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包括伸缩杆、清理部和加长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加长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清理部可拆卸连接;清理部包括铲身和与铲身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铲身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清理漏浆的铲刃,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伸缩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携带。

A Cleaning Tool for Slurry Leakage in Template Se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结构梁或板的底部及柱顶高处的模板拼缝处,易产生轻微的混凝土漏浆,且事后不便清理。这些漏浆会影响外观观感和结构使用性能,所以需要及时剔凿清理。在现有技术中,清理漏浆时需要工人搭设架体或者移动架等工具,上架近距离使用打磨机或者腻子铲对漏浆进行清理,存在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和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携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包括伸缩杆、清理部和加长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清理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清理部包括铲身和与所述铲身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铲身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清理漏浆的铲刃,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和伸缩外杆,所述伸缩内杆与所述伸缩外杆插接,所述伸缩内杆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伸缩外杆的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伸缩外杆与所述伸缩内杆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伸缩内杆上等距分布。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伸缩外杆上等距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间的距离相等。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伸缩内杆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内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伸缩外杆内,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插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外杆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径相同。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外杆与所述清理部相对的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用于与所述加长杆连接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加长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的内螺纹连接的丝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长杆的外径与所述伸缩外杆的外径相同。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铲身为T型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将清理部的第一连接杆与伸缩杆可拆卸连接,并在伸缩杆上增加可拆卸连接的加长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需要搭设架体或着移动架等工具,上架近距离对漏浆进行清理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伸缩杆和加长杆均可拆卸,不仅方便调整清理工具的长度,还方便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清理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内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外杆的剖视图。图中:1、伸缩杆;11、伸缩内杆;111、第一通孔;12、伸缩外杆;121、第二通孔;122、固定孔;13、第二连接杆;131、第二连接孔;2、清理部;21、铲身;22、第一连接杆;221、第一连接孔;3、加长杆;31、丝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用于清理高处的模板拼缝中产生的漏浆。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包括伸缩杆1、清理部2和加长杆3,伸缩杆1的一端与加长杆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伸缩杆1的另一端与清理部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在清理部2上增加可拆卸连接的伸缩杆1和加长杆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需要搭设架体或移动架等工具,上架近距离对漏浆进行清理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伸缩杆1和加长杆3均可拆卸,不仅方便调整清理工具的长度,还方便携带。具体地,如图2所示,清理部2包括铲身21和第一连接杆22,在本实施例中,铲身21为T型铲,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在此不再详细叙述。T型铲的大端设有用于清理漏浆的铲刃,小端与第一连接杆22连接,第一连接杆22上设有用于与伸缩杆1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21,第一连接孔221可以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在此不作限定。如图3所示,伸缩杆1包括伸缩内杆11和第二连接杆13,伸缩内杆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3连接,第二连接杆13与第一连接杆22插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设置空腔,且空腔沿第二连接杆13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杆22插接在空腔内。第二连接杆13上开有与第一连接孔221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31,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131使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13连接,连接件优选为螺丝。在铲身21有损坏时,可以方便更换铲身21。如图4所示,伸缩杆1还包括伸缩外杆12,伸缩内杆11的另一端与伸缩外杆12插接。在本实施例中,伸缩外杆12的一端设有空腔,且空腔沿伸缩外杆12的轴线方向延伸,伸缩内杆11插接在空腔内。伸缩内杆11的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一通孔111,伸缩外杆12的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二通孔121,通过调整伸缩内杆11和伸缩外杆12的相对位置,来实现伸缩杆1的伸缩功能,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来实现伸缩杆1长度的固定,连接件优选为螺丝。为了使伸缩杆1固定牢固,可采用一个螺丝进行固定,也可以用两个或者三个螺丝,在此不作限定。为了在伸缩过程中能实现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21相对应,使第一通孔111在伸缩内杆11上等距分布,第二通孔121在伸缩外杆12上等距分布,且相邻两个第二通孔121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1间的距离相等,而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设置为4个,第二通孔121设置为3个。伸缩外杆12与清理部2相对的一端的端面上开有用于与加长杆3连接的固定孔122,固定孔122的孔壁设有内螺纹,加长杆3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孔122的内螺纹连接的丝头31,通过丝头31实现加长杆3和伸缩杆1的可拆卸连接,当清理漏浆的高度较高时可以装上加长杆3,在高度较低时,可以拆下加长杆3,以方便操作。伸缩外杆12与加长杆3螺纹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此外,加长杆3与伸缩杆1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连接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为了使清理工具外观美观,携带方便,使伸缩外杆12的外径与第二连接杆13的外径相同,加长杆3的外径与伸缩外杆12的外径相同。为了提高操作人员握持清理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1)、清理部(2)和加长杆(3),所述伸缩杆(1)的一端与所述加长杆(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清理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清理部(2)包括铲身(21)和与所述铲身(2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2),所述铲身(2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清理漏浆的铲刃,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伸缩杆(1)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1)、清理部(2)和加长杆(3),所述伸缩杆(1)的一端与所述加长杆(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清理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清理部(2)包括铲身(21)和与所述铲身(2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2),所述铲身(2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清理漏浆的铲刃,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伸缩杆(1)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包括伸缩内杆(11)和伸缩外杆(12),所述伸缩内杆(11)与所述伸缩外杆(12)插接,所述伸缩内杆(11)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一通孔(111),所述伸缩外杆(12)的侧壁上沿轴线开有多个第二通孔(121),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和所述第一通孔(111)将所述伸缩外杆(12)与所述伸缩内杆(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在所述伸缩内杆(11)上等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拼缝漏浆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21)在所述伸缩外杆(12)上等距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亮王燕飞李靖张龙龙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