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设于一锂电池的一壳体,壳体的一端上设有一封板,封板上设有至少一穿孔,以设置一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一上盖,穿设出封板,且上盖上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以及一衔接元件设置于上盖内部,而衔接元件内设有一第一排气通道,且第一排气通道内设有一低熔点化合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出锂电池因不当化学或电性反应造成内部的高温气体,所产生可能的燃烧或爆炸现象,可确实地增加锂电池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ー种关于锂电池结构,特别是指ー种利用温度的控制,防止锂电池内部温度过高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因能源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等特性优势,然而若储放环境恶劣,遭遇风吹日晒雨淋、工作温度骤变或意外碰撞,长期使用下难保电池内部不会因此劣化异变,导致锂电池内产生温度变化,造成电池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爆裂。也因此使用的锂电池,其安全防护结构的设计上有必要特别小心注意。现有技术如请參照图I配合图2,如图所示,泄压组50设在ー锂电池52的一端,且锂电池52的一端上设有一封板54,封板54上设有至少ー穿孔56,可穿设ー泄压组件58,其 包括ー上盖60,两端设有至少ー排气孔62,以及ー衔接元件锁64固于上盖60内,其中衔接元件64内设置有一泄压阀66,泄压阀66上设有ー环形沟渠68,此环形沟渠68可承受压カ小于周边表面承压力,由此,当锂电池52内压カ超出ー预设值时,环形沟渠68将率先破裂,造成泄压阀66脱落,以释放锂电池内聚集的压力。但现有技术只可防止锂电池内部压カ过大,并无法防止锂电池温度过高产生爆裂等情形。有鉴于此,本技术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以有效克服上述的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ー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可避免锂电池内部不当化学或电性反应造成内部的高温气体,所产生可能的燃烧或爆炸现象,可強化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可防止因运送锂电池的过程中产生震动,造成元件脱落。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组装快速容易。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设在ー锂电池的一壳体一端,该防高温装置包括—封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该封板上具有至少ー穿孔;以及一泄压组件,设置于该穿孔中,该泄压组件包括一上盖,该上盖穿设出该封板,该上盖上设有至少ー排气孔,一衔接元件锁固于该上盖内,该衔接元件内设有ー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更包括一第二排气通道,其用以连通该壳体以及该第一排气通道,且第二排气通道内用于填充至少ー低熔点化合物。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第一排气通道内填充至少一低熔点化合物。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衔接元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上盖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封板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封板以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熔接的方式设于该壳体。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泄压组件能够利用焊接锁固的方式固定于该封板上。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低熔点化合物为铝、铟、铋、铅以及镉混合的I=I o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中,该第一排气通道设有一封闭端。兹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ー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锂电池示意图;图2为现有泄压组示意图;图3为设有本技术装置的ー锂电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遇高温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ー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ー实施例的遇高温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12-锂电池;14-正电极;16-负电极;18-壳体;20_封板;22_泄压组件;24_低熔点化合物;50_泄压组;52_锂电池;54_封板;56-穿孔;58_泄压组件;60_上盖;62_排气孔;64_衔接元件;66_泄压阀;68_环形沟渠;202-穿孔;220_上盖;222_排气孔;224_衔接元件;226_第一排气通道;228_第二排气通道;2262-封闭端。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举例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10,设置于一锂电池结构上;如图3所示,此锂电池12具有ー电芯(图中未示)、两个自电芯引出的正负电极14、16以及ー包覆此电芯的壳体18,且壳体18采用硬质金属制成,以避免碰撞造成锂电池12损伤,壳体18 —端的ー设有封板20,其材质亦为硬质金属,封板20以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熔接的方式设于壳体18上。接下来请參照图3以及图4,其中封板20设置于ー壳体18 —端,且封板20上设有至少ー穿孔202,以穿设泄压组件22,其中泄压组件22包括一金属材质所制的上盖220,且上盖220设有至少ー排气孔222,上盖220并穿设出封板20,使一衔接元件224可锁固于上盖220内,最后将泄压组件22锁固于封板20上时,可利用锁件将泄压组件22锁固于封板20上,或直接利用焊接等方式,将泄压组件22固定于封板20上。而衔接元件224内部设有ー第一排气通道226,其内部可填充ー低熔点化合物24,其中低熔点化合物可为铝、铟、铋、铅以及镉混合的合金,或较衔接元件224的材料橡胶,熔点低的物质即可,因此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10当锂电池12内部温度过高时,如图5所示,衔接元件224的熔点较低熔点化合物高24,因此衔接元件不会融化,但低熔点化合物24则会因高温率先熔化,使第一排气通道226畅通,而内部高温则经由第一排气通道226通往排气孔222,最后再由排气孔222流出,降低锂电池12内部高温。且因衔接元件224由橡胶所制成,而橡胶质地较软,因此当运送锂电池12时,可有效缓冲泄压组件22以及第一排气通道226内低熔点化合物24的震动,使低熔点化合物24不易拖落。本技术亦可如图6所示,于衔接元件224上设有至少ー第二排气通道228,此时第一排气通道226则设有一封闭端2262,以防止壳体18内部温度由第一排气通道226流出,本实施例举例设有两个第二排气通道228,其连通壳体18与第一排气通道226,且第二排气通道228内可填充至少一低熔点化合物24,当锂电池12内部温度过高时,如图7所示,低熔点化合物24则会因高温而熔化,使第二排气通道228畅通,因此锂电池12内部的高温即可由第二排气通道228流通至第一排气通道226,最后再经由排气孔222流出,以降低锂电池12内部高温。 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本技术可应用锂电池上,可防止震动过大,造成元件脱落,且可有效的控制锂电池内部温度,并通过本技术的低熔点化合物,可达到温度控制的性能,可防止锂电池内部因不当化学或电性反应造成内部的高温气体,所产生可能的燃烧或爆炸现象,能百分百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避免锂电池有爆裂危险,进而达到高安全性的功效者,且本技术还具有构件简单、组装快速、成本低廉的优点。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一锂电池的一壳体一端,该防高温装置包括:一封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该封板上具有至少一穿孔;以及一泄压组件,设置于该穿孔中,该泄压组件包括一上盖,该上盖穿设出该封板,该上盖上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一衔接元件锁固于该上盖内,该衔接元件内设有一第一排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一锂电池的ー壳体一端,该防高温装置包括 一封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该封板上具有至少ー穿孔;以及 一泄压组件,设置于该穿孔中,该泄压组件包括一上盖,该上盖穿设出该封板,该上盖上设有至少ー排气孔,一衔接元件锁固于该上盖内,该衔接元件内设有ー第一排气通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排气通道,其用以连通该壳体以及该第一排气通道,且第二排气通道内用于填充一低熔点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的防高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排气通道内填充ー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泓雯,
申请(专利权)人:黄泓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