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20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属于建筑排水结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包括单箅雨水口和排水管网,单箅雨水口包括依次连接有井盖箅子和井筒,井筒远离地面的一端为封闭的端口,排水管网包括存水弯和排水检查井,存水弯设置在排水检查井和单箅雨水口之间,存水弯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井筒一侧壁面开设有排水口,存水弯第一连接端连接在排水口上,第二连接端与排水检查井连通,井筒另一侧壁面上、高于第一连接端、低于第二连接端处设有透水管,透水管连接有透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减轻了排水管网的负担,另一方面缓解了积水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道路排水装置。

A structure of water-permeable and odor-proof rainwat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的雨水口直接接至合流管道上的检查井,加重了管网的负担,并且污水在合流制渠道中流动时挥发出气味,对周边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极大降低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告号为CN20791966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臭存水弯结构,包括接水盆、第一存水弯管体、排水立管和第二存水弯管体,第一存水弯管体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排水残留筒,所述排水残留筒的内部安装有排水引导筒,所述第一存水弯管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存水弯管体,且第二存水弯管体靠近第一存水弯管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加热槽,加热槽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加热管。该技术通过安装负压平衡器和补气管,使得在当排水立管的排水量逐渐超过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而导致排水管道内的负压超过存水弯水封的承受能力时,负压平衡器能及时经补气管向存水弯内部补充气压,避免存水弯因其内部大量的水被负压抽走而导致其失去了隔绝臭气的功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方案解决了污水在合流制渠道中流动时挥发出气味,达到了防臭的效果,但是加重了管网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具有雨水优先下渗到透水管,进入透水层内,然后下渗不了的雨水再进入排水管网,达到了减轻排水管网负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包括单箅雨水口和排水管网,单箅雨水口包括依次连接有井盖箅子和井筒,所述井筒远离地面的一端为封闭的端口,所述排水管网包括存水弯和排水检查井,所述存水弯设置在排水检查井和单箅雨水口之间,所述存水弯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井筒一侧壁面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存水弯第一连接端连接在排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排水检查井连通,所述井筒另一侧壁面上、高于第一连接端、低于第二连接端处设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连接有透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水弯的作用是在其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该部分存水高度称为水封高度,它能使排水管道内各种污染气体不容易从井盖箅子内溢出,从而提高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透水管的高度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下雨的时候,雨水优先下渗到透水管,进入透水层内,然后下渗不了的雨水再进入排水管网,一方面减轻了排水管网的负担,另一方面缓解了积水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存水弯为“S”形,所述第二连接端远离地面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端远离地面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形存水弯安装灵活,第二连接端远离地面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端远离地面的距离,使存水弯和井筒之间形成水封,使排水管道内各种污染气体不容易从井盖箅子内溢出。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地表底部且与地面抵接,所述排水检查井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雨污合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污合流管是同一管渠同时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和雨水的排水管道,工程量小,易于施工,节约投资且截污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层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和砂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英砂层和砂石层使流入单箅雨水口的雨水更加容易渗入到透水层内。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砂层远离砂石层的一端铺设有上土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水层内渗入的雨水达到饱和时,雨水渗入上土壤层,当上土壤层内渗入的雨水达到饱和时,雨水进入排水管网。