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软支架以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7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以及电池包,电池包的软支架包括:主体和多个软支架飞边,所述软支架飞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被构造为百叶窗状。由此,通过主体和多个软支架飞边配合,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可以为模组的安装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也能够使模组装配的更加牢固,可以防止模组晃动,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内产生异响,进而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Soft brackets for battery packs and battery p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的软支架以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软支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当前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为改善和缓解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国内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营和推广实施,电动汽车的日益发展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增加电池系统、电机、控制器、充电机等系统,其中动力电池包尤为关键,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续驶里程、循环寿命等问题。动力电池包内布满模组,多个模组连接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模组的安装布置及其重要,模组的安装固定方式一直被专业人士关注。相关技术中,模组的安装方式一般为硬连接,用螺栓将模组安装固定在电池包底板或者支架上,此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不能有效吸收安装公差,造成安装误差;不能满足安装平面度要求,安装后接触不平,容易产生异响和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以解决电池包内模组容易产生异响和晃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包括:主体和多个软支架飞边,所述软支架飞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被构造为百叶窗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还包括:软支架底边,所述软支架底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软支架底边朝向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方向设置,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与电池包内的贯穿横梁贴靠设置,所述软支架底边的下表面与所述贯穿横梁贴靠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所述软支架底边与所述贯穿横梁粘接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软支架飞边为三个。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软支架底边的第二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贯穿横梁贴靠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软支架飞边与所述主体、所述软支架底边与所述主体,所述翻边与所述软支架底边均通过圆滑过度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所述软支架底边、所述软支架飞边和所述翻边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软支架飞边朝向所述软支架底边延伸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的延伸角度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软支架,通过主体和多个软支架飞边配合,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可以为模组的安装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也能够使模组装配的更加牢固,可以防止模组晃动,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内产生异响,进而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所述电池包与上述电池包的软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个实施例的软支架与模组侧板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软支架与贯穿横梁装配后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所述的软支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软支架10;主体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软支架飞边2;软支架底边3;翻边31;圆滑过度部4;贯穿横梁20;模组30;模组侧板301;水冷板302;导热垫303;螺栓304。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软支架10包括:主体1和多个软支架飞边2。软支架飞边2可以设置于主体1的第一表面11,多个软支架飞边2沿主体1的高度方向布置,而且多个软支架飞边2间隔开设置,多个软支架飞边2可以被构造为百叶窗状。并且,软支架10可以采用具有可伸缩特性材料制成,软支架10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多个软支架飞边2可以翘起,也可以被压低。需要将模组30装配到电池包内时,先将软支架10的主体1粘贴在模组侧板301的外壁上,使多个软支架飞边2朝向远离模组侧板301的方向布置,软支架10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多个软支架飞边2斜向上设置,然后再将模组30和软支架10一起装配到电池包内,其中,模组30装配到电池包内后,软支架10能够对模组30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为模组30的安装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也能够使模组30装配的更加牢固,可以防止模组30晃动,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内产生异响,进而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由此,通过主体1和多个软支架飞边2配合,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可以为模组30的安装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也能够使模组30装配的更加牢固,可以防止模组30晃动,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内产生异响,进而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软支架10还可以包括:软支架底边3,软支架底边3的第一端与主体1的第一端连接,软支架底边3可以朝向主体1的第一表面11方向设置,主体1的第二表面12可以与电池包内的贯穿横梁20贴靠设置,软支架底边3的下表面可以与贯穿横梁20贴靠设置,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相对设置。其中,当需要将模组30装配到电池包内时,首先将软支架10安装在贯穿横梁20左右两侧,需要说明的是,贯穿横梁20的左侧设置一个软支架10,贯穿横梁20的右侧设置一个软支架10,软支架10的拐角处与贯穿横梁20的拐角处要完全贴合,然后将水冷板302、导热垫303、模组30相继置于安装位置,起初,软支架10的软支架飞边2翘起,在模组30安装位置,相对设置的两个软支架10中间的距离小于模组30的宽度,随着模组30向下移动,模组侧板301与软支架飞边2接触,导致软支架飞边2向下压低,同时软支架飞边2会提供反向支撑力给模组侧板301,在模组30宽度方向上,软支架飞边2会对模组30起到限位作用。模组30继续下移到底部,软支架底边3会对模组30提供高度方向的支撑力,软支架底边3会起到吸收模组30安装公差的作用,然后利用螺栓304将模组30固定在贯穿横梁20上,进一步压缩软支架10,软支架10通过自身材料的收缩性,可以起到保证模组30安装平面度的作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的软支架10可以避让模组30产生的异响,也可以对拐角处的结构件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可以减小拐角处的结构件摩擦损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软支架底边3与贯穿横梁20粘接固定,这样设置能够把软支架10稳固地装配在贯穿横梁20上,可以防止软支架10与贯穿横梁20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可以保证软支架10的工作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模组30的位置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软支架飞边2可以设置为三个,如此设置能够使软支架飞边2的设置数量更加合理,可以保证软支架飞边2给模组30提供足够的反向支撑力,从而可以对模组30进行更好地限位。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如图3所示,软支架底边3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翻边31,翻边31适于与贯穿横梁20贴靠设置,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多个软支架飞边(2),所述软支架飞边(2)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第一表面(11),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2)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2)被构造为百叶窗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软支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多个软支架飞边(2),所述软支架飞边(2)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第一表面(11),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2)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所述软支架飞边(2)被构造为百叶窗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支架底边(3),所述软支架底边(3)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软支架底边(3)朝向所述主体(1)的第一表面(11)方向设置,所述主体(1)的第二表面(12)与电池包内的贯穿横梁(20)贴靠设置,所述软支架底边(3)的下表面与所述贯穿横梁(20)贴靠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所述软支架底边(3)与所述贯穿横梁(20)粘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软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荣彬曲凡多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