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259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异硫脲盐在碱性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水解反应,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分离,水洗、干燥,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该生产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用量少,能耗低,无需投入设备,所得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精细化工等行业的需要,还提高了下游产品的品质,易于制备性能优异的光学树脂镜片。

A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captan Compounds with Low Chroma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与无机玻璃相比较,光学树脂在应用于眼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异性。聚氨酯型光学树脂是近年来新型光学树脂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高折射率、高阿贝数、低比重、高抗冲击性等特征,尤其适合生产中高折的眼镜片。该类树脂原料主要是以多硫醇化合物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而来。黄色指数是光学树脂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决定光学树脂黄色指数的关键则是多硫醇化合物的色度。韩国专利1993-0006918号公开了一种硫乌拉坦镜片的制备方法,虽然这种镜片在阿贝数和透光率等指标方面性质优异,但是由于产品色度较差导致合成的光学树脂镜片发黄,产品不合格。韩国专利10-2008-0090529分析原料中的杂质会导致硫醇化合物色度差。专利CN104066716A研究发现必须同时控制原料中的两种杂质才能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控制条件严格,不易操作。专利CN107311898A主要是通过严格控制反应原料中的含铁量得到具有较低色度的多硫醇化合物,从而满足制备优异的光学树脂镜片的原料要求,需要严格控制铁含量,操作复杂,工艺繁琐,成本高。专利CN107311899A公布了一种采用还原方法处理色度偏高的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步骤繁琐,成本高,周期长,能耗高。目前仍未见通过控制合成反应步骤得到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提高光学树脂镜片的品质。该生产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用量少,能耗低,无需投入设备,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异硫脲盐在碱性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水解反应,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分离,水洗、干燥,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月桂酸、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类硫酸钠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表面活性剂用量是异硫脲盐质量的0.1%-1%。若配比过低,则起不到有效的作用。若配比过高,则会浪费原料。优选地,碱性溶液的PH≥10,利用在碱性条件下异硫脲盐进行碱解,从而的到聚硫醇。优选地,碱性溶液中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优选地,碱性溶液中碱为碳酸钠、碳酸钾。优选地,水解反应温度为30-70℃。优选地,水解反应温度为45-60℃。若反应温度低,则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若反应温度高,则能耗高,同时发生副反应生成杂质。优选地,水解反应时间为2-5h。优选地,水解反应时间为2.5-3.5h。若反应时间短,则反应不完全;若反应时间长,则浪费时间,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反应的发生。异硫脲盐的合成是根据专利CN105906773B中技术方案合成的,异硫脲盐是由多元醇、硫脲和酸混合后进行成盐反应形成。其中,相对于1摩尔多元醇化合物来说,优选2.8-3.5摩尔的硫脲使其反应,优选3-5摩尔的酸在90-120℃下反应2-10h。酸为盐酸、硫酸、氢溴酸、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异硫脲盐的合成不限于专利CN105906773B,对于其他方法合成的异硫脲盐,同样可以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多元醇主要是由巯基乙醇、表氯醇和碱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成,其中包含并不全包括以下几种:优选地,干燥为吸附干燥,干燥剂为硅胶、氧化钙、硫酸镁和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制备聚硫醇化合物过程,异硫脲盐碱解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增湿增溶效果,它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水解反应过程中,但是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异硫脲盐发生水解反应,使得异硫脲盐最大程度的水解得到聚硫醇化合物。在现有的生成聚硫醇的工艺中,不加表面活性剂,异硫脲盐水解的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达到一定量时,会抑制反应的正向进行,使得水解反应不彻底,得到的产物色度高、纯度低、收率低,在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得水解反应能彻底的进行,增大反应的碱解程度,减少有色杂质的生成,从而提高产物的纯度,降低产物的色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该生产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用量少,能耗低,安全环保,无需投入设备,所得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精细化工等行业的需要,还提高了下游产品的品质,易于制备性能优异的光学树脂镜片,满足了客户和市场的要求,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作为对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凡基于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a)将190g多元醇A倒入四口烧瓶中,投入115g(3mol)硫脲和152g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3mol),100℃回流反应3.5h形成异硫脲盐;(b)降至室温后,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为12,同时加入0.52g月桂酸,加热至30℃,进行水解反应2h,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c)将步骤(b)得到的粗品混分离,再经过两次水洗,采用5%的硅胶干燥过滤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采用高精度多功能分光测色仪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聚硫醇产品的色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聚硫醇化合物的色度为10Hazen。实施例2(a)将200g多元醇B倒入四口烧瓶中,投入123g硫脲(3.2mol)和177g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3.5mol),110℃回流反应2h形成异硫脲盐;(b)降至室温后,投入氨水溶液调体系pH为13,同时加入4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热至45℃,进行水解反应2.5h,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c)将步骤(b)得到的粗品混分离,再经过两次水洗,采用6%的五氧化二磷干燥过滤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采用高精度多功能分光测色仪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得到的聚硫醇产品的色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得到的聚硫醇化合物的色度为9Hazen。实施例3(a)将180g多元醇A倒入四口烧瓶中,投入126g硫脲(3.3mol)和203g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4mol),112℃回流反应2.5h形成异硫脲盐;(b)降至室温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体系pH为10,同时加入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0℃,水解反应3.5h,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c)将步骤(b)得到的粗品混分离,再经过两次水洗,采用10%的氧化钙干燥过滤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采用高精度多功能分光测色仪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得到的聚硫醇产品的色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得到的聚硫醇化合物的色度为8Hazen。实施例4(a)将185g多元醇B倒入四口烧瓶中,投入134g硫脲(3.5mol)和253g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5mol),115℃回流反应2h形成异硫脲盐;(b)降至室温后,加入碳酸钾溶液调体系pH为11,同时加入5g月桂醇类硫酸钠,加热至60℃,水解反应5h,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c)将步骤(b)得到的粗品混分离,再经过两次水洗,采用10%的氧化钙干燥过滤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采用高精度多功能分光测色仪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得到的聚硫醇产品的色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得到的聚硫醇化合物的色度为9Hazen。对比例1(a)将185g多元醇B倒入四口烧瓶中,投入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异硫脲盐在碱性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水解反应,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分离,水洗、干燥,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异硫脲盐在碱性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水解反应,得到聚硫醇粗品混合物,分离,水洗、干燥,即可得到色度低的聚硫醇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用量是异硫脲盐质量的0.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月桂酸、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类硫酸钠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溶液的PH≥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低色度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倩倩郭龙龙张建林韩立霞马韵升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