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83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包括灌装头、夹套、吸排气管、缓冲罐Ⅰ、空压机、缓冲罐Ⅱ和真空泵;灌装头为圆筒形结构,夹套套设在所述灌装头的出料端外侧,夹套内下端的灌装头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排气孔,吸排气孔沿灌装头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向内下倾斜;吸排气管一端连接缓冲罐Ⅰ和缓冲罐Ⅱ,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套内侧的吸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灌装物料为液体时,真空泵吸附残余的液体物料,经吸排气管被吸入到缓冲罐中储存;灌装物料为固液混合物时,空压机吹掉吸排气孔吸附的固体颗粒,真空泵吸附残余的液体物料;避免了残余液体物料或者固液混合物料的滴落,从而避免了残余物料污染容器口。

A Filling Head Device for Preventing Dropp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化妆品、化肥农药等行业,灌装液态、半固态物料的灌装机,普遍使用物料灌装头,物料经过灌装头进入产品包装容器,然后进入下一道封口工序。灌装工艺流程为“进容器—灌装—出容器”,灌装结束时,由于残余物料在灌装头的粘附、滞留及滴落,会污染包装容器的封口处(瓶口、杯口、塑料袋口),影响下一工序的封口,以及后期封口处出现长霉、出现黑斑等不洁现象(如饮料瓶盖内出现的霉斑,就是灌装头滴料引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该装置从灌装头的机械结构改进着手,借助真空吸附和压缩空气,避免了物料的滴落,从而避免了物料对容器封口的污染。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包括灌装头、夹套、吸排气管、缓冲罐Ⅰ、空压机、缓冲罐Ⅱ和真空泵;所述灌装头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灌装头的出料端外侧,夹套内下端的灌装头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排气孔,所述吸排气孔沿灌装头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向内下倾斜。所述吸排气管一端连接缓冲罐Ⅰ和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头(1)、夹套(2)、吸排气管(3)、缓冲罐Ⅰ(4)、空压机(5)、缓冲罐Ⅱ(6)和真空泵(7);所述灌装头(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夹套(2)套设在所述灌装头(1)的出料端外侧,夹套(2)内下端的灌装头(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排气孔(8),所述吸排气孔(8)沿灌装头(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向内下倾斜;所述吸排气管(3)一端连接缓冲罐Ⅰ(4)和缓冲罐Ⅱ(6),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套(2)内侧的吸排气孔(8),所述缓冲罐Ⅰ(4)连接所述空压机(5),所述缓冲罐Ⅱ(6)连接所述真空泵(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滴料的灌装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头(1)、夹套(2)、吸排气管(3)、缓冲罐Ⅰ(4)、空压机(5)、缓冲罐Ⅱ(6)和真空泵(7);所述灌装头(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夹套(2)套设在所述灌装头(1)的出料端外侧,夹套(2)内下端的灌装头(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排气孔(8),所述吸排气孔(8)沿灌装头(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向内下倾斜;所述吸排气管(3)一端连接缓冲罐Ⅰ(4)和缓冲罐Ⅱ(6),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套(2)内侧的吸排气孔(8),所述缓冲罐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定锡谭春明陈光民王友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巨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