片(9)并与差速器外壳(1、1a)的内腔相配合,每个后桥半轴齿轮(5)的轴向内端分别对称设有弹簧挡板(10),弹簧挡板(10)之间设有一个预紧弹簧(11),两个后桥半轴齿轮(5)分别与行星齿轮(4)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自玉何钦章杜长春黄民锋刘艳珍陶奕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