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轴的自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15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出轴的自锁装置,通过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而形成有输出轴,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部,形成有相互旋转方向上不传递规定角度动力的间隙角,在所述从动轴一侧设有将止转在该从动轴上并向半径方向的内外可移动地被支承的自锁构件移动到固定构件上而进行自锁的自锁机构,在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在所述间隙角的转动量内使自锁构件沿解除自锁方向移动并解除自锁的自锁解除机构。该装置能可靠、顺利地进行自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当在输出电动机转动力的输出轴中控制电动机停止时可使输出轴迅速停止的输出轴的自锁装置。在例如将卡盘安装在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上并安装各种工具而进行手工操作的场合,即使将电源开关置于OFF,也由于因卡盘和工具的惯性力而使输出轴继续旋转,故一旦在旋转中放掉电动工具,则因工具正在旋转而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最好在将电源开关置于OFF后迅速使输出轴停止。另外,在上述卡盘中,已有不使用卡盘扳手而用手动方法来转动操作环以夹紧或取下工具的具有扭矩上升功能的卡盘,但在使用带有这种扭矩上升功能的卡盘的场合,由于在电动机电源关闭时电动工具的输出轴是自由旋转的,故想用手紧固卡盘因输出轴也转动而不能用手紧固,因此,必须用一只手固定输出轴,另外,用手紧固卡盘、夹持工具的作业有着操作性恶化的问题。因此,最好在电动机的电源关闭时电动工具的输出轴受到自锁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轴的自锁装置,该装置当控制输出轴停止后可使自锁发生作用、以便迅速停止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一旦停止输出轴就不转动、而且能可靠地进行自锁动作、顺利地进行自锁解除动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输出轴的自锁装置,其特点在于,通过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而形成有输出轴,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部,形成有相互旋转方向上不传递规定角度动力的间隙角,在所述从动轴一侧,设置有将止转在该从动轴上并向半径方向的内外可移动地被支承的自锁构件移动到与其外周部相对设置的固定构件上而进行自锁的自锁机构,在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在所述间隙角的转动量内使所述自锁机构的自锁构件沿解除自锁方向移动并解除自锁的自锁解除机构。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例的输出轴的自锁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自锁装置部分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支座的主视图。图4是自锁环的主视图。图5是内齿轮的主视图。图6是支承板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自锁装置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扭力限度器机构部分的分解图。图9是表示自锁装置自锁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自锁装置解除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自锁装置解除自锁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第2实施例的输出轴的自锁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自锁装置部分的局部分解图。图14是自锁板的主视图。图15是固定内齿圈的主视图。图16是支座的主视图。图17是支承板的主视图。图18是自锁操作机构的主视图。图19是表示自锁装置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20是表示自锁装置解除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21是表示自锁操作机构的作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2是第3实施例的输出轴的自锁装置的剖视图。图23是自锁机构及自锁解除机构部分的剖视图。图24是表示沿图23中A-A线向视的自锁装置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25是表示自锁装置解除自锁状态的主视图。图26是支座的主视图。图27是支承板的主视图。