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99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机构、放置台和去除残留装置;所述移动机构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放置台位于底座内,去除残留装置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的移动台上;所述放置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收集槽,去除残留装置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去除残留装置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内;所述去除残留装置包括环形框、吹气孔和进气头;所述环形框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的移动台上,环形框内部设有气流道,吹气孔设置在环形框内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气头固定设置在环形框外侧且与气流道连通。本实用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可自动全面去除不同高度的残留淬火介质,节省人工,可将残留淬火介质去除收集,二次利用。

A Removal Device for Residual Quenching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淬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
技术介绍
淬火为一种热处理工艺,它是指首先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再立即将工件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过程;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现有产品在淬火后,不规则表面或者内凹槽内,会残留着大量的淬火介质,特别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产品,残留淬火介质更多,若不及时处理,在搬运过程中会发生散落,影响搬运,另外产品上长时间存留着淬火介质会在产品表面形成色斑,影响产品的美观度,现有的处理方法,则是采用人工使用喷枪进行处理,但人工处理的不够全面,过高产品人工难以清理顶端,容易有残留,且残留淬火介质无法收集二次利用,直接洒落至地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可自动全面去除不同高度的残留淬火介质,节省人工,可将残留淬火介质去除收集,二次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机构、放置台和去除残留装置;所述移动机构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放置台位于底座内,去除残留装置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的移动台上;所述放置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收集槽,去除残留装置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去除残留装置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内;所述去除残留装置包括环形框、吹气孔和进气头;所述环形框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的移动台上,环形框内部设有气流道,吹气孔设置在环形框内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气头固定设置在环形框外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台上固定连接的环形框内部的气流道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流道和下流道,进气头同时与上流道和下流道连通;所述吹气孔包括直吹孔和侧吹孔,直吹孔位于侧吹孔的正上方;所述直吹孔和侧吹孔均设有多个,均呈环形间隔设置在环形框内侧,直吹孔与上流道连通,侧吹孔与下流道连通;所述直吹孔呈向环形框内侧水平设置,侧吹孔呈向环形框内侧倾斜向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的下限位与底座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去除残留装置的高度,收集槽深度大于移动机构的下限位与底座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与收集槽连通的排废孔;所述移动机构具体为全封闭线性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由移动机构带动去除残留装置上下移动可从四周横向和倾斜方向吹气全面去除残留淬火介质,且适合不同高度的工件,节省人工,另外可将残留淬火介质去除收集,二次利用,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移动机构;3、放置台;4、去除残留装置;41、环形框;42、出气孔;43、进气头;44、上流道;45、下流道;46、直吹孔;47、侧吹孔;5、收集槽;6、排废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4,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机构2、放置台3和去除残留装置4;所述移动机构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放置台3位于底座1内,去除残留装置4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移动机构2用于带动去除残留装置4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产品高度;所述放置台3与底座1之间设有收集槽5,收集槽5用于收集去除的淬火介质和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低端时的放置去除残留装置4,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收集槽5的正上方,去除残留装置4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5内,收集槽5与去除残留装置4形状尺寸相配合或收集槽5尺寸大于去除残留装置4均可实现,去除残留装置4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5内;所述去除残留装置4包括环形框41、吹气孔42和进气头43;所述环形框41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环形框41内部设有气流道,吹气孔42设置在环形框41内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气头43固定设置在环形框41外侧且与气流道连通,气流道用于气体导向传输,进气头43用于连接进气管向气流道内输气,吹气孔42用于对产品吹气去除残留淬火介质。所述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固定连接的环形框41内部的气流道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流道44和下流道45,进气头43同时与上流道44和下流道45连通,进气头43用于同时向上流道44和下流道45进气;所述吹气孔42包括直吹孔46和侧吹孔47,直吹孔46位于侧吹孔47的正上方;所述直吹孔46和侧吹孔47均设有多个,均呈环形间隔设置在环形框41内侧,直吹孔46与上流道44连通,侧吹孔47与下流道45连通;所述直吹孔46呈水平向环形框41内侧设置,侧吹孔47呈倾斜向下向环形框41内侧设置,直吹孔46呈水平方向向产品吹气去除产品上的残留淬火介质,侧吹孔47呈倾斜向下方向向产品吹气去除产品上的残留淬火介质。所述移动机构2的下限位与底座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去除残留装置4的高度,收集槽5深度大于移动机构2的下限位与底座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最底端时,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收集槽5内,去除残留装置4距离收集槽5底端尚有一部分空间作为收集储存残留淬火介质,且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底座1上表面下方便于将产品放置到放置台3上。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与收集槽5连通的排废孔6,排废孔6用于排出收集槽5内收集的残留淬火介质;所述移动机构2具体为型号为JCH50的全封闭线性模组。工作原理:根据产品高度设置移动机构2的上限位位置,初始状态,去除残留装置4处于下限位,即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收集槽5内,将淬火后的产品或者装产品的料框放置在放置台3上,移动机构2带动去除残留装置4向上移动移动至上限位,在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进气头43处进气,气体从直吹孔46和侧吹孔47呈水平和倾斜向下两个方向对产品吹气去除残留淬火介质,往复几个移动循环,去除后,去除残留装置4再次恢复初始状态,将产品或者装产品的料框卸下。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移动机构(2)、放置台(3)和去除残留装置(4);所述移动机构(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放置台(3)位于底座(1)内,去除残留装置(4)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所述放置台(3)与底座(1)之间设有收集槽(5),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收集槽(5)的正上方,去除残留装置(4)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5)内;所述去除残留装置(4)包括环形框(41)、吹气孔(42)和进气头(43);所述环形框(41)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环形框(41)内部设有气流道,吹气孔(42)设置在环形框(41)内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气头(43)固定设置在环形框(41)外侧且与气流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移动机构(2)、放置台(3)和去除残留装置(4);所述移动机构(2)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放置台(3)位于底座(1)内,去除残留装置(4)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所述放置台(3)与底座(1)之间设有收集槽(5),去除残留装置(4)位于收集槽(5)的正上方,去除残留装置(4)处于下限位时位于收集槽(5)内;所述去除残留装置(4)包括环形框(41)、吹气孔(42)和进气头(43);所述环形框(41)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环形框(41)内部设有气流道,吹气孔(42)设置在环形框(41)内侧且与气流道连通,进气头(43)固定设置在环形框(41)外侧且与气流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残留淬火介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的移动台上固定连接的环形框(41)内部的气流道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流道(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业清沈业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尤特威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