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58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08
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回收箱、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清理装置;回收箱内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将回收箱分为过滤腔和蓄水腔;回收箱顶板上设有长条孔;顶板底面设有曲面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连接组件包括滑块和水平托板;滑块竖向插设在长条孔中,滑块的上部套设在丝杆上、与丝杆螺纹连接;水平托板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底部;清理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球、弹簧、固定杆和清理板;导向杆竖向穿在穿孔中;导向球顶部与曲面板相接触;弹簧压接在导向球与水平托板之间;固定杆连接在导向杆的下端;清理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一侧,与过滤板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雨水集中排放结构中过滤板不能很好的被清理的技术问题。

A Concentrated Discharge Structure of Underground Rainwater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排放
,特别是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主要采用管道输送方法,将雨水直接接入雨水储存池,由于早期的雨水通常存在较大的污染,若不使用弃流装置,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也会被收集起来,所以现有技术的雨水收集装置主要包括进水装置、弃流装置以及过滤装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891998U)公开了一种联排别墅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包括明沟、连接管、集水井和提升泵,每两个相邻明沟之间均通过预埋的连接管相连通形成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集水井相连通,集水井位于联排别墅绿化带中,集水井下侧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连通有出水管,提升泵设在集水井上,出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集水井靠近出水管一侧的内壁设有挡污板,挡污板的高度与集水井的高度相同,挡污板远离出水孔的一侧设有若干通孔,挡污板远离出水管的一侧设有用于清理挡污板的清洁装置,该装置通过清洁装置的左右移动从而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但是仅仅设置简单的左右移动并不能很好的清理干净过滤板,因此还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要解决传统的雨水集中排放结构中过滤板不能很好的被清理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包括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前侧板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回收箱的后侧板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内部设有横向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回收箱的空腔分隔为前侧的过滤腔和后侧的蓄水腔;所述回收箱的顶板上、位于过滤腔一侧开设有横向的长条孔;在顶板的底面上,位于长条孔的前侧设置有曲面板;所述雨水集中排放结构还包括有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清理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长条孔一端的顶板上;所述丝杆为双螺旋螺纹丝杆,该丝杆水平设置在长条孔的上方,并且丝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滑块和水平托板;所述滑块竖向插设在长条孔中,滑块的上端超出顶板的顶面,滑块的下端超出顶板的底面、伸入过滤腔的上部;在滑块的上部、超出顶板的部位上开设有横向的孔道;所述孔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丝杆上双螺旋螺纹相适应的双螺旋螺纹;所述滑块的套设在丝杆上、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水平托板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底部,在水平托板的板面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导向杆、导向球、弹簧、固定杆和清理板;所述导向杆竖向穿设在穿孔中;所述导向球连接在导向杆的顶部,并且导向球的顶部与曲面板相接触;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且压接在导向球与水平托板之间;所述固定杆竖向连接在导向杆的下端,位于水平托板的下方;所述清理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一侧,并且清理板与过滤板平行;其中,清理板的顶端靠近水平托板的底面,清理板的底端靠近回收箱的底板。