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55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包括红外线燃烧器,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底部设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一次空气进风口、混合管、扩散管,所述一次空气进风口设于混合管的一端,所述扩散管设于混合管的另一端,且扩散管的一端与红外线燃烧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上设有空腔的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内侧上方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上设有升降口,且旋转槽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通风座内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顶部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的一端设有转盘,所述推杆侧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的固定块,所述旋转槽的高度比固定块的厚度高,且固定块与升降口间隙配合。

An Infrared Burner Ejector with Adjustable Inlet Ai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
技术介绍
红外线燃烧器,它是采用多孔陶瓷板以及金属纤维板作为燃烧炉头,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计制作而成。用瓦斯红外线燃烧器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50%以上、并降低污染。但是由于红外线燃烧器底部的引射管的气流量大小会影响到加热、烘干、保温的效果,同时浪费资源,这就需要设置一个可以控制气流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包括红外线燃烧器,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底部设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一次空气进风口、混合管、扩散管,所述一次空气进风口设于混合管的一端,所述扩散管设于混合管的另一端,且扩散管的一端与红外线燃烧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上设有空腔的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内侧上方设有两层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上设有升降口,且旋转槽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通风座内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顶部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的一端设有转盘,所述推杆侧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的固定块,所述旋转槽的高度比固定块的厚度高,且固定块与升降口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座内侧上方固定设有用于防止上方漏气的上隔板,所述推杆底部穿过上隔板,且推杆与上隔板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顶部设有卡块,所述凹槽顶部设有与卡块配合卡紧的卡紧槽,卡块通过上拉推杆把卡块卡进卡紧槽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转盘连接,弹簧另一端与通风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双层的旋转槽和推杆上的挡风板,进行调节挡风板在旋转槽上不同角度来控制气流量的大小,提高了红外线燃烧器的工作效率,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通风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通风座的挡风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外线燃烧器,2-引射管,3-转盘,4-通风座,21-混合管,22-扩散管,23-一次空气进风口,31-推杆,32-弹簧,41-上隔板,42-卡紧槽,43-凹槽,44-升降口,45-旋转槽,311-挡风板,312-固定块,313-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包括红外线燃烧器1,所述红外线燃烧器1底部设有引射管2,所述引射管2包括一次空气进风口23、混合管21、扩散管22,所述一次空气进风口23设于混合管21的一端,所述扩散管22设于混合管21的另一端,且扩散管22的一端与红外线燃烧器1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21上设有空腔的通风座4,所述通风座4内侧上方设有两层旋转槽45,所述旋转槽45上设有升降口44,且旋转槽45的端面上设有凹槽43;所述通风座4内设有挡风板311,所述挡风板311的顶部焊接有推杆31,所述推杆31穿过通风座4顶部,所述推杆31穿过通风座4顶部的一端设有转盘3,所述推杆31侧壁上设有与凹槽43配合固定的固定块312,所述旋转槽45的高度比固定块312的厚度高,且固定块312与升降口44间隙配合。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通风座4内侧上方固定设有用于防止上方漏气的上隔板41,所述推杆31底部穿过上隔板41,且推杆31与上隔板41间隙配合。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块312顶部设有卡块313,所述凹槽43顶部设有与卡块313配合卡紧的卡紧槽42,卡块313通过上拉推杆31把卡块卡进卡紧槽42内。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转盘3底部设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一端与转盘3连接,弹簧32另一端与通风座4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旋转推杆将固定块旋进通风座内侧上方最顶层的旋转槽内,将固定块固定于凹槽上,卡块通过上拉推杆把卡块卡进卡紧槽内防止推杆旋转带动挡风板,当固定块固定于外侧的凹槽时,挡风板阻挡气流量少,引射管通风量大;当固定块固定于最内侧的凹槽时,挡风板阻挡气流量大,引射管通风量少。旋转推杆将固定块旋进通风座内侧上方最下层的旋转槽内,将固定块固定于凹槽上,卡块通过上拉推杆把卡块卡进卡紧槽内防止推杆旋转带动挡风板,当固定块固定于外侧的凹槽时,挡风板阻挡气流量少,引射管通风量大;当固定块固定于最内侧的凹槽时,挡风板阻挡气流量流动,引射管无法通风。转盘底部的弹簧用于固定块在升降口时防止挡风板掉落到通风座的底部,同时便于拉扯推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包括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底部设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一次空气进风口、混合管、扩散管,所述一次空气进风口设于混合管的一端,所述扩散管设于混合管的另一端,且扩散管的一端与红外线燃烧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上设有空腔的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内侧上方设有两层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上设有升降口,且旋转槽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通风座内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顶部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的一端设有转盘,所述推杆侧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的固定块,所述旋转槽的高度比固定块的厚度高,且固定块与升降口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进气流量的红外线燃烧器引射管,包括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底部设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一次空气进风口、混合管、扩散管,所述一次空气进风口设于混合管的一端,所述扩散管设于混合管的另一端,且扩散管的一端与红外线燃烧器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上设有空腔的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内侧上方设有两层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上设有升降口,且旋转槽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通风座内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顶部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所述推杆穿过通风座顶部的一端设有转盘,所述推杆侧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的固定块,所述旋转槽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舒健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合能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