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78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包括密封板、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密封板沿钢梁的铺设方向设置,连接楼承板与钢梁的第一端,进而封堵由于楼承板倾斜与钢梁产生的间隙;第一密封条设置到密封板与钢梁之间;第二密封条设置到楼承板和钢梁的第二端的接合处。该实施方式根据楼承板与钢梁的间隙高度,采用适配的密封板封堵缝隙。进一步地,采用第一密封条使密封板与钢梁紧密接合;采用第二密封条使楼承板与钢梁接合处紧密相接。如此一来,能够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漏浆。同时,混凝土填充密封板、钢梁和楼承板形成的中空结构,能够提高楼承板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很多建筑的造型奇特,建筑物顶部存在多个折面、曲面的情况。当两个方向存在斜率不同的折面时,该处钢梁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斜面的斜率。因此在放置楼承板后,楼承板会与钢梁间产生间隙,进而造成安全隐患。

2、具体地,参阅图1,图1为现有的钢梁放置楼承板后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楼承板1以一定斜率放置到钢梁2上。楼承板1的左端(图1中的方向)与钢梁2的左端接合。楼承板1的右端(图1中的方向)与钢梁2的右端产生间隙。进而存在了安全隐患,影响楼承板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本技术提供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3、本技术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包括密封板、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板沿钢梁的铺设方向设置,连接楼承板与所述钢梁的第一端,进而封堵由于所述楼承板倾斜与所述钢梁产生的间隙;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到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钢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到所述楼承板和所述钢梁的第二端的接合处;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通过楼承板开设的开孔流入到所述密封板、所述钢梁和所述楼承板形成的中空结构。

4、可选的,所述密封板是镀锌钢板。

5、可选的,所述密封板是折边镀锌钢板,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折边板与所述楼承板连接。

6、可选的,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5mm。

7、可选的,所述折边板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

8、可选的,所述紧固件是自攻钉。

9、可选的,所述多个自攻钉间隔500mm设置。

10、可选的,在安装所述楼承板后安装多个抗剪栓钉到所述钢梁。

11、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根据楼承板与钢梁的间隙高度,采用适配的密封板封堵上述缝隙。进一步地,采用第一密封条使密封板与钢梁紧密接合;采用第二密封条使楼承板与钢梁接合处紧密相接。如此一来,能够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漏浆。同时,混凝土填充密封板、钢梁和楼承板形成的中空结构,能够提高楼承板施工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是镀锌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是折边镀锌钢板,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折边板与所述楼承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板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是自攻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自攻钉间隔500mm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楼承板后安装多个抗剪栓钉到所述钢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是镀锌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是折边镀锌钢板,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折边板与所述楼承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配多种斜率楼承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馨云孙文马超张书豪李康王金鑫聂华平夏雨王耀嵩吴艾霖刘晓宏伍特军胡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