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50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上锥形带轮位于下锥形带轮的正上方,皮带挂套在上、下锥形带轮上,上、下锥形带轮分别是从动轮和主动轮,滚轮轴架位于上、下锥形带轮的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上,左、右滚轮高度不同,左、右滚轮分别位于滚轮轴架的两面,左、右滚轮分别在皮带进入各自的带轮处从靠近锥形带轮大端一侧紧靠皮带,皮带夹持在左、右滚轮之间,推调速杆,导致上锥形带轮提高转速,拉调速杆,导致上锥形带轮减低转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皮带的轴向位置易于调节,调速灵敏度高;皮带能精确地保持在调节的轴向位置处,调速精度高;皮带与上、下锥形带轮的旋转轴心线保持垂直,调速的速比误差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属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在已有的纺织机械设备中,常采用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和调速杆11。上、下锥形带轮1、2分别是从动轮和主动轮,两锥形带轮的旋转轴心线互相平行,皮带3紧套在两锥形带轮上。下锥形带轮2通过皮带3驱动上锥形带轮1旋转,上锥形带轮1的转速由下锥形带轮2的转速和皮带3所处位置处两锥形带轮的直径比确定。由于下锥形带轮2的转速恒定,所以调节皮带3在两锥形带轮上的位置,就可调节上锥形带轮1的转速。主、从动摇杆4、5与机架分别以二销铰接于中心O1、O2处,左、右滚轮轴9、10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的另一端穿过滚轮轴架6,并与滚轮轴架6固定在一起,两滚轮轴互相平行,两滚轮轴垂直于滚轮轴架6,从滚轮轴架6露出的两滚轮轴的轴端为二销,滚轮轴架6通过该二销分别与主、从动摇杆4、5铰接于中心O3、O4处。由于O1O3=O2O4,O1O2=O3O4,所以机架,主、从动摇杆4、5和滚轮轴架6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平行四边形的平面与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平行。滚轮轴架6及其上的左、右滚轮7、8位于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的一侧。O3O4等于滚轮直径加皮带3的宽度,皮带3穿行于两个滚轮之间。调速杆11的一端与主动摇杆4铰接于中心O5处。调节调速杆11的位置,确定了主、从动摇杆4、5的位置,继而确定了滚轮轴架6的位置,滚轮轴架6上的左、右滚轮7、8确定了皮带3在两锥形带轮上的轴向位置,使上锥形带轮1实现调速。
技术介绍
的缺点是,移动皮带的灵敏度不高;皮带磨损宽度变窄后影响到皮带轴向位置的确定,从而影响到调速的精确度;皮带在锥形带轮上有自动向大端移动的特性,常常出现皮带偏斜,即与锥形带轮的旋转轴心线不垂直,导致因皮带不能保持正确的传动位置而产生速比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推出一种没有
技术介绍
缺点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
技术介绍
的基础上,将滚轮轴架布置在上、下锥形带轮的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上,左、右滚轮高度不同,左、右滚轮分别位于滚轮轴架的两面,左、右滚轮分别在皮带进入各自的锥形带轮处从靠近锥形带轮大端一侧紧靠皮带,皮带夹持在左、右滚轮之间。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包括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和调速杆11,上锥形带轮1位于下锥形带轮2的正上方,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互相平行,皮带3紧套在上、下锥形带轮1、2上,主、从动摇杆4、5与机架以二销铰接于中心O1、O2处,调速杆11的一端与主动摇杆4铰接于中心O5处,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左、右销轴12、13,左、右销轴12、13的一端分别与滚轮轴架6销铰连接于中心O6、O7处,左、右销轴12、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从动摇杆4、5固定连接于中心O3、O4处,左、右滚轮轴9、10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的另一端分别从滚轮轴架6的两面与滚轮轴架6固定连接于中心O8、O9处,中心O8、O9分别位于中心O6的正上方、中心O7的正下方,左、右滚轮轴9、10与滚轮轴架6互相垂直,左、右滚轮7、8分别在靠近皮带3进入上、下锥形带轮1、2处从上、下锥形带轮1、2大端的一侧紧靠皮带3,左、右滚轮7、8和皮带3构成将皮带3的位置限定在左、右滚轮7、8之间的机构,滚轮轴架6,左、右销轴12、13和O3O4构成矩形机构,机架,主从动摇杆4、5和O3O4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矩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与上、下锥形带轮1、2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互相平行,O1O2=O3O4=O6O7=左滚轮7直径+皮带3宽度=右滚轮8直径+皮带3宽度,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调速杆11和左、右销轴12、13构成推或拉调速杆11使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随之向右或向左倾斜,使所述的矩形机构随之向右或向左移动,使皮带3在左、右滚轮7、8夹持下在上、下锥形带轮1、2上随之向右或向左移动,导致上锥形带轮1随之提高或减低转速的锥形带轮调速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左、右销轴12、13的一端分别与滚轮轴架6固定连接于中心O6、O7处,左、右销轴12、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从动摇杆4、5销铰连接于中心O3、O4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左、右滚轮轴9、10为曲轴,它们的安装轴心线90、100与各自的旋转轴心线91、101之间的偏心距为e。