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可变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63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具有第一摩擦面、转动地设在框架上的输入轴;一个具有第二摩擦面的输出轴,它转动地设在框架上,与输入轴平行;一个具有第三和第四摩擦面的可转动物体,它设置成至少可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框架上沿径向移动;一个第一压带,设在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以及一个第二压带,设在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其中摩擦面是转动对称的,各摩擦面包括至少一个轴向件,至少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一和至少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一包括一个径向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用它可以实现在两个转动件之间的固定或可变传动比。欧洲专利号0 688 407描述了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它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在框架中转动设置的第一轴和一个在框架中转动设置的第二轴,第二轴平行于第一轴并与第一轴偏心。第一轴带着一对锥形摩擦轮,摩擦轮之间放置了一条压带。第二轴包括一个接合轮,它伸在两个摩擦轮之间并与压带接合。沿着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第二轴,压带将在摩擦轮之间移动,由此实现了不同的传动比。上述传动装置的缺点在于第二轴必须可以移动。这需要采取重大的结构措施来使得轴可以移动,并且还要能够驱动与轴有关的任何部分。另一个缺点是限制了可以调节的传动比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零部件数目有限的传动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传动装置达到了上述目的,它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具有第一摩擦面的输入轴,转动地设在框架上;-一个具有第二摩擦面的输出轴,转动地设在框架上,与输入轴平行;-一个具有第三和第四摩擦面的可转动物体,设置成至少可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框架上沿径向移动;-一个第一压带,设在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以及-一个第二压带,设在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其中摩擦面是转动对称的,各摩擦面包括至少一个轴向件,至少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一和至少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一包括一个径向件。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优点是相互固定地设置输入轴和输出轴。因而传动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设在现有的驱动齿轮系统中,不需要为一个可移动轴采取措施。按照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输入和输出轴每个包括一个具有杯形面的轮子,使得锥形面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摩擦面,物体在每侧包括一个与转动轴线同轴的轮形凹口,使得柱形面分别形成第三和第四摩擦面。按照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输入和输出轴每个包括一个具有同轴轮形凹口的轮子,使得凹口的柱形面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摩擦面,物体在每侧包括一个杯形面,使得两个锥形面分别形成第三和第四摩擦面。在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轮形凹口的直径相互不同。由于直径不同,可以变换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稳定件设在轮形凹口中,稳定件沿径向延伸到与设在凹口中的压带一样远。这个稳定件保证了压带不被压出对准位置。由于摩擦力在压带环上的接合点位置,压带将趋向倾斜。由此压带以不理想的方式承载,可能减少传递的功率。在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压带包括许多相互靠近的压带环。压带也可以包括一条连续的柔性带。在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摩擦面完全相同,第三和第四摩擦面完全相同。杯形面最好为具有相同顶角的锥形面。由此物体可以按线性运动行进。从而不需要沿轴向调节轴,以及采取很好选择的技术措施,可以得到足够的轴向压力和压带中足够的压力。选择适当的机构能够自动造成一定量的压力来承受被传递的力矩。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压带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不锈钢材料、硬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来制造。当采用上述传动装置来传递功率时,则在传动装置中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个热量由压带和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引起。为了达到较长的寿命,希望能够冷却这种传动装置。冷却最好采用冷却剂来实现。但其缺点是在接触面被冷却剂湿润时,压带和摩擦面的多种材料组合呈现出明显的摩擦系数下降。然而,如果压带采用陶瓷材料,则摩擦系数实际上保持不变,与摩擦面是否采用如水之类冷却剂冷却无关。压带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或硬金属。采用陶瓷材料或烧结金属制造压带环的附加好处是,采用这种制造方法可以以简单方式制造复杂的形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冷却压带,冷却装置设有如水之类的冷却液体。参照以下附图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特性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图2示意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图3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以及图4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一种变化形式;图5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图6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以及图7a和7b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实施例。图1示意地表示了一个输入轴1和一个输出轴2。一个杯形轮3设在输入轴1上,一个杯形轮4设在输出轴2上。杯形轮3具有第一摩擦面5,另一个杯形轮4具有第二摩擦面6。一个物体7可移动地设在杯形轮3,4之间。这个物体7在每侧包括一个杯形凹口8,其中设置了一条压带9。这些凹口的周向表面分别形成了第三12和第四13摩擦面。输入轴1和输出轴2依靠轴承10安装在一个框架(图中未示)中。物体7同样依靠轴承11安装,并且可以沿箭头P的方向移动。当输入轴被驱动时,通过压带9与第一摩擦面5和第三摩擦面12的接触,物体7将开始转动。由于物体7转动,这又将通过第四摩擦面13与压带9的接触以及压带9与第二摩擦面6的接触开始转动输出轴2。沿着箭头P方向移动物体7,可以改变输入轴1和第一摩擦面5与压带9接触点之间的径向距离。因此也可以改变输出轴2和压带9与第二摩擦面6相应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沿着箭头P方向移动物体7,因此改变了上述距离之间的比值,从而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产生了某个传动比。图2表示了图1所示传动装置的一个变化形式。以相同编号表示的相应零部件以下不再作进一步阐明。可以沿箭头P方向移动的物体7也在每侧具有一个轮形凹口8。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凹口的直径不同。相应的压带20和21放在两个直径不同的凹口中。驱动输入轴1,通过第一摩擦面5驱动压带20。然后这个压带20将以某个周向速度驱动物体7。因为在这个实施例中放置压带21的凹口具有较小直径,压带21将以低于压带20的周向速度转动,由此将同样以低于轴1的速度驱动输出轴2。图3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这个传动装置具有一个输入轴30和一个输出轴31。轴30,31的外端均设有一个盘32,每个盘设有一个轮形凹口33。压带34放在这些凹口33中。在输入轴30和输出轴31之间放置一个物体35,物体具有空竹状的截面。沿着箭头P方向移动物体35,可以改变输入轴30和输出轴31之间的传动比。在头两个实施例中轮3,4的杯形面的摩擦面和空竹状截面的物体35的摩擦面可以是任何所需的形状。但是在不规则截面的摩擦面情形中,可能需要至少一个轴能够沿轴向调节,例如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从而保证压带9,34具有足够的压力。由于不规则形状的摩擦面,物体7,35的移动可能是非线性的。这造成附加的结构困难。但是,如果摩擦面是具有相同顶角的锥形面,则移动将是线性的,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不需要使轴可以沿轴向调节。图4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的一个种变化形式。这个传动装置包括一个外壳40,其中安装了输入轴41和输出轴42。通过一个齿轮43,输入轴42驱动另一个齿轮44,齿轮44又驱动一个辅助轴45。一个臂46转动地安装在这个辅助轴45上。在这个臂46中安装了一个相似于以上实施例中物体7,35的物体47。单个压带48容纳在这个物体47中。压带48在两侧与同样装在外壳40中的盘形件49接触。盘形件49之一通过齿轮50与输出轴42连接。转动臂46,可以改变盘形件49中心轴线和这些盘形件与压带48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重要的是,盘形件49可以沿着轴向移动,为压带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包括: -一个框架; -一个具有第一摩擦面的输入轴,转动地设在框架上; -一个具有第二摩擦面的输出轴,转动地设在框架上,与输入轴平行; -一个具有第三和第四摩擦面的可转动物体,设置成至少可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框架上沿径向移动; -一个第一压带,设在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以及 -一个第二压带,设在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间并与之相互作用; 其中摩擦面是转动对称的,各摩擦面包括至少一个轴向件,至少第一和第三摩擦面之一和至少第二和第四摩擦面之一包括一个径向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尔克霍根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哈玛普罗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