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及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061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及船。该船舷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排烟口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舷侧板,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用于排出排气管中舷外水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连通第一、第二排水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的下侧,以使连接装置中的水能够水封第一排水管。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船舷排气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响应更快;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不会增加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对发动机正常工作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A shipboard exhaust system and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及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及船。
技术介绍
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系统采用船舷排气型式不仅省去了烟囱结构,还具有节省空间、降低上层建筑受风面积、稳定船舶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执法公务船,如海警船、海监船等。然而,船舶采用船舷排气系统时,必须防止恶劣海况或由其他原因(如,侧方行驶较快的其他船只靠近时)引起的舷外水通过船舷排气系统进入发动机,造成发动机故障或损坏。目前,防止舷外水进入发动机的船舷排气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排气管内部增设挡板,但是该船舷排气系统不仅增加了排气管的背压;而且因排气管存在活动部件,与海水长时间经常接触后容易因生锈腐蚀损坏或卡死,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另一种是通过在排气管内部增设控制阀,在发动机不工作时隔绝排气系统与外界海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282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船舷排气系统,该船舷排气系统包括组合件、消声器、防浪短管和排气箱,防浪短管的一端与排气箱连接,防浪短管上具有排船外阀,排船外阀为气动遥控阀,用于在发动机不工作时隔绝排气系统与外界海水接触。但是该船舷排气系统通过关闭控制阀防止舷外水进入排气管,结构复杂、响应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舷排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船舷排气系统结构复杂、响应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船舷排气系统的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船因船舷排气系统结构复杂、响应慢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船舷排气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排烟口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舷侧板,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用于排出排气管中舷外水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连通第一、第二排水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的下侧,以使连接装置中的水能够水封第一排水管。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连接装置内预先装有水,第一排烟管的下管口浸没在水里,第二排烟管的上端位于水的上侧。正常海况下,发动机排出的烟通过排气管排出船外,并且发动机发出的烟不会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出。恶劣海况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舷外水进入至排气管内时,进入至排气管内的海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装置以及第二排烟管排出,避免了舷外水通过排气管进入发动机内,保护了发动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船舷排气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响应更快;且本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不会增加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对发动机正常工作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第一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上设置集水箱,便于对排气管中的舷外水进行收集。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位于排气管外端的上侧。排气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位于排气管外管口的上侧,有助于防止舷外水进入排气管中。进一步的,位于集水箱外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冷却水套装置。排气管上设置冷却水套装置,有助于对排气管中的烟进行降温。进一步的,位于集水箱内侧的排气管串接有消声器。集水箱内侧的排气管上串接消声器,有助于降低发动机音噪。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S形管,S形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接。连接装置包括S形管,S形管便于设置,有助于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成本。进一步的,所述S形管的弯折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堵帽。S形管的弯折部设置出水口,便有将排水装置中的水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伸入至储水箱内,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伸入至储水箱内。连接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可缓存水,避免了因排水不及时导致水进入至发动机内。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堵帽。储水箱的下端设置出水口,便于将排水装置中的水排出。本专利技术的船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排烟口上连接有船舷排气系统,所述船舷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排烟口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舷侧板,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用于排出排气管中舷外水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连通第一、第二排水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的下侧,以使连接装置中的水能够水封第一排水管。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船中的船舷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连接装置内预先装有水,第一排烟管的下管口浸没在水里,第二排烟管的上端位于水的上侧。正常海况下,发动机排出的烟通过排气管排出船外,并且发动机发出的烟不会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出。恶劣海况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舷外水进入至排气管内时,进入至排气管内的海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装置以及第二排烟管排出,避免了舷外水通过排气管进入发动机内,保护了发动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船的舷排气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船上的船舷排气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响应更快,总而增加了船的运行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第一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上设置集水箱,便于对排气管中的舷外水进行收集。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位于排气管外端的上侧。排气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位于排气管外管口的上侧,有助于防止舷外水进入排气管中。进一步的,位于集水箱外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冷却水套装置。排气管上设置冷却水套装置,有助于对排气管中的烟进行降温。进一步的,位于集水箱内侧的排气管串接有消声器。集水箱内侧的排气管上串接消声器,有助于对发动机进行降温。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S形管,S形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接。连接装置包括S形管,S形管便于设置,有助于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成本。进一步的,所述S形管的弯折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堵帽。S形管的弯折部设置出水口,便有将排水装置中的水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伸入至储水箱内,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伸入至储水箱内。连接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可缓存水,避免了因排水不及时导致水进入至发动机内。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堵帽。储水箱的下端设置出水口,便于将排水装置中的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船舷排气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中:1-舷侧板;2-发动机;3-排气管;4-消声器;5-冷却水套装置;6-集水箱;7-第一排水管;8-S形管;9-第二排水管;10-出水口;11-储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舷侧排气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排气管3,排气管3的内侧管口连接在发动机2的排烟口上,排气管3的外侧管口向外延伸至舷侧板1上,用于将发动机2产生的废气排出。排气管3的下侧连接有排水装置,用于将进入至排气管3中的舷外水排出。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9以及连通第一排水管7和第二排水管9的连接装置,第一排水管7和第二排水管9均竖向布置,且第一排水管7的上管口与排气管3连通,第一排水管7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9的上管口的上侧。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S形管8,S形管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水管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排烟口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舷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连通第一、第二排水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的下侧,以使连接装置中的水能够水封第一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舷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排烟口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舷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以及连通第一、第二排水管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管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上管口的下侧,以使连接装置中的水能够水封第一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第一排水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位于排气管外管口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舷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集水箱外侧的排气管上设有冷却水套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舷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滨梁毓坚周崇冠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