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50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用以带动一滑架来回移动。传动装置的可变速传动机构是安装于基座上并受马达驱动。固定至可变速传动机构的第一储能机构是与固定至基座的第一闩锁机构共同作用,借以储存并释放被带动的滑架的能量,来切换可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以变换滑架的移动速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变速的传动装置,尤其关于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变速装置,通常是通过以额外的人力或马达动力来移动齿轮组中若干齿轮的相对位置,以造成不同的啮合方式及传动路径,达成变换减速比的目的。美国专利第6,189,395;6,244,124;6,626,057;及6,366,343号公报(分别对应于中华民国专利第421401;426290;462568;及476213号公告),以及中华民国专利第541828号公告都分别揭露出一种扫描装置的变速机构,从而为扫描仪提供高分辨率扫描及低分辨率扫描所需求的速度。然而,这些已知技术仍须通过额外的马达动力来达成变速的切换功能。多增加一个马达来提供速度变换时所需的动力,势必增加一组马达控制电路,不但提升了设备成本,占用相当大的空间,而且还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无法合乎省电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需额外马达动力源来达成速度变换的传动装置,就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用以在不需要额外的马达的驱动动力或人力的作用下,完成速度的变换动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用以带动一滑架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传动装置包含一基座、固定于基座上的一马达、安装于基座上的一可变速传动机构、固定至可变速传动机构的一第一储能机构、及其固定至基座的一第一闩锁机构。可变速传动机构受马达驱动,且具有用来带动滑架以一第一速率移动的一第一状态,以及用以带动滑架以一第二速率移动的一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及第一速率分别异于第二状态及第二速率。第一储能机构具有一第一储能状态及一第一释能状态。第一储能机构受到接近基座的一物体的作用而储存一第一能量以处于第一储能状态。第一闩锁机构具有一第一闩锁状态及一第一松开状态,用以分别闩锁及松开可变速传动机构,使可变速传动机构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闩锁机构的第一闩锁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第一状态,而第一闩锁机构的第一松开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上述的传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储能机构及一第二闩锁机构。第二储能机构固定至可变速传动机构,并具有对应于第一释能状态的一第二储能状态及对应于第一储能状态的一第二释能状态。第二储能机构在第二状态下储存能量,并于第一状态下释放能量。第二闩锁机构固定至基座,并具有一第二闩锁状态及一第二松开状态,用以分别闩锁及松开可变速传动机构,使可变速传动机构分别处于第二状态及第一状态。第二闩锁机构的第二闩锁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二闩锁机构的第二松开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第一状态。这样,可以提供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藉以在不需要额外的马达的驱动动力或人力的作用下,完成速度的变换动作。附图说明图1显示应用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图1的第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显示图1的第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显示应用依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图5显示图4的第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6显示图4的第二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7显示应用依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显示应用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1是应用于一扫描装置中,用以带动扫描装置的一扫描模块来回移动,用以扫描一文件的一影像,也可应用于其它装置中,用以带动一滑架2(Carriage)在一第一位置P1与一第二位置P2之间来回移动。扫描装置需要可变速的传动装置的原因有二,其一为不同分辨率的文件扫描过程需要不同的扫描模块移动速度,其二为扫描完毕后的回程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传动装置1包含一基座10、一马达11、一可变速传动机构12、一第一储能机构13及一第一闩锁机构14。马达11是固定于基座10上。可变速传动机构12是安装于基座10上并受马达11驱动。可变速传动机构12具有用以带动滑架2以一第一速率移动的一第一状态(图1与2),以及用以带动滑架2以一第二速率移动的一第二状态(图3),其中第一状态及第一速率分别异于第二状态及第二速率。也即,可变速传动机构12可具有例如两种不同的减速比。可变速传动机构12包含一主动齿轮20、一摆臂21、一惰轮22、一第一传动机构30及一第二传动机构40。主动齿轮20受马达11驱动旋转。摆臂21是与主动齿轮20共轴,可绕着主动齿轮20的中心轴旋转,并可于对应于第一状态的一第三状态(图1与2)与对应于第二状态的一第四状态(图3)的间摆动。惰轮22是装设于摆臂21上,并与主动齿轮20接触,并受主动齿轮20的驱动而旋转。第一传动机构30是与位于第三状态的摆臂21上的惰轮22接触,用以带动滑架2以第一速率移动。第一传动机构30包含一皮带33以及共轴的一第一齿轮31及一皮带轮32。第一齿轮31于第一状态下与惰轮22啮合。皮带33是受皮带轮32驱动而带动滑架2移动。第二传动机构40是与位于第二状态的摆臂21上的惰轮22接触,用以带动滑架2以第二速率移动。第二传动机构40包含共轴的一第二齿轮41及一第三齿轮42、共轴的一第四齿轮43及一第五齿轮44、共轴的第一齿轮31及皮带轮32、以及皮带33。第二齿轮41于第二状态下与惰轮22啮合,用以被惰轮22驱动旋转。第四齿轮43与第三齿轮42啮合。第一齿轮31与第五齿轮44啮合。皮带33是受皮带轮32驱动而带动滑架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30与第二传动机构40具有同一输出,所以第二传动机构40也包含第一传动机构30的第一齿轮31、皮带轮32、以及皮带33。第一储能机构13可以是一弹簧、一重锤及一气压缸,它是固定至可变速传动机构12的摆臂21,并具有一第一储能状态(图2)及一第一释能状态(图3)。所谓的储能状态,就是第一储能机构13吸收外力所作的功而将其储存于内部的储存能量。所谓的释能状态,就是第一储能机构13将其内部所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以对外界作功。举例而言,第一储能机构13受到接近第一位置P1或基座10的滑架2的推杆(物体)2A的作用改变其状态,而储存一第一能量以处于第一储能状态,如图2所示。第一闩锁机构14可以是一电磁阀,它是固定至基座10,并具有一第一闩锁状态(图1与2)及一第一松开状态(图3),用以分别闩锁及松开可变速传动机构12的摆臂21,使可变速传动机构12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闩锁机构14的第一闩锁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12处于第一状态。第一闩锁机构14的第一松开状态是使得可变速传动机构12处于第二状态。为了让可变速传动机构12从第二状态(图3)恢复到第一状态(图2),传动装置1更包含一第二储能机构15及一第二闩锁机构16。第二储能机构15可以是一弹簧、一重锤及一气压缸,它是固定至可变速传动机构12的摆臂21,并具有对应于第一释能状态的一第二储能状态(图3)及对应于第一储能状态的一第二释能状态(图1与图2)。第二储能机构15于第二状态下储存能量,并于第一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储存能量来达成变速功能的传动装置,用以带动滑架(Carriage)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含:基座;动力源,固定在该基座上;可变速传动机构,它安装在该基座上,并受该动力源驱动,且具有用以带动该滑架以第一速率移动的第一状态,以及用以带动该滑架以第二速率移动的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及该第一速率分别不同于该第二状态及该第二速率;第一储能机构,它固定到该可变速传动机构,并具有第一储能状态及第一释能状态,该第一储能机构受到接近该基座的物体的作用而储存第一能量以处于该第一储能状态;及第一闩锁机构,它固定到该基座,并具有第一闩锁状态及第一松开状态,用以分别闩锁及松开该可变速传动机构,使该可变速传动机构分别处于该第一状态及该第二状态,该第一闩锁机构的该第一闩锁状态是使得该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该第一状态,而该第一闩锁机构的该第一松开状态是使得该可变速传动机构处于该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壮华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