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70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标准链与链轮的齿啮合时产生的振动及噪音、并且标准链从链轮的啮合脱离较平滑的链传动装置。在标准滚子链(50)的滚子(52)或标准套筒链的套筒与链轮(11a、11b)的齿啮合的链传动装置中,链轮(11a、11b)具有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齿形节距角,并且该齿形节距角沿着节圆(pc11)的圆周方向不规则地排列,并且链轮(11a、11b)的齿形为,齿底圆直径(df)或齿底距离(dc)比标准链轮的齿底圆直径或齿底距离大,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降低标准滚子链的滚子或标准套筒链的套筒在与链 轮的齿啮合时产生的噪音并且能够平滑地进行啮合脱离的链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将链架设在驱动侧及从动侧的至少两个链轮上来传递动力的 链传动装置,在汽车的发动机中作为将曲柄轴的旋转传递给凸轮轴的传 动装置广泛地使用。近年来的发动机因为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提高而要求高燃烧效率,变 得高输出化,将曲柄轴的旋转传递给凸轮轴的传动装置的负荷增大,另 一方面,因为用户需求的提高,汽车的低噪音化的要求水平也变得严 格。并且,作为其原因,有链与链轮的啮合音大的问题。以往,作为啮 合音的降低对策,在发动机上粘贴防振部件来吸收放射音,或粘接防振 橡胶而利用橡胶的特性来减少噪音、振动。但是,如果将曲柄轴的旋转 传递给凸轮轴的传动装置的负荷增大,则链的张力也增大,啮合音变 大,所以仅通过防振材料不能抑制到目前的噪音水平。在这样的链传动装置中,以往使用后述日本工业标准(JIS)及国际 标准(ISO)中规定的传动用滚子链或套筒链和链轮的情况较多。在日本工业标准(JIS)中,有JISB1801-1997 (传动用滚子链及套 筒链)的规定,在其附件2 (链轮的形状及尺寸)中规定了链轮的齿形 (S齿形、U齿形)(参照非专利文献l)。另一方面,在国际标准(ISO)中,有ISO 606:1994 (E)的规定, 规定了链及链轮的齿形(ISO齿形)(参照非专利文献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标准链及标准链轮是指基于上述JIS标准或ISO 标准的链及链轮,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以ISO标准为基准的标准链及 标准链轮进行说明。以下,对由作为标准链的滚子链(标准滚子链)80、作为标准链轮 的一例的具有ISO齿形的链轮(标准链轮)90构成的链传动装置的概况 进行说明。图8是由ISO标准的标准链轮90与标准滚子链80构成的链 传动装置的正视图,图9是图8的IX部的放大图。图8及图9所示的 ISO齿形按照ISO 606:1994 (E)由下式规定。在上述式中,p是滚子链的节距,d是节圆直径,dl是滚子链的滚 子外径,df是齿底圆直径,dc是齿底距离,re (max)是齿顶圆弧的半 径最大值,ri (min)是齿底圆弧的半径最小值,re (min)是齿顶圆孤 的半径最小值,ri (max)是齿底圆弧的半径最大值,z是链轮的齿数。此外,在图8及图9中,pa是链轮的弦节距。并且,该链轮的弦节 距pa等于链节距p。由上述式可知,图9所示的标准链轮90即ISO齿形的齿底部93, 由比滚子82的半径(dl/2)稍大的、齿底圆弧半径为ri的圆弧形成,齿 面92由齿顶圆弧半径为re的圆弧形成,该齿面92在齿底部93的两侧 连续地形成。此外,齿底圆直径df形成为,等于节圆直径d与滚子链的 滚子外径dl的差。此外,齿底圆直径df形成为,大体等于节圆直径d 与齿底圆弧的半径ri的2倍的差。以下,对标准滚子链与标准链轮的概况进行说明。标准滚子链具有内链节和外链节,所述内链节中,两条套筒的两端 分别压入到一对内板的套筒孔中,并且外径dl的滚子旋转自如地嵌入 在套筒的外周,所述外链节中,旋转自如地插入在套筒内的两根连结销 的两端分别压入到配置于一对内板的两外侧的一对外板的销孔中,内链 节与外链节通过连结销而彼此可弯曲地连结。并且,标准滚子链具有均 等的链节距p(各滚子的中心间的距离)。接着,参照图8及图9对标准链轮进行说明。