进一步的,所述上土壤层远离石英砂层的一面设置有种植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带的设置达到使上土壤层水土平衡和生态平衡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层远离石英砂层的一端铺设有下土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土壤层的设置,雨水通过单箅雨水口渗入到透水层,雨水从透水层渗入到下土壤层,用来对下土壤层进行保湿的作用,起到储水的效果,从而当天气晴朗时,也能够对种植带起到滋养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管道末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螺纹连接于透水管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带有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渗入到透水层,使植物不容易健康的成长,需设置过滤网过滤,再渗入到透水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透水管和透水层的设置,能够起到减轻排水管网负担的效果;2.通过存水弯的设置,能够起到防臭的效果;3.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能够起到净化雨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箅雨水口;11、井盖箅子;12、井筒;13、排水口;2、排水管网;21、存水弯;22、排水检查井;221、第一连接端;222、第二连接端;23、雨污合流管;3、透水管;4、透水层;41、石英砂层;42、砂石层;43、上土壤层;44、种植带;45、下土壤层;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包括单箅雨水口1和排水管网2,单箅雨水口1包括依次连接有井盖箅子11和井筒12,井筒12远离地面的一端为封闭的端口,排水管网2包括存水弯21和排水检查井22。存水弯21为“S”形,安装灵活。存水弯21第二连接端222远离地面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端221远离地面的距离,使存水弯21和井筒12之间形成水封,使排水管道内各种污染气体不容易从井盖箅子11内溢出。存水弯21的作用是在其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该部分存水高度称为水封高度,它能使排水管道内各种污染气体不容易从井盖箅子11内溢出,从而提高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存水弯21设置在排水检查井22和单箅雨水口1之间,存水弯21设有第一连接端221和第二连接端222,井筒12一侧壁面开设有排水口13,存水弯21第一连接端221连接在排水口13上,第二连接端222与排水检查井22连通。如图1所示,排水检查井22设置在地表底部且与地面抵接,排水检查井22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雨污合流管23。雨污合流管23是同一管渠同时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和雨水的排水管道,工程量小,易于施工,节约投资且截污效果好。在井筒12另一侧壁面上设置有透水管3,透水管3设置在高于第一连接端221、低于第二连接端222处。透水管3管道末端设有过滤网5,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带有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渗入到透水层4,使植物不容易健康的成长,需设置过滤网5过滤,再渗入到透水层4,提高植被用水的安全性。过滤网5螺纹连接于透水管3外表面透水管3连接有透水层4。下雨的时候,雨水优先下渗到透水管3,进入透水层4内,然后下渗不了的雨水再进入排水管网2,一方面减轻了排水管网2的负担,另一方面缓解了积水问题。如图1所示,透水层4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41和砂石层42,使流入单箅雨水口1的雨水更加容易渗入到透水层4内。石英砂层41远离砂石层42的一端铺设有上土壤层43,当透水层4内渗入的雨水达到饱和时,雨水渗入上土壤层43,当上土壤层43内渗入的雨水达到饱和时,雨水进入排水管网2。上土壤层43远离石英砂层41的一面设置有种植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包括单箅雨水口(1)和排水管网(2),单箅雨水口(1)包括依次连接有井盖箅子(11)和井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2)远离地面的一端为封闭的端口,所述排水管网(2)包括存水弯(21)和排水检查井(22),所述存水弯(21)设置在排水检查井(22)和单箅雨水口(1)之间,所述存水弯(21)设有第一连接端(221)和第二连接端(222),所述井筒(12)一侧壁面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存水弯(21)第一连接端(221)连接在排水口(13)上,所述第二连接端(222)与排水检查井(22)连通,所述井筒(12)另一侧壁面上、高于第一连接端(221)、低于第二连接端(222)处设有透水管(3),所述透水管(3)连接有透水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包括单箅雨水口(1)和排水管网(2),单箅雨水口(1)包括依次连接有井盖箅子(11)和井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2)远离地面的一端为封闭的端口,所述排水管网(2)包括存水弯(21)和排水检查井(22),所述存水弯(21)设置在排水检查井(22)和单箅雨水口(1)之间,所述存水弯(21)设有第一连接端(221)和第二连接端(222),所述井筒(12)一侧壁面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存水弯(21)第一连接端(221)连接在排水口(13)上,所述第二连接端(222)与排水检查井(22)连通,所述井筒(12)另一侧壁面上、高于第一连接端(221)、低于第二连接端(222)处设有透水管(3),所述透水管(3)连接有透水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防臭的雨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弯(21)为“S”形,所述第二连接端(222)远离地面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端(221)远离地面的距离。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