图28是沿图23中B-B线向视的自锁操作机构的主视图。图29是自锁操作机构内的恒星齿轮的主视图。图30是制动板的主视图。第1实施例根据附图来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1~图11表示第1实施例,本实施例揭示了在手动式的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上安装了本专利技术输出轴的自锁装置的例子,图1中,由电动机(图示省略)的电动机轴11的旋转来驱动输出轴10,而在该电动机轴11与输出轴10之间安装含有减速机构的自锁装置。上述电动机轴11与行星齿轮机构12的恒星齿轮13可传动地连接。上述行星齿轮机构12除了上述恒星齿轮13外还由下述构成与该恒星齿轮13啮合的行星齿轮14、对该行星齿轮14进行轴支承的支座15、与行星齿轮14啮合的内齿轮16及固定环17,并具有众所周知的减速功能,其减速输出由支座15输出。如图2也所示,用于自锁输出轴10的自锁装置20包括上述的支座15;以轴心方向与其相对的自锁环21;从两侧将其支承的2片圆板状的支承板24、24;对自锁环21的转动进行自锁用的上述的内齿轮16。如图3所示,相互嵌合并可传动地连接有上述的支座15的轴心部与输出轴10的内端部,这种嵌合结构以输出轴10的内端轴心方向的规定范围而将轴心两边相对的2个周面形成平面,从而形成连接嵌合部26,在与其嵌合的支座15的连接嵌合部27,形成有不从中立位置分别向正反旋转方向传动规定角度θ的间隙角。图2中,所述2片支承板24、24的中心部,形成以无间隙的状态与所述输出轴10的连接嵌合部23进行嵌合的连接嵌合部28(参照图6),并与输出轴10一体转动。而且,一旦将上述的支座15作为驱动侧,则输出轴10可称为从动侧,且上述的支承板24就固定在以轴心方向与上述驱动侧支座15相对的从动侧的输出轴10内端侧。此外,如图3也所示,在上述支座15的外侧(图中左侧)侧面,为解除所述自锁环21的自锁状态,在轴心两边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具有倾斜内壁面且朝向同一方向的凸轮孔29、29,在该凸轮孔29、29中插入有后述的自锁环21的销30、30,并在支座15向驱动方向转动后,凸轮孔29、29的倾斜内壁面与销30、30抵接,从而使其从自锁环21的自锁位置一侧移动到自锁解除位置一侧。因此,凸轮孔29与销30形成自锁解除机构。如图4也所示,在所述自锁环21的轴心两边而相对的2个外周部,分别形成5个自锁爪31…,分别在自锁爪31…位置的内侧位置且在5个自锁爪31…的中间部分设置、固定有所述的销30、30,且其一端部延长到所述支座15的凸轮孔29、29。上述自锁环21设置成其一侧的自锁爪31…一侧(例如图中上方一侧)偏心移动到设定于半径方向外侧的自锁位置一侧后,该自锁爪31…与在所述内齿轮16内周面形成的齿轮33(参照图5)啮合,从而可对自锁环21的转动进行自锁。因此,自锁爪31与齿轮33形成自锁机构。所述的内齿轮16的齿轮33以常规内齿轮的形状而形成,但由于使自锁环21的自锁爪31…形成与上述齿轮33一致啮合的形状,故当使5个自锁爪31…与齿轮33啮合后,以5个都均等的接触来啮合,自锁时的转动负荷可均等地由5个自锁爪31…承受,获得必要的强度。此外,自锁爪31…形成为外齿轮后,由于5个自锁爪31…中的1个与内齿轮16的1个齿轮33强烈接触而承受集中转动负荷,故要求齿轮33及自锁爪31…更高的强度。另外,在自锁环21的相对的2个部位形成自锁爪31…后,除了使该自锁环21旋转时在向心运动中朝中心部的自锁解除位置移动外,还在装配时向2个方向允许自锁环21的方向性,从而使得装配容易,并且,万一一侧的自锁爪31…发生不良情况,也可使用相反一侧的自锁爪31…。图6表示所述支承板24、24,由于该2片支承板24、24为相同结构,故只图示其一个。在上述支承板24的轴心部,形成有与输出轴10的连接嵌合部26无间隙嵌合而一体转动的连接嵌合部28,再在与自锁环21的销30、30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对该销30、30半径方向内外的滑动进行导向的长孔的导向孔32、32。因此,自锁环21的销30、30从左右插入2片支承板24、24的导向孔32、32中,从而自锁环21在半径方向外侧的自锁位置与内侧(轴心一侧)的自锁解除位置间可保持滑动。此外,支承板24可用左右任何1片来支承自锁环21。如图7也所示,在所述自锁环21上,在内周部与输出轴10的连接嵌合部26的平面部分之间,安装有向自锁位置一侧对自锁环21的一侧(自锁一侧)的自锁爪31…附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出轴的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而形成有输出轴,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部,形成有相互旋转方向上不传递规定角度动力的间隙角,在所述从动轴一侧,设置有将止转在该从动轴上并向半径方向的内外可移动地被支 承的自锁构件移动到与其外周部相对设置的固定构件上而进行自锁的自锁机构,在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在所述间隙角的转动量内使所述自锁机构的自锁构件沿解除自锁方向移动并解除自锁的自锁解除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大治郎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村技术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