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皮带3的轴向位置易于调节,调速灵敏度高。2、皮带3能精确地保持在调节的轴向位置处,调速精度高。3、皮带3与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保持垂直,调速的速比误差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滚轮轴9或右滚轮轴10为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90、91或100、101分别是旋转轴心线、安装轴心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推或拉调速杆11,可使主动摇杆4左右摇摆,不论主动摇杆4停留在何处,O3O4=O1O2且平行于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O3O6=O4O7且垂直于O3O4。O3O4=左滚轮7直径+皮带3宽度=右滚轮8直径+皮带3宽度。推调速杆11,主动摇杆4向右倾斜,从动摇杆5随之向右倾斜,滚轮轴架6随之向右移动,左滚轮7压紧皮带3,右滚轮8与皮带3脱离接触,左滚轮7将皮带3推向上锥形带轮1的小端,皮带3自动向下锥形带轮2的大端移动,直到皮带3重新与右滚轮8接触为止。由于下锥形带轮2为主动轮,转速恒定,皮带3的上述移动,即调节导致上锥形带轮1提高转速。拉调速杆11,导致上锥形带轮1减低转速,中间过程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可以类推,这里就不重复了。当左、右滚轮轴9、10为曲轴时,转动安装该曲轴,可使两滚轮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在O1O2~O1O2-2e之间任意改变,这样不仅可改变左、右滚轮7、8相对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位置,调节皮带3与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互相垂直的垂直度,还可补偿皮带3磨损变窄后的位移误差。实施例上、下锥形带轮1、2的中心距为186~216mm,皮带3的周长、宽度和厚度分别为720mm、12mm和3mm,主、从动摇杆4、5的中心距O1O3=O2O4=280mm,O1O2=O3O4=O6O7=40mm,左、右滚轮7、8的直径为28mm,左、右滚轮轴9、10的偏心距e=1.5mm,滚轮轴架6上的O6O8=38mm和O7O9=25mm。权利要求1.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包括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和调速杆(11),上锥形带轮(1)位于下锥形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带轮调速装置,包括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和调速杆(11),上锥形带轮(1)位于下锥形带轮(2)的正上方,上、下锥形带轮(1)、(2)的旋转轴心线互相平行,皮带(3)紧套在上、下锥形带轮(1)、(2)上,主、从动摇杆(4)、(5)与机架以二销铰接于中心O↓[1]、O↓[2]处,调速杆(11)的一端与主动摇杆(4)铰接于中心O↓[5]处,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左、右销轴(12)、(13),左、右销轴(12)、(13)的一端分别与滚轮轴架(6)销铰连接于中心O↓[6]、O↓[7]处,左、右销轴(12)、(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从动摇杆(4)、(5)固定连接于中心O↓[3]、O↓[4]处,左、右滚轮轴(9)、(10)的一端上分别安装有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的另一端分别从滚轮轴架(6)的两面与滚轮轴架(6)固定连接于中心O↓[8]、O↓[9]处,中心O↓[8]、O↓[9]分别位于中心O↓[6]的正上方、中心O↓[7]的正下方,左、右滚轮轴(9)、(10)与滚轮轴架(6)互相垂直,左、右滚轮(7)、(8)分别在靠近皮带(3)进入上、下锥形带轮(1)、(2)处从上、下锥形带轮(1)、(2)大端的一侧紧靠皮带(3),左、右滚轮(7)、(8)和皮带(3)构成将皮带(3)的位置限定在左、右滚轮(7)、(8)之间的机构,滚轮轴架(6),左、右销轴(12)、(13)和O↓[3]O↓[4]构成矩形机构,机架,主从动摇杆(4)、(5)和O↓[3]O↓[4]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矩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平面与上、下锥形带轮(1)、(2)旋转轴心线组成的平面互相平行,O↓[1]O↓[2]=O↓[3]O↓[4]=O↓[6]O↓[7]=左滚轮(7)直径+皮带(3)宽度=右滚轮(8)直径+皮带(3)宽度,上、下锥形带轮(1)、(2),皮带(3),主、从动摇杆(4)、(5),滚轮轴架(6),左、右滚轮(7)、(8),左、右滚轮轴(9)、(10),调速杆(11)和左、右销轴(12)、(13)构成推或拉调速杆(11)使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随之向右或向左倾斜,使所述的矩形机构随之向右或向左移动,使皮带(3)在左、右滚轮(7)、(8)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昌徐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纺织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