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55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部件中的皮带轮,该皮带轮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碟形幅板、支承筒、小V形皮带槽、以及安装板五段构成一个整体,大V形皮带槽一端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的外圆周连接,碟形幅板的内圆周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的一端连接;支承筒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缩形成一凹台阶,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小V形皮带槽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的外圆连接;安装板由碟形平面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构成,圆形安装平面上有一中心孔,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该皮带轮具有不易变形,生产成本低、尺寸精度高、强度好、外形比较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部件中的皮带轮,特别是一种复合旋压皮 带轮。技术背景v形槽皮带轮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等各种机械传动设备上,其中,复合皮带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皮带轮带有两道直径不相等的v形槽,传统的复合皮带轮都是采用铸造毛坯经切削加工的方法制成的,这种皮带轮不仅壁厚较厚、整体比较笨重,而 且在加工过程中要去除大量金属材料,浪费了材料,由于铸造质量不均匀(有 砂眼、气孔等),所以每个皮带轮均需进行平衡处理,因而生产效率低,成本偏高;目前,随着复合皮带轮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有人采用先将大V形槽、 小V形槽用旋压的方法分别加工好,然后再将它们分别焊接在机加工好的轴 承支承座上(参见图3),这种方法制得的皮带轮与传统的铸造皮带轮相比具 有重量轻、产品质量好、外形美观等优点,但是它仍存在以'F缺点(1)、焊接容易变形由于该产品是将旋压好的大、小V形槽分别焊接在轴承支承座上的,而且旋压好的大、小V形槽壁厚一般仅为1.5 2.5mm,因此焊接时比 较容易变形;(2)、由于该产品的轴承支座是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加工,仍然要 去除金属材料,因此其生产成本仍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生产成本低的复 合旋压皮带轮,以解决目前的复合皮带轮存在的上述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它由依次连接 的大V形皮带槽、碟形幅板、支承筒、小V形皮带槽、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 端面的安装板五段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为皮带轮的大端 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的外圆周连接,碟形幅板的内圆周朝皮带轮的大端方 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 内收縮形成一凹台阶,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小V形皮带槽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由碟形平面和位 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构成,圆形安装平面上有一中心孔;上述 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外径D与小V形皮带槽外径d之比D/d的取值范围 为l《D/d《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皮带轮是采用冷轧薄钢板经连 续拉深、旋压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与现有的复合皮带轮相比,具有以下有益 效果1、 产品不易变形,质量高-由于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大V形皮带槽、小V形皮带槽和支 承筒是由冷轧薄钢板经连续拉深、旋压工序形成一个整体的,避免了由于焊 接引起的变形,而且通过旋压工序后该皮带轮的轮槽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 和表面硬度,因此,其产品质量较高。2、 生产成本低由于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是用冷轧薄钢板经连续拉深后再进行 旋压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整个加工过程不用去除金属材料,不仅生产条 件好,节省了材料,而且也不需要进行平衡处理,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 本较低。3、 产品尺寸精度高-由于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大V形皮带槽和小V形皮带槽是这 样形成的先旋压大V形皮带槽,然后预车皮带轮支承筒的内台阶孔,最后 再以支承筒的内台阶孔定位,旋压小V形皮带槽;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大、 小V形槽之间的尺寸精度要求,因此该产品的尺寸精度高。4、 强度好,外形比较美观由于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在大V形皮带槽与碟形幅板的连接 处、在小V形皮带槽与安装板的连接处均有加强筋,增加了在转角连接处的 壁厚,避免了因转角过大而容易产生的折损,因而其强度较好,而且,在该 皮带轮的各段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因此该皮带轮外形比较美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技术特征 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l:实施例一所述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一所述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焊接加强垫圈和加装 轴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目前的复合旋压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大V形皮带槽,11—大V形皮带槽的一端,2— 碟形幅板, 21—外圆周, 22—内圆周,3— 支承筒, 31—凹台阶, 32—内台阶孔, 4一小V形皮带槽, 5—安装板, 51—碟形平面,52—圆形安装平面,521—中心孔, 6—大V形皮带槽与碟形幅板连接处的加强筋,7_小V形皮带槽与安装板连接处的加强筋, 8—加强垫圈, 9一轴承, IO—复合旋压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IO,它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1、碟形幅板2、支承筒3、小V形皮带槽4、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端面的安装板5五段构成 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11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 板2的外圆周21连接,碟形幅板2的内圆周22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 下并与支承筒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3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 縮形成一凹台阶31,从而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32;小V形皮带槽4一边 与支承筒的凹台阶31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5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5 由碟形平面51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52构成,圆形安装平 面52上有一方形中心孔521;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参见图l)。 上述的大V形皮带槽外径D与小V形皮带槽外径d之比D/d的取值范围 为l《D/d《3。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1与碟形幅板2的连接处有与皮带轮成为一体的圆 环形加强筋6,小V形皮带槽4与安装板5连接处有与皮带轮成为一体的圆 环形加强筋7。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是采用冷轧薄钢板经连续拉深、旋压成型的方法 制造而成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1与碟形幅板2的连接 处、小V形皮带槽4与安装板5连接处也可没有加强筋。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变换,所述安装板5的中心孔521的形状也可以 是圆形或其它形状。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安装板5内侧也可焊接上加强垫圈8。当本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与轴进行传递力矩时,需要在支承筒3 的内台阶孔32上安装轴承9 (参见图2)。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它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1)、碟形幅板(2)、支承筒(3)、小V形皮带槽(4)、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端面的安装板(5)五段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11)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2)的外圆周(21)连接,碟形幅板(2)的内圆周(22)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3)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缩形成一凹台阶(31),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32);小V形皮带槽(4)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31)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5)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5)由碟形平面(51)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52)构成,圆形安装平面(52)上有一中心孔(521);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V 形皮带槽外径D与小V形皮带槽外径d之比D/d的取值范围为l《D/d《3。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 V形皮带槽(1)与碟形幅板(2)的连接处有加强筋(6)。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 V形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它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1)、碟形幅板(2)、支承筒(3)、小V形皮带槽(4)、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端面的安装板(5)五段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11)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2)的外圆周(21)连接,碟形幅板(2)的内圆周(22)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3)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缩形成一凹台阶(31),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32);小V形皮带槽(4)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31)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5)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5)由碟形平面(51)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52)构成,圆形安装平面(52)上有一中心孔(521);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杰韦秀萍徐银胜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