优选的,所述长条孔开设在过滤板一侧,并且长条孔与过滤板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所述长条孔的长度与回收箱的左侧板至回收箱的右侧板之间的间距相适应。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顶板上、位于过滤腔一侧还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开设在靠近回收箱的前侧板一侧;在排污口上部铰接连接有挡盖。优选的,所述曲面板呈长条状,横向连接在顶板的底面上;其中,曲面板的顶部为平面,并且曲面板的顶面贴设在顶板上、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曲面板的底面为横向的波形面。优选的,所述长条孔另一端的顶板上安装有丝杆固定块;所述丝杆固定块上开设有穿插丝杆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蓄水腔的上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回收箱的顶板上,并且该水泵通过穿设在后侧板上的软管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蓄水腔一侧的后侧板上部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小区的排水管道与前侧板上的地下排水管道连接,雨水通过地下排水管道进入到回收箱前侧的过滤腔中。步骤二,当过滤板的透水率低于30%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滑块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清理板左右移动,同时导向球在曲面板上移动,并推动清理板上下移动,使清理板在过滤板左右移动的同时上下移动,从而对过滤板进行充分的清理。步骤三,经过滤板的过滤,使雨水中的残渣杂物留存在过滤腔中,过滤完的雨水直接流到蓄水腔中。步骤四,当24小时降水量超过50mm,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将蓄水腔的雨水抽入市政排水管道中;至此使用完毕。优选的,当过滤腔中堆积有淤泥和杂物时,打开挡盖,通过排污口将这些杂物清理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雨水集中排放装置中,通过设置清理板、固定杆、水平托板和滑块组成清理装置,驱动电机驱动清理装置左右移动,此时导向球与曲面板的连接使得清理装置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对过滤板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并且设置水泵主动排水,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在暴雨天气时依然保持足够的排水能力,安全可靠。2、本专利技术在过滤腔的顶部设置排污口,当过滤板过滤出大量的淤泥和植物枝干等杂物会遗留在过滤腔中,可以通过打开挡盖,通过排污口将这些杂物清理。3、本专利技术在回收箱顶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丝杆的内部设有双螺旋螺纹,丝杆螺纹连接滑块,带有双螺旋螺纹的丝杆驱动滑块左右移动;滑块下部固定连接水平托板,水平托板滑动连接导向杆,导向杆上部固定连接导向球,导向球上部设有曲面板,曲面板的截面为波浪形,水平托板通过导向杆带动导向球在波浪形的曲面板上左右移动,从而使得导向球上下移动,固定杆下部设有清理板,从而使得清理板在左右移动的同时还可以上下移动,提高了清理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的蓄水腔顶部设有水泵,水泵通过软管连接市政排水管道,蓄水腔右侧壁上部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当下暴雨时,仅仅通过水流自然流动到市政排水管道中的流速远远达不到排涝的效果,此时蓄水腔中的水位不断上升,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水位高度达到警戒位置,启动水泵,通过水泵主动将蓄水腔中的雨水抽入市政排水管道中,从而起到主动排涝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曲面板与导向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板前侧设置清理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曲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块与水平托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回收箱、1.1-前侧板、1.2-后侧板、1.3-顶板、1.4-底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2-地下排水管道、3-市政排水管道、4-过滤板、5-过滤腔、6-蓄水腔、7-第一长条孔、8-曲面板、9-驱动电机、10-丝杆、11-滑块、12-孔道、13-水平托板、14-穿孔、15-导向杆、16-导向球、17-弹簧、18-固定杆、19-清理板、20-排污口、21-挡盖、22-丝杆固定块、23-通孔、24-水泵、25-软管、26-水位检测传感器、27-第二长条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这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包括有回收箱1;所述回收箱1的前侧板1.1与地下排水管道2连接,回收箱1的后侧板1.2与市政排水管道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设有横向的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