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053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包括连通的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反应器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为氢气贫氧燃烧室、煤粉加氢反应室和气固冷却室;在氢气贫氧燃烧室的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燃烧喷嘴,在煤粉加氢反应室的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煤粉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部分氢气在氢气贫氧燃烧室内部与氧气进行贫氧燃烧,将其余氢气进行加热至900℃,达到反应所需温度,避免从外界运输高温高压氢气时运输管道破损导致氢气泄露,提高了安全性;粗煤气与半焦一起排出反应器,反应器内部不需要留有料位,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反应器下部没有高温半焦作料封后,反应器下部所处环境温度降低,避免了受到高温导致损坏。

A Pulverized Coal Hydrogasific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煤加氢气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加氢气化是指含碳化合物与氢气在加氢气化炉内中温(700-1000℃)和高压(5-10MPa)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富含甲烷的粗煤气、高附加值芳烃油品和高热值半焦的过程。如图1所示,传统的粉煤加氢气化装置的反应器1内部由上向下依次为反应区1.4、分离区1.5和半焦储存区1.6,含碳化合物与高温氢气在反应区1.4进行加氢气化反应,反应产物向下进入分离区1.5进行分离,粗煤气和半焦分离后,粗煤气从反应器1中上部排出,进入旋风分离器2,半焦下落到半焦储存区1.6进行贮存,旋风分离器2分离出的高温高压半焦经料腿返回至反应器1的半焦储存区1.6,半焦储存区1.6的半焦从反应器1底部排出进入半焦冷却器19进行冷却。传统加氢气化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通入反应器1的650℃左右的氢气来源于外界的氢气加热炉,输送管道在输送高温高压的氢气时,容易受高温高压的影响破裂,导致高温高压的氢气泄露,需停产检修影响生产的连续性,而且高温高压的氢气泄露到空气中后,与氧气接触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安全性低;2、反应器1底部需要控制一定的料位,通过控制反应器1与半焦锁斗之间的压差将半焦外排,反应器1内部随着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压力波动,不便于反应器1与半焦锁斗之间的压差控制;而且反应器1下部一直存有高温半焦作为料封,反应器1下部长时间与高温半焦接触,容易损坏;3、为了减少粗煤气进入旋风分离器2后分离出的高温高压半焦直接外排时的降温降压处理过程,需要返料至反应器1,随反应器1底部的半焦一起外排处理,由于半焦密度小,比较疏松,返料如果直接落到料层顶部会被粗煤气吹起,使得粗煤气中的半焦含量增加,增加后续粗煤气净化的难度,返料口如果设到料层中部,料层中的半焦会堵塞返料口,不利于返料的进行,半焦输送难度大;4、从反应器1排出的粗煤气和半焦温度在1000℃以上,对后续设备的耐高温要求比较高,设备投入及检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对氢气进行加热,节省高温氢气输送管道投入成本,不需要对加氢气化炉内部的料位进行控制,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半焦不需要返回加氢气化炉,简化了排料过程的粉煤加氢气化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包括连通的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所述反应器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为氢气贫氧燃烧室、煤粉加氢反应室和气固冷却室;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的进气管分别与燃料气管、氢气管和氧气管连通,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与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之间设有第一圆锥料斗;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煤粉喷嘴;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与所述气固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圆锥料斗;在所述气固冷却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由下到上依次设有冷却气进气管和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冷却气进气管之间的所述气固冷却室内设有布气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喷嘴的数量为位于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顶部中心的一个;或以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的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四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偶数个。进一步的,所述煤粉喷嘴的数量为以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的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四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偶数个。进一步的,所述布气装置包括布气板,在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开设有布气孔。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氢气文丘里管。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气固两相文丘里管,所述气固两相文丘里管的出料口置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氢气电控阀和煤粉电控阀,所述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头置于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内;在所述氢气管上设有所述氢气电控阀,在所述煤粉喷嘴上设有所述煤粉电控阀,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氢气电控阀和所述煤粉电控阀电连接,分别控制所述氢气电控阀和所述煤粉电控阀的开闭。