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谐波传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08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传动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钢轮和柔轮摩擦进行谐波传动的装置。解决已有技术的齿距误差,传动精度低,输出速比断档,宽速比输出时设计难度大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机1、正压力发生器2、柔轮3、钢轮4、输出轴5、轴承6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柔轮和钢轮采用无齿摩擦滚动其无齿距误差,传动精度高且易于加工。调节柔轮与钢轮的直径差来调节输出速比解决了靠齿数差调节速比带来的速比断档的问题。适于机械减速系统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涉及一种利用钢轮和柔轮摩擦进行谐波传动的装置。已有齿轮谐波传动器原理是柔轮与钢轮之间靠齿形啮合进行传动。柔轮的外齿通过波发生器与钢轮的内齿相啮合。电机带动波发生器转动,从而带柔轮绕钢轮转动,通过输出轴向外输出转速,输出轴的速比与柔轮的齿数及钢轮的齿数有关。这种利用齿形啮合进行传动的装置,易产生齿距误差,使其传动精度低,易在一定的速比区域造成速比断挡,这种结构速比在70-320之间便于设计和加工,超出此范围则给结构设计带来难度,致使不能满足用户选用任意速比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谐波传动的工作原理,采用无齿的钢轮和柔轮靠摩擦进行传动,解决齿距带来的误差和速比断档的问题,提高谐波传动器的传动精度,满足用户宽速比输出范围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它由电机1、正压力发生器2、柔轮3、钢轮4、输出轴5、轴承6等组成,电机1的轴置于正压力发生器2的内孔里且固定联接,柔轮3的输出端端面与输出轴5的一个端面固定联接,电机1的外壳与钢轮4的输入端固定联接,两只轴承6置于钢轮4输出端的内孔里,输出轴5置于两只轴承6的内孔中,正压力发生器2中凸起部分压紧柔轮3光滑的外径与钢轮4光滑的内径相接触而产生正压力,使柔轮3绕钢轮4进行摩擦滚动。本专利技术的柔轮3和钢轮4采用无齿形的结构,即采用光滑的柔轮3外径和光滑的钢轮4内径这种结构。正压力发生器2使柔轮3与钢轮4产生压力,从而使柔轮3与钢轮4之间产生摩擦力。当电机1带动正压力发生器2转动时,正压力发生器2的凸起部分压紧柔轮3绕钢轮4滚动,并通过输出轴5向外输出转速,输出轴5的速比由柔轮3的外径周长及钢轮4的内径周长的比例确定。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柔轮和钢轮的接触面均采用元齿形接触,这种柔轮和钢轮易于加工。由于本专利技术柔轮与钢轮之间靠摩擦力传动,则没有已有技术齿形造成的齿距误差,使谐波传动器的传动精度提高。调节柔轮与钢轮的直径差,就可以调节输入与输出的速比,克服了已有技术靠齿数差调节速比且有速比断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任意调节柔轮与钢轮的直径差其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且输出速比无断档问题。速比在50-1000以上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满足了宽范围输出速比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可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电机1选用步进电机、力矩电机或伺服电机,正压力发生器2采用椭园轮和薄壁轴承组成,或采用滚动轴承和弹簧支架组成并构成椭园轮,正压力发生器2的作用是使其在钢轮4与柔轮3间产生摩擦力。调整椭园轮的尺寸大小即可调整柔轮3与钢轮4的压力大小。调整弹簧支架拉力即可调整柔轮3与钢轮4压力大小。柔轮3选用具有一定强度易产生变形、耐磨损、耐疲劳的金属材料。钢轮4和输出轴5选用45号钢制造或40铬制造。轴承6采用市场上供应普通型号的滚动轴承。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谐波传动器,它由电机1、正压力发生器2、柔轮3、钢轮4、输出轴5、轴承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1的轴置于正压力发生器2的内孔里且固定联接,柔轮3的输出端端面与输出轴5的一个端面固定联接,电机1的外壳与钢轮4的输入端固定联接,两只轴承6置于钢轮4输出端的内孔里,输入轴5置于两只轴承6的内孔中,正压力发生器2中凸起部分压紧柔轮3光滑的外径与钢轮4光滑的内径相接触而产生正压力,使柔轮3绕钢轮4进行摩擦滚动,输出轴5的速比由柔轮3的外径周长及钢轮4的内径周长的比例确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传动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钢轮和柔轮摩擦进行谐波传动的装置。解决已有技术的齿距误差,传动精度低,输出速比断档,宽速比输出时设计难度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1、正压力发生器2、柔轮3、钢轮4、输出轴5、轴承6组成。本专利技术柔轮和钢轮采用无齿摩擦滚动其无齿距误差,传动精度高且易于加工。调节柔轮与钢轮的直径差来调节输出速比解决了靠齿数差调节速比带来的速比断档的问题。适于机械减速系统应用。文档编号F16H13/00GK1235251SQ98108619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景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谐波传动器,它由电机1、正压力发生器2、柔轮3、钢轮4、输出轴5、轴承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1的轴置于正压力发生器2的内孔里且固定联接,柔轮3的输出端端面与输出轴5的一个端面固定联接,电机1的外壳与钢轮4的输入端固定联接,两只轴承6置于钢轮4输出端的内孔里,输入轴5置于两只轴承6的内孔中,正压力发生器2中凸起部分压紧柔轮3光滑的外径与钢轮4光滑的内径相接触而产生正压力,使柔轮3绕钢轮4进行摩擦滚动,输出轴5的速比由柔轮3的外径周长及钢轮4的内径周长的比例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