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01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开关外壳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其包括: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卡接于壳体内部并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第二加强筋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加强筋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较高的效果。

Shell for moto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机开关外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
技术介绍
电机上通常安装有开关,开关安装在电机上,电机上通常安装有多个开关,用于实现电机的多级调速。现有技术中,在电机上安装有外壳,外壳上设置有供开关安装的空位,开关通过空位安装在电机上,对开关起到一定归整以及防护作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外壳通常为设置一个壳体,为了节省壳体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将壳体的内部中空设置,进而导致壳体整体的强度较低,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高的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壳体,壳体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空位供开关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卡接于壳体内部并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第二加强筋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加强筋相邻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的设定使得壳体内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壳体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升外壳强度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加强筋上设置有U形缺口,壳体内相对设置有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的卡块,两卡块的相背侧之间的距离与U形缺口相适配;第一加强筋的U形缺口处卡接在两卡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缺口以及卡块的设定为第一加强筋卡接在壳体内建立基础;当第一加强筋安装在壳体上时,将U形缺口沿两卡块的相背侧滑动最终卡接在壳体上,第一加强筋远离U形缺口的两侧卡接在壳体内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加强筋位于U形缺口的两侧相对称设置为阶梯状且阶梯状的一侧卡接在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加强筋阶梯状一侧相适配的台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的设定在第一加强筋卡接在壳体内部时,增大第一加强筋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第一加强筋的卡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卡块的相背侧设置为第一倾斜面,第一加强筋的U形缺口处相对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平行相对的第二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设定,一方面在第一加强筋卡接在卡块和壳体之间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卡块与第一加强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加强筋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空位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进线接口,进线接口与壳体内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安装在空位处时,用于连接电机和开关的电线通过进线接口穿进壳体内并与开关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进线接口与壳体连通的一侧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朝向进线接口内壁倾斜的第三倾斜面和朝向进线接口内壁倾斜的第四倾斜面,第三倾斜面与壳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倾斜面与壳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的设定,一方面在电线从进线接口处插入壳体中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对电线穿过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的部分形成交错夹持的效果,进而对电线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三倾斜面远离壳体上表面的一端与第四倾斜面靠近壳体上表面的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设置在3至5c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线夹持在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面之间时,在对电线进行夹持的同时不会对电线的正常使用产生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壳体的端角处开设有圆弧形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壳体的抗冲击性能;另一方面减少壳体制作时所需原材料的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的设定使得壳体内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壳体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升外壳强度的目的;2.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设定,一方面在第一加强筋卡接在卡块和壳体之间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卡块与第一加强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加强筋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加强筋;21、U形缺口;22、第二倾斜面;3、第二加强筋;4、卡块;41、第一倾斜面;5、台阶;6、进线接口;61、第三倾斜面;62、第四倾斜面;7、圆弧形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包括:壳体1、第一加强筋2、第二加强筋3、U形缺口21以及卡块4。壳体1内部中空设置,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上,壳体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三个供电机开关安装的空位;第一加强筋2共两个,第一加强筋2上开设有U形缺口21,第一加强筋2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第二加强筋3呈L形,第二加强筋3共六个,三个一组,在空位的两侧对设置,空位同侧的三个第二加强筋3均匀间隔设置,并与第一加强筋2交错安装;卡块4共四个,两两一组并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两卡块4相背侧之间的距离与U形缺口21相适配。第一加强筋2卡接在壳体1上时,U形缺口21的两侧沿卡块4和壳体1内壁水平滑动,最终卡接在卡块4和壳体1内壁之间,进而形成对第一加强筋2的卡接。参照图2,第一加强筋2位于U形缺口21的两侧相对称设置为阶梯状,且第一加强筋2阶梯状的一端卡接在壳体1内;壳体1上空位的两侧相对开设有四个台阶5,两两一组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空位同侧的两个台阶5间隔设置,台阶5与第一加强筋2阶梯状一侧相卡接适配。第一加强筋2阶梯状和台阶5的设定增强第一加强筋2卡接时的强。参照图2,对于在空位两侧相对设置的卡块4,两卡块4的相背侧开设有第一倾斜面41,第一加强筋2的U形缺口21处相对开设有与第一倾斜面41平行相对的第二倾斜面22。当第一加强筋2卡接在壳体1上时,第一加强筋2沿卡块4和壳体1内壁滑动直至第一倾斜面41完全贴合在第二倾斜面22中间部位。参照图2和图3,空位的一侧开设有四个进线接口6,两两一组间隔设置,进线接口6与壳体1内卡接有第一加强筋2的一侧相连通;进线接口6与壳体1连通的一侧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第三倾斜面61和第四倾斜面62,第三倾斜面61朝向第三倾斜面61所在内壁的一侧倾斜,第四倾斜面62朝向第四倾斜面62所在内壁的一侧倾斜;定义壳体1安装有进线接口6的一侧为上表面;第三倾斜面61与壳体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倾斜面62与壳体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当电机与开关连接时,从进线接口6处穿入壳体1中,经过第三倾斜面61和第四倾斜面62时,对电线形成交错夹持,对电线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时第三倾斜面61和第四倾斜面62为电线穿入壳体1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技术中,第三倾斜面61远离壳体1上表面的一端与第四倾斜面62靠近壳体1上表面的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设置为3.0cm;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倾斜面61远离壳体1上表面的一端与第四倾斜面62靠近壳体1上表面的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还可以设置为3.5cm、4.0cm、4.5cm或5.0cm。参照图1,壳体1大体呈矩形体状,壳体1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内凹形的圆弧形倒角7。在增强壳体1结构强度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壳体(1),壳体(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空位供开关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筋(2)以及第二加强筋(3);第一加强筋(2)卡接于壳体(1)内部并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第二加强筋(3)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加强筋(2)相邻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壳体(1),壳体(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空位供开关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筋(2)以及第二加强筋(3);第一加强筋(2)卡接于壳体(1)内部并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第二加强筋(3)在空位的两侧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加强筋(2)相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筋(2)上设置有U形缺口(21),壳体(1)内相对设置有位于相邻两空位之间的卡块(4),两卡块(4)的相背侧之间的距离与U形缺口(21)相适配;第一加强筋(2)的U形缺口(21)处卡接在两卡块(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筋(2)位于U形缺口(21)的两侧相对称设置为阶梯状且阶梯状的一侧卡接在壳体(1)内,壳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加强筋(2)阶梯状一侧相适配的台阶(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开关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两卡块(4)的相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兴精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