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斌专利>正文

多档位变速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41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挡变速皮带轮,属于传动装置,由内轮盘1、外轮盘2、轴承3、轴承合4、压板5、支承座6、转轴7、操纵钢绳8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可人为地调节内外轮盘V型皮带槽的槽宽,控制调整传动比,即摩托车可根据需要的牵引力和车速的变化而人为地选择挡位,使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转速、扭矩、油耗),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节约燃油,并改进、降低了滑动副的径长比,使定位精度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动装置,具体地说是相对轴向可调节的皮带轮,用于摩托车变速传动装置。目前,摩托车广泛使用无级变速皮带轮,是由内、外两个轮盘、弹簧、定位爪组成,由于滑动付的径长比大,加之弹簧压力大,故其定位精度差、磨损剧烈、噪音大,特别是不能根据要求调整传动比,而是借离心主动轮给予三角皮带的压紧力来传递力矩,即当此压紧力小于弹簧压力时,内、外轮盘靠在一起,皮带运行在轮盘最大直径。当皮带张力大于弹簧压力时,弹簧就压缩,内、外轮盘分开,皮带便下到皮带轮最小直径。这样主动轮的功消耗于内、外轮盘对皮带的径向滑动摩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不能充分地利用发动机的最佳转速、扭矩与油耗。中国专利CN86207117U,公开了一种无油滑润组合皮带轮,将原有的定位爪改为柱型连结结构,导向芯柱插入传动芯柱的传动孔里,将传动芯轴采用改性塑料,以减少磨损,增加其自润滑性能,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机械磨损大、传动效率低、浪费能源及对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影响,且在行驶中不能根据需要改变传动比,定位精度差,容易出现卡死和反应失灵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定位精度高、机械磨损小、传动效率高、节油节能、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可根据需要改变传动比,能使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转速扭矩、油耗)的多档位变速皮带轮。本技术的技术实型方案是由外轮盘、内轮盘、轴承及轴承合压板及支承座、转轴操纵钢绳组成一套变速皮带轮系统。外轮盘上设置4-6个定位孔,分别与内轮盘上相应的导向销相互配合,也可以采用内外花键轴连接,缩小内轮盘的轴和外轮盘的轴套的直径,并增加内轮盘的轴和外轮盘的轴套的长度,使其滑动副的径长比从原1.7减少至0.3~1,以提高其定位精度,克服产生卡死及反应失灵的现象。内轮盘的轴装入外轮盘的轴套中,外轮盘的轴套装于轴承合中的轴承内,压板的中部设置有2个定位销,与轴承合上的销孔配合,压板的一端为转轴,转轴通过支承架固定于传动箱上,另一端连接着操纵钢丝绳,使压板以转轴为圆心左右摆动,摆动量由操纵钢绳操纵,通过调节操纵钢绳的拉力和行程,便可调节轴承合对外轮盘的压力,外轮盘受压时,向内轮盘轴向位移,内外轮盘靠紧,皮带在皮带轮最大直径运转,反之,内外轮盘分开,皮带在皮带轮最小直径运转,即通过调节操纵钢绳的拉力和行程以调节轴承合对外轮盘的压力,从而达到调整内外轮盘皮带槽的槽宽,控制传动比。根据需要,可设置2~4个档位,以实现多档变速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多挡变速皮带轮的主视图,图2为多挡变速皮带轮的俯视图。图3为内轮盘另件图,图4为外轮盘另件图,图5为压板另件图。下面将根据附图对多档变速皮带轮作进一步详述内轮盘1上设计有4~6个导向槽,分别与外轮盘2上的导向孔相互配合,内轮盘1的轴安装于外轮盘2的轴套内,外轮盘2的轴套上配有轴承3和轴承合4;轴承合4外面有两个定位销孔与压板5上的定位销配合,压板5一端为轴承6,转轴6通过支承架7与传动箱体固定,使压板5能与转轴6为圆心做30°摆动,压板5的另一端装有操纵钢绳8,操纵钢绳8与操纵系统相连,并根据需要设置2~4个档位。当车子起步、爬大坡时,可将操纵钢绳8拉入高档,使皮带在轮盘的最大直径运行,此时,前后皮带轮的传动比为2、22,当车子以低速行驶时,可将操纵钢绳8置入中档,此时传动比为1.5,当车子高中速行驶时,可将操纵钢绳8置入低档,此时,皮带位于轮盘底径,传动比为0.8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使摩托车在行驶中根据实际需要的牵引力和车速的变化而人为地选择皮带轮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在各种环境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转速、扭矩、油耗),并可减少皮带轮的张紧力,从而减少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之在低速时,能增加牵引力,增加爬坡能力,在高速时能降低发动机的转速,以减少油耗,经有关单位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节约燃油平均12%,增加爬坡能力10%,降低行车噪声2分贝,降低发动机转速15%,(在同等车速下),提高最高车速的10%,提高车子滑行性能的30%,延长发动机皮带轮使用寿命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多挡位变速皮带轮,由可轴向相对位移的内轮盘1、外轮盘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内轮盘1的轴装入外轮盘2的轴套中,外轮盘2的轴套装入轴承合4中的轴承3内;压板5的中部设置有2个定位销,与轴承合4上的销孔配合,压板5的一端为转轴6,转轴6通过支架7固定于传动箱体上,压板5另一端连接着操纵钢绳8,操纵钢绳8与操纵系统相连,操纵系统可设置2~4个挡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其特征还在于所说的内轮盘1的轴和外轮盘2的轴套的滑动付的径长比为1~0.3。专利摘要一种多挡变速皮带轮,属于传动装置,由内轮盘1、外轮盘2、轴承3、轴承合4、压板5、支承座6、转轴7、操纵钢绳8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可人为地调节内外轮盘V型皮带槽的槽宽,控制调整传动比,即摩托车可根据需要的牵引力和车速的变化而人为地选择挡位,使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转速、扭矩、油耗),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节约燃油,并改进、降低了滑动副的径长比,使定位精度得到提高。文档编号F16H55/56GK2081455SQ9022062公开日1991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斌 申请人:李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挡位变速皮带轮,由可轴向相对位移的内轮盘1、外轮盘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内轮盘1的轴装入外轮盘2的轴套中,外轮盘2的轴套装入轴承合4中的轴承3内;压板5的中部设置有2个定位销,与轴承合4上的销孔配合,压板5的一端为转轴6,转轴6通过支架7固定于传动箱体上,压板5另一端连接着操纵钢绳8,操纵钢绳8与操纵系统相连,操纵系统可设置2~4个挡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