标准链轮中,相对于 将链轮的旋转中心O与齿底部的中心连结的齿底部中心线X来说,齿dc=d cos ( 90° /z) -dlre ( max) =0.12 . dl ( z+2 )h ( min) =0.505 dlre (min) =0駕.dl (z2+180)ri (max) =0.505 . dl+0.069 ( dl )d=p/sin ( 180° /z) df=d-dldc=df(节圆直径)(齿底圆直径) (偶数齿的齿底距离)(奇数齿的齿底距离)(齿顶圆弧的半径最大值) (齿底圆弧的半径最小值) (齿顶圆弧的半径最小值) (齿底圆弧的半径最大值) 底部及和齿底部相连的齿面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如果设各齿底部中心线X与节圆pc的交点为a,则相邻的齿底部中心线X所成的齿形节 距角6由于是节圆pc上的两个交点a、 a的中心角,所以由链轮的齿数z 决定,齿的节距角6=360° /z。此外,齿形节距pa是各齿底部中心线X 与节圆pc的交点a、 a间的距离。因而,齿形节距pa是各齿底部中心线 X与节圆pc的交点a、 a间的距离。因而,齿形节距pa是对应于齿形节 距角6的弦的长度。标准链轮由于齿形节距角e都相等,所以均等的齿 形节距pa (弦节距)沿着节圆pc的圆周方向排列。此外,齿形节距pa (弦节距)与链节距p相等。进而,以往,作为降低在链啮合到链轮上时产生的噪音的低噪音链 传动装置,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即,提出了以下的低噪音链传动装置 在由滚子链、和具备具有齿底与齿面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齿的链轮构成的 链传动装置中,上述滚子链的滚子的外径比标准尺寸大,以使得当该滚 子啮合在上述链轮的齿上时,滚子与该链轮的齿底之间存在空隙而抵接 在相邻的一对齿面上,并且,上述链轮的齿底用直径比上述滚子的外径 稍小的圆弧面构成,进而,上述滚子抵接在上述链轮的齿面上的部位的 该滚子的切线、与将该滚子的中心和上述链轮的中心连结的线所成的 角,由较小的角度构成,以便能够一边使上述滚子及/或上述齿面弹性变 形、 一边使该滚子坐落到齿底上,或者在上述齿面上滑动接触着移动到 齿底附近(参照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JISB腦誦199非专利文献2ISO606: 1994 (E)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18478号公报图8所示的标准滚子链80具有均等的链节距p (各滚子82的中心 Ol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图8中仅图示了构成标准滚子链80的部件 中的滚子82,而套筒、内板、内链节、连结销、外板、外链节则省略了 图示。此外,图8及图9所示的标准链轮90是齿数为18的驱动侧链轮。 齿形节距角6由式6=360° /z决定,所以齿数18的标准^速轮90的齿形 节距角6是20。。此外,如上所述,齿形节距pa是各齿底部中心线X 与节圆pc的交点a、 a间的距离,是对应于齿形节距角6的弦的长度。 因而,标准链轮90的齿形节距角6 (20° )都相等,均等的齿形节距 pa沿着节圆pc的圆周方向排列。如果标准链轮9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在滚子82的啮合开始部, 以已经坐落支撑在齿底部上的先行滚子82的中心01为中心、以链节距 p为半径,后续滚子82相对地运动,碰撞在标准链轮90的齿底部上。 此时,由于后续滚子82大致直角地碰撞在齿底部的中心附近,所以在 后续滚子82的啮合开始时,后续滚子82相对于标准链轮90齿面的动 能没有被緩冲而是传递到齿底部。因此,有后续滚子82的啮合开始时 的振动及噪音变大的问题。此外,标准链轮90的齿形节距pa(弦节距)等于标准滚子链80的 节距p,所以在各后续滚子82的啮合开始时,各后续滚子82与标准链 轮90的齿在由Q标记表示的相同的抵接位置t抵接。因而,各后续滚子 82与标准链轮90的齿开始啮合的时机总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传动装置,是标准滚子链的滚子或标准套筒链的套筒与链轮的齿啮合的链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链轮具有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齿形节距角,并且该齿形节距角沿着节圆的圆周方向不规则地排列;    上述链轮的齿形为,齿底圆直径或齿底距离比标准链轮的齿底圆直径或齿底距离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晶佐仓俊儿菅泽重信黑畑纯也小川岳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