将回收箱1的空腔分隔为前侧的过滤腔5和后侧的蓄水腔6,蓄水腔6中的水可以用于小区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包括有回收箱(1);所述回收箱(1)的前侧板(1.1)与地下排水管道(2)连接,回收箱(1)的后侧板(1.2)与市政排水管道(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设有横向的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将回收箱(1)的空腔分隔为前侧的过滤腔(5)和后侧的蓄水腔(6);所述回收箱(1)的顶板(1.3)上、位于过滤腔(5)一侧开设有横向的第一长条孔(7);在顶板(1.3)的底面上,对应第一长条孔(7)的位置处设置有曲面板(8);所述曲面板(8)上设置有与第一长条孔(7)相对应的第二长条孔(27);所述雨水集中排放结构还包括有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清理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9)和丝杆(10);所述驱动电机(9)安装在第一长条孔(7)一端的顶板(1.3)上;所述丝杆(10)为双螺旋螺纹丝杆,该丝杆(10)水平设置在第一长条孔(7)的上方,并且丝杆(1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滑块(11)和水平托板(13);所述滑块(11)竖向插设在第一长条孔(7)中,滑块(11)的上端超出顶板(1.3)的顶面,滑块(11)的下端超出顶板(1.3)的底面、伸入过滤腔(5)的上部;在滑块(11)的上部、超出顶板(1.3)的部位上开设有横向的孔道(12);所述孔道(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丝杆(10)上双螺旋螺纹相适应的双螺旋螺纹;所述滑块(11)的套设在丝杆(10)上、与丝杆(10)螺纹连接;所述水平托板(13)固定连接在滑块(11)的底部,在水平托板(13)的板面上开设有穿孔(14);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导向杆(15)、导向球(16)、弹簧(17)、固定杆(18)和清理板(19);所述导向杆(15)竖向穿设在穿孔(14)中;所述导向球(16)连接在导向杆(15)的顶部,并且导向球(16)的顶部与曲面板(8)相接触;所述弹簧(17)套设在导向杆(15),且压接在导向球(16)与水平托板(13)之间;所述固定杆(18)竖向连接在导向杆(15)的下端,位于水平托板(13)的下方;所述清理板(19)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8)一侧,并且清理板(19)与过滤板(4)平行;其中,清理板(19)的顶端靠近水平托板(13)的底面,清理板(19)的底端靠近回收箱(1)的底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包括有回收箱(1);所述回收箱(1)的前侧板(1.1)与地下排水管道(2)连接,回收箱(1)的后侧板(1.2)与市政排水管道(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的内部设有横向的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将回收箱(1)的空腔分隔为前侧的过滤腔(5)和后侧的蓄水腔(6);所述回收箱(1)的顶板(1.3)上、位于过滤腔(5)一侧开设有横向的第一长条孔(7);在顶板(1.3)的底面上,对应第一长条孔(7)的位置处设置有曲面板(8);所述曲面板(8)上设置有与第一长条孔(7)相对应的第二长条孔(27);所述雨水集中排放结构还包括有驱动装置、连接组件和清理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9)和丝杆(10);所述驱动电机(9)安装在第一长条孔(7)一端的顶板(1.3)上;所述丝杆(10)为双螺旋螺纹丝杆,该丝杆(10)水平设置在第一长条孔(7)的上方,并且丝杆(1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滑块(11)和水平托板(13);所述滑块(11)竖向插设在第一长条孔(7)中,滑块(11)的上端超出顶板(1.3)的顶面,滑块(11)的下端超出顶板(1.3)的底面、伸入过滤腔(5)的上部;在滑块(11)的上部、超出顶板(1.3)的部位上开设有横向的孔道(12);所述孔道(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丝杆(10)上双螺旋螺纹相适应的双螺旋螺纹;所述滑块(11)的套设在丝杆(10)上、与丝杆(10)螺纹连接;所述水平托板(13)固定连接在滑块(11)的底部,在水平托板(13)的板面上开设有穿孔(14);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导向杆(15)、导向球(16)、弹簧(17)、固定杆(18)和清理板(19);所述导向杆(15)竖向穿设在穿孔(14)中;所述导向球(16)连接在导向杆(15)的顶部,并且导向球(16)的顶部与曲面板(8)相接触;所述弹簧(17)套设在导向杆(15),且压接在导向球(16)与水平托板(13)之间;所述固定杆(18)竖向连接在导向杆(15)的下端,位于水平托板(13)的下方;所述清理板(19)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8)一侧,并且清理板(19)与过滤板(4)平行;其中,清理板(19)的顶端靠近水平托板(13)的底面,清理板(19)的底端靠近回收箱(1)的底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条孔(7)开设在过滤板(4)一侧,并且第一长条孔(7)与过滤板(4)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海高慧斌鲍超吴康林宋明东徐继荣王冬孙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