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主要汽车企业为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都在推进混合动力变速器的开发,但多数车企都会依赖国外咨询公司进行联合开发,而广汽自主开发出具有两个电机和三种工作模式的混合动力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箱中,若存在离合器等结构,大部分需要液压模块来辅助控制。液压模块则通常集成在变速箱壳体上,或通过定位销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而液压模块上的油路通常是窄而深且结构比较复杂,这可能会增加变速箱壳体的铸造难度,易出现铸造缺陷,且由于变速箱壳体和液压模块安装困难(孔位不易对正),且安装错位较大,在装好之后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压力以及效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液压模块铸造难度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模块,所述液压模块包括第一模块体和与所述第一模块体集成为一体的第二模块体,所述第一模块体上设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模块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的第二油路。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模块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还包括变速箱壳体、用于将所述液压模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模块(10),所述液压模块(10)包括第一模块体(11)和与所述第一模块体(11)集成为一体的第二模块体(12),所述第一模块体(11)上设有第一油路(11a),所述第二模块体(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路(11a)连通的第二油路(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模块(10),所述液压模块(10)包括第一模块体(11)和与所述第一模块体(11)集成为一体的第二模块体(12),所述第一模块体(11)上设有第一油路(11a),所述第二模块体(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路(11a)连通的第二油路(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块(1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0a),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还包括变速箱壳体(20)、用于将所述液压模块(10)定位至所述变速箱壳体(20)的定位套和定位螺栓,所述变速箱壳体(20)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10a)的第二定位孔(20a),所述定位套分别通过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0a)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0a)内,所述定位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套,将所述液压模块(10)定位至所述变速箱壳体(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块(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b),所述变速箱壳体(20)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0b)的第二安装孔(20b),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液压模块(10)固定至所述变速箱壳体(20)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入所述第一安装孔(10b)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b),并利用螺母固定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液压模块(10)紧固于所述变速箱壳体(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块(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模块体(11)与所述第二模块体(12)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11a)和所述第二油路(1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还包括油泵(30),所述第二油路(121)具有第一入油口和第二入油口(12a),所述第一入油口与所述油泵(30)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垫片上的所述通孔包括与所述第一入油口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入油口(12a)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油泵(30)内的润滑油经所述油泵(30)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一入油口进入所述第二模块体(12),经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模块体(11),并经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入油口(12a)返回所述第二模块体(12)。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艳,孟祥宇,王川,严仲凯,林新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