本技术的优点:1、部分氢气在氢气贫氧燃烧室内部与氧气进行贫氧燃烧,将其余氢气进行加热至900℃,达到反应所需温度,避免从外界运输高温高压氢气时运输管道破损导致氢气泄露引发爆炸,提高了安全性;2、粗煤气与半焦一起排出反应器,反应器内部不需要留有料位,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反应器下部没有高温半焦作料封后,反应器下部所处环境温度降低,避免了受到高温导致损坏;3、反应器内部的半焦和粗煤气一起进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半焦直接排入后续系统进行降压冷却,避免了返料至反应器内部,降低了半焦输送的难度;4、在气固冷却室底部的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冷却气进气管,通入冷却气对半焦及粗煤气进行冷却,使得排出反应器的半焦及粗煤气的温度降低,降低对后续设备的耐高温要求,降低了设备的投入及检修成本;5、在出料管与冷却气进气管之间的气固冷却室内设有布气装置,使冷却气可以均匀分布,对半焦及粗煤气进行均匀冷却,而且使半焦受力均匀,防止部分半焦下方无冷却气掉落到反应器壳体底部造成半焦堆积;6、在第二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气固两相文丘里管,气固两相文丘里管的出料口置于出料管的下方,使得粗煤气和半焦有一个向上返料至出料管的过程,延长了粗煤气和半焦的冷却时间,保证了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粉煤加氢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反应器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反应器的仰视图;图5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反应器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3至6中反应器的俯视图;图8为实施例3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5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6中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反应器1,旋风分离器2,氢气贫氧燃烧室1.1,煤粉加氢反应室1.2,气固冷却室1.3,燃烧喷嘴3,燃料气管4,氢气管5,氧气管6,第一圆锥料斗7,煤粉喷嘴8,第二圆锥料斗9,出料管10,冷却气进气管11,布气装置12,氢气文丘里管13,气固两相文丘里管14,温度控制器15,氢气电控阀16,煤粉电控阀17,温度探头18,反应区1.4,分离区1.5,半焦储存区1.6,半焦冷却器1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2-4所示,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包括连通的反应器1和旋风分离器2;反应器1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为氢气贫氧燃烧室1.1、煤粉加氢反应室1.2和气固冷却室1.3;部分氢气在氢气贫氧燃烧室1.1内部与氧气进行贫氧燃烧,对其余氢气进行加热,既可以保证氢气达到反应所需温度,又能避免从外界运输高温高压氢气时运输管道破损导致氢气泄露引发爆炸,提高了安全性;被加热后的氢气进入煤粉加氢反应室1.2与煤粉发生煤粉加氢气化反应,反应后产生的半焦和粗煤气进入气固冷却室1.3进行冷却和外排。在氢气贫氧燃烧室1.1的反应器1的壳体上设有两个燃烧喷嘴3;每个燃烧喷嘴3的进气管分别与燃料气管4、氢气管5和氧气管6连通,在氢气贫氧燃烧室1.1与煤粉加氢反应室1.2之间设有第一圆锥料斗7,第一圆锥料斗7的侧壁与反应器1的壳体内壁密封接触,将氢气贫氧燃烧室1.1与煤粉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通的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所述反应器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为氢气贫氧燃烧室、煤粉加氢反应室和气固冷却室;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的进气管分别与燃料气管、氢气管和氧气管连通,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与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之间设有第一圆锥料斗;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煤粉喷嘴;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与所述气固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圆锥料斗;在所述气固冷却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由下到上依次设有冷却气进气管和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冷却气进气管之间的所述气固冷却室内设有布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通的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所述反应器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为氢气贫氧燃烧室、煤粉加氢反应室和气固冷却室;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的进气管分别与燃料气管、氢气管和氧气管连通,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与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之间设有第一圆锥料斗;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设有煤粉喷嘴;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与所述气固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圆锥料斗;在所述气固冷却室的所述反应器的壳体上由下到上依次设有冷却气进气管和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冷却气进气管之间的所述气固冷却室内设有布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喷嘴的数量为位于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顶部中心的一个;或以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的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氢气贫氧燃烧室四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偶数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喷嘴的数量为以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的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煤粉加氢反应室四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偶数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装置包括布气板,在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开设有布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装置包括布气板,在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开设有布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氢气文丘里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氢气文丘里管。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氢气文丘里管。9.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气固两相文丘里管,所述气固两相文丘里管的出料口置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圆锥料斗的底部出料口设有气固两相文丘里管,所述气固两相文丘里管的出料口置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煤加氢气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李美喜李维王凤彬张要旗吴小军冉德顺刘子续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