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82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包括:蒸发端,其外表面可与热源表面紧密贴合,其内部填充有工质;蒸汽管道,其设置于所述蒸发端的上方并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开槽翅片,其一侧与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且设置有凹槽;液体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槽翅片的下方,其一端与所述开槽翅片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所述蒸发端、所述蒸汽管道、所述开槽翅片与所述液体管道连通形成密封低压环境。上述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实现了工质流动的汽‑液分离,解决了平板热管中蒸汽与液体回流工质在相同空间输送,导致流动热阻较大的问题;同时蒸汽直接接触翅片基面并冷凝放热,解决了传统热管与翅片存在较大接触热阻的问题。

A three-dimensional heat pipe cool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充电桩等高热流密度产品的发展,散热问题日益严峻,迫切寻求高效的散热装置以保证高热流密度产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平板热管作为热管的第二代产品,具有与热源表面贴合性高,传热性能优越等特点,但如今平板热管的冷凝热阻依旧很大,严重影响工质的循环,从而降低传热性能。影响平板热管流动热阻的主要原因是:蒸汽在冷凝板上的输送效率较低和在相同的蒸汽腔中蒸汽与液体工质的流动方向相反(即蒸汽上升而液体向下回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其实现了工质流动的汽-液分离,因此冷凝热阻和工质输送阻力均减小,传热性能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包括:蒸发端,其外表面可与热源表面紧密贴合,其内部填充有工质;蒸汽管道,其设置于所述蒸发端的上方并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开槽翅片,其一侧与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且设置有凹槽;液体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槽翅片的下方,其一端与所述开槽翅片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所述蒸发端、所述蒸汽管道、所述开槽翅片与所述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端,其外表面可与热源表面紧密贴合,其内部填充有工质;蒸汽管道,其设置于所述蒸发端的上方并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开槽翅片,其一侧与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且设置有凹槽;液体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槽翅片的下方,其一端与所述开槽翅片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所述蒸发端、所述蒸汽管道、所述开槽翅片与所述液体管道连通形成密封低压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端,其外表面可与热源表面紧密贴合,其内部填充有工质;蒸汽管道,其设置于所述蒸发端的上方并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开槽翅片,其一侧与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且设置有凹槽;液体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槽翅片的下方,其一端与所述开槽翅片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端相连通;所述蒸发端、所述蒸汽管道、所述开槽翅片与所述液体管道连通形成密封低压环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热管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所述蒸汽管道、所述开槽翅片与所述液体管道,分别位于所述蒸发端的左右两侧。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宏黄浩东赵雨亭马瑞鑫胡锦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