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本技术还涉及具有该主动进气格栅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油耗和排放法规升级,整车热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通过主动进气格栅对汽车前端冷却进风量的控制,可以提高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作用和效果。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车型搭载主动进气格栅,绝大多数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再经过多组齿轮进行扭矩放大,最终通过连杆驱动每片叶片转动,实现叶片的开闭调整。现有的电机驱动的主动进气格栅具有如下缺点。首先,步进电机和配套的控制器成本较高,其次,由于进气格栅所处位置的关系,只能够采用小型的步进电机,而小型的步进电机扭矩较小,需多级齿轮放大扭矩,这导致驱动机构复杂,运转稳定性差、故障率高。此外,整个步进系统控制复杂,需要整车控制器匹配主动进气格栅进行相应的软件编程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的主动进气格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框架;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叶片以及从动齿轮;外壳,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外壳具有圆筒形的侧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转轴(2),转动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并于所述转轴(2)上设有叶片(3)以及从动齿轮(4);外壳(5),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外壳(5)具有圆筒形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沿该内壁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凸出的导向条(6),每个所述导向条(6)的端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7),各所述导向条(6)平行于所述外壳(5)的轴线,且相邻的两个导向条(6)之间形成导向槽(8);主动轴(9),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主动轴(9)的外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槽(8)滑动配合的定位条(10),所述定位条(10)的端部设有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转轴(2),转动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并于所述转轴(2)上设有叶片(3)以及从动齿轮(4);外壳(5),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外壳(5)具有圆筒形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沿该内壁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凸出的导向条(6),每个所述导向条(6)的端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7),各所述导向条(6)平行于所述外壳(5)的轴线,且相邻的两个导向条(6)之间形成导向槽(8);主动轴(9),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主动轴(9)的外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槽(8)滑动配合的定位条(10),所述定位条(10)的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可与所述导向面(7)滑动接触的滑动面(11),且所述主动轴(9)的第一端设有呈圆环形设置的第一锯形环齿(12),所述主动轴(9)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从动齿轮(4)啮合的主动齿轮(13);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的驱动轴(16),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可驱动所述驱动轴(16)在所述外壳(5)内滑动,且于所述驱动轴(16)的端缘部设有呈圆环形设置的第二锯形环齿(17),所述第二锯形环齿(17)可构成与所述第一锯形环齿(12)的其中一侧的斜面滑动接触,以驱动所述定位条(10)从所述导向槽(8)内滑出,并使所述滑动面(11)转动至与所述导向面(7)在所述内壁面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弹性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1)与所述主动轴(9)之间,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被构造为可驱动所述滑动面(11)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谢连青,尤晓东,王美芳,孙晓磊,邹邦博,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