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676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装配领域,涉及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该装置包括电源口盖、航插、开关口盖、开关、口盖、照明灯、接线口盖、金属软管固定头、金属软管、可调支架、固定支架和框架;框架内部连通,用于照明系统电缆的铺设;框架近地端靠近厂房电源处设置电源槽口;电源口盖安装在电源槽口上,电源口盖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航插固定连接;在电源槽口上方设置开关槽口,安装开关口盖;开关口盖上开设安装孔,与开关固定连接;可调支架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框架上端;照明灯安装在可调支架上,附近开设相应的槽口,均配备接线口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工装整体的外观质量得到改善,照明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照明效果更加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A Tooling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
本技术属于航空装配领域,涉及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
技术介绍
一般工装框架上安装的辅助照明灯都是现场根据工装实际直接安装,电缆都裸露在工装外部非常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工装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提高工装的外观质量,消除电缆裸露在外的安全隐患,提高工装的照明质量和使用舒适度,方便照明系统的后期维护维修。设计一种工装框架,将电缆铺设在工装框架内部,以解决电缆裸露在外不安全和不美观的问题。在框架上设置可转动的照明灯安装支架,以解决照明灯安装后无法根据现场实际调整角度的问题。在框架内照明灯附近设置分线接头,以解决后期维护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包括电源口盖1、航插2、开关口盖3、开关4、口盖5、照明灯6、接线口盖7、金属软管固定头8、金属软管9、可调支架10、固定支架11和框架12;所述框架12由内部中空的型材搭建而成,内部连通,用于照明系统电缆的铺设;框架12近地端靠近厂房电源处设置电源槽口,电源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电源口盖1安装在电源槽口上,电源口盖1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航插2固定连接;在电源槽口上方设置开关槽口,开关槽口上安装开关口盖3;开关口盖3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开关4固定连接;开关4附近的框架内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开关4的高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所述框架12上端与侧端的转接处均设有安装维护孔,并配备口盖5,安装维护孔的尺寸不小于80mm;所述可调支架10通过固定支架11安装在框架12的上端,用于调整照明灯的安装角度,满足现场使用需求;所述照明灯6安装在可调支架10上,照明灯6附近的框架12上开设相应的槽口;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均配备接线口盖7;接线口盖7上开设安装孔,用于安装金属软管固定头8;照明灯6和金属软管固定头8之间的照明灯电缆外部套设金属软管9,用于对照明灯电缆的安全防护;照明系统的电缆均铺设在工装框架内部,通过扎带固定;照明灯附近设置分线盒,照明灯上的电缆连接到分线盒上,便于后期的维护。照明系统电缆的走线在不影响工装结构的前提下遵循就近原则;照明系统所有槽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照明系统使用安全电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经过此方法集成后的工装框架,经检验,工装整体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照明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照明效果也更加满足现场使用需求,为今后的工装集成化和生产线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口盖;2航插;3开关口盖;4开关;5口盖;6照明灯;7接线口盖;8金属软管固定头;9金属软管;10可调支架;11固定支架;12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包括电源口盖1、航插2、开关口盖3、开关4、口盖5、照明灯6、接线口盖7、金属软管固定头8、金属软管9、可调支架10、固定支架11和框架12;所述框架12由内部中空的型材搭建而成,内部连通,用于照明系统电缆的铺设;框架12近地端靠近厂房电源处设置电源槽口,电源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电源口盖1安装在电源槽口上,电源口盖1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航插2固定连接;在电源槽口上方设置开关槽口,开关槽口上安装开关口盖3;开关口盖3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开关4固定连接;开关4附近的框架内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开关4的高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所述框架12上端与侧端的转接处均设有安装维护孔,并配备口盖5,安装维护孔的尺寸不小于80mm;所述可调支架10通过固定支架11安装在框架12的上端,用于调整照明灯的安装角度,满足现场使用需求;所述照明灯6安装在可调支架10上,照明灯6附近的框架12上开设相应的槽口;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均配备接线口盖7;接线口盖7上开设安装孔,用于安装金属软管固定头8;照明灯6和金属软管固定头8之间的照明灯电缆外部套设金属软管9,用于对照明灯电缆的安全防护;照明系统的电缆均铺设在工装框架内部,通过扎带固定;照明灯附近设置分线盒,照明灯上的电缆连接到分线盒上,便于后期的维护。照明系统电缆的走线在不影响工装结构的前提下遵循就近原则;照明系统所有槽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照明系统使用安全电压。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包括电源口盖(1)、航插(2)、开关口盖(3)、开关(4)、口盖(5)、照明灯(6)、接线口盖(7)、金属软管固定头(8)、金属软管(9)、可调支架(10)、固定支架(11)和框架(12);所述框架(12)由内部中空的型材搭建而成,内部连通,用于照明系统电缆的铺设;框架(12)近地端靠近厂房电源处设置电源槽口,电源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电源口盖(1)安装在电源槽口上,电源口盖(1)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航插(2)固定连接;在电源槽口上方设置开关槽口,开关槽口上安装开关口盖(3);开关口盖(3)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开关(4)固定连接;开关(4)附近的框架内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开关(4)的高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所述框架(12)上端与侧端的转接处均设有安装维护孔,并配备口盖(5),安装维护孔的尺寸不小于80mm;所述可调支架(10)通过固定支架(11)安装在框架(12)的上端,用于调整照明灯的安装角度,满足现场使用需求;所述照明灯(6)安装在可调支架(10)上,照明灯(6)附近的框架(12)上开设相应的槽口;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均配备接线口盖(7);接线口盖(7)上开设安装孔,用于安装金属软管固定头(8);照明灯(6)和金属软管固定头(8)之间的照明灯电缆外部套设金属软管(9),用于对照明灯电缆的安全防护;照明系统的电缆均铺设在工装框架内部,通过扎带固定;照明灯附近设置分线盒,照明灯上的电缆连接到分线盒上,便于后期的维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照明系统的工装框架包括电源口盖(1)、航插(2)、开关口盖(3)、开关(4)、口盖(5)、照明灯(6)、接线口盖(7)、金属软管固定头(8)、金属软管(9)、可调支架(10)、固定支架(11)和框架(12);所述框架(12)由内部中空的型材搭建而成,内部连通,用于照明系统电缆的铺设;框架(12)近地端靠近厂房电源处设置电源槽口,电源槽口尺寸不小于80mm;电源口盖(1)安装在电源槽口上,电源口盖(1)开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航插(2)固定连接;在电源槽口上方设置开关槽口,开关槽口上安装开关口盖(3);开关口盖(3)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开关(4)固定连接;开关(4)附近的框架内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开关(4)的高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置;所述框架(12)上端与侧端的转接处均设有安装维护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贺江雪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