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旋压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363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一种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该皮带轮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碟形幅板、支承筒、小V形皮带槽、安装板五段构成一个整体,大V形皮带槽一端为皮带轮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的外圆周连接,碟形幅板的内圆周与支承筒的一端连接;支承筒一端向内收缩形成一凹台阶;小V形皮带槽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的外圆连接;安装板由碟形平面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构成,圆形安装平面上有一中心孔,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其制造方法是将冷轧薄钢板经过连续拉深、整形、旋压等工序加工而成。该皮带轮具有不易变形,生产成本低、尺寸精度高、强度好,外形比较美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部件中的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复 合旋压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v形槽皮带轮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等各种机械传动设备上,其中,复合皮带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皮带轮带有两道直径不相等的v形槽,传统的复合皮带轮都是采用铸造毛坯经切削加工的方法制成的,这种皮带轮不仅壁厚较厚、整体比较笨重,而 且在加工过程中要去除大量金属材料,浪费了材料,由于铸造质量不均匀(有 砂眼、气孔等),所以每个皮带轮均需进行平衡处理,因而生产效率低,成本偏高;目前,随着复合皮带轮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有人采用先将大V形槽、 小V形槽用旋压的方法分别加工好,然后再将它们分别焊接在机加工好的轴 承支承座上(参见图3),这种方法制得的皮带轮与传统的铸造皮带轮相比具 有重量轻、产品质量好、外形美观等优点,但是它仍存在以下缺点(1)、焊 接容易变形由于该产品是将旋压好的大、小V形槽分别焊接在轴承支承座 上的,而且旋压好的大、小V形槽壁厚一般仅为1.5 2.5mm,因此焊接时比 较容易变形;(2)、由于该产品的轴承支座是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加工,仍然要 去除金属材料,因此其生产成本仍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生产成本低的复合旋 压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复合皮带轮及其制造方法存在的上述 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它由依次连接 的大V形皮带槽、碟形幅板、支承筒、小V形皮带槽、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 端面的安装板五段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为皮带轮的大端 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的外圆周连接,碟形幅板的内圆周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縮形成一凹台阶,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小V形皮带槽一边与支承筒 的凹台阶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由碟形平面和位 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构成,圆形安装平面上有一中心孔;上述 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 将冷轧薄钢板经过连续拉深、旋压形成复合旋压皮带轮,它包括以下主要工 序A、 落料将冷轧薄钢板在冲床上冲成圆形板材;B、 连续拉深将落料所得的圆形板材在拉深设备上连续拉深成具有大小 两级圆筒、其小端外圆有台阶的皮带轮毛坯;C、 整形将经连续拉深的具有大小两级圆筒、其小端外圆有台阶的皮带 轮毛坯在拉深设备上整形,使其形成具有碟形幅板的皮带轮半成品;D、 切边将整形后的皮带轮半成品进行切边处理;E、 旋压加工指将经整形、切边的皮带轮半成品分别旋压出大V形皮 带槽和小V形皮带槽,得到复合旋压皮带轮成型轮;F、 机加工将经旋压加工后的皮带轮在车床上进行机加工,车皮带轮支 承筒的内台阶孔和车大V形皮带槽的外圆以及车小V形皮带槽的外圆;G、 冲孔将皮带轮在冲床上冲出安装板的中心孔;H-表面处理将皮带轮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的复合旋压皮带轮。 所述的连续拉深工序的主要步骤包括-a、 拉深I :将落料所得的圆形板材在拉深设备上作第一次拉深,使其形 成圆筒型工件;b、 拉深II:将第一次拉深成的圆筒型工件在拉深设备上拉深成大小两级 圆筒型的毛坯;C、拉深III:将经第二次拉深所得的毛坯小端在拉深设备上进一步拉深, 使其小端直径变小;d、 拉深IV:将经第三次拉深的毛坯小端再经拉深设备进行拉深,使其小 端直径进一步变小;e、 拉深V:将毛坯小端再经拉深设备拉深,使小端外圆形成一台阶,从 而得到具有大小两级圆筒、其小端外圆有台阶的皮带轮毛坯。所述的旋压加工工序的主要步骤包括(a) 、将包括上模和下模的旋压模具、旋压轮分别安装在旋压机上;(b) 、将经过切边的皮带轮半成品安装在旋压模具的下模上,并将该工 件夹紧;(c) 、旋压大V形皮带槽和小V形皮带槽;(e)、将制得的复合旋压皮带轮成型轮从旋压模具上卸下。 本专利技术之与现有的复合皮带轮及其制造方 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产品不易变形,质量高由于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将大V形皮带槽、小V形皮带槽和支承筒 通过多道拉深、旋压工序连成一体,避免了由于焊接引起的变形,而且通过 旋压成型后该皮带轮的轮槽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和表面硬度,因此,其产 品质量较高。2、 生产成本低由于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是用冷轧薄钢板经多道拉深后再进行旋压 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整个加工过程不用去除金属材料,不仅生产条件好, 节省了材料,而且也不需要进行平衡处理,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3、 产品尺寸精度高由于在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制造方法中,大V形皮带槽和小V形 皮带槽是这样形成的先旋压大V形皮带槽,然后预车皮带轮支承筒的内台 阶孔,最后再以支承筒的内台阶孔定位,旋压小V形皮带槽;这种加工方法 可以保证大、小V形槽之间的尺寸精度要求,因此该产品的尺寸精度高。4、 强度好,外形比较美观由于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在大V形皮带槽与碟形幅板的连接处、在 小V形皮带槽与安装板的连接处均有加强筋,增加了在转角连接处的壁厚, 避免了因转角过大而容易产生的折损,因而其强度较好,而且,在该皮带轮 的各段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因此该皮带轮外形比较美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的 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l:实施例一所述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2:实施例一所述本专利技术之复合旋压皮带轮焊接加强垫圈和加装轴承拉深I所得圆筒型拉深n所得毛坯的拉深m所得毛坯的后的结构示意图3:目前的复合旋压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4: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 工件的结构示意图5: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 结构示意图6: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 结构示意图7: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拉深IV所得毛坯的 结构示意图8: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拉深V所得具有大 小两级圆筒、其小端外圆有台阶的皮带轮毛坯结构示意图9: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整形工序所得皮带轮 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10: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中,旋压加工工序所得 皮带轮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11: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旋压皮带轮制造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12:连续拉深工艺流程图。图中ll一大V形皮带槽的一端, 21—外圆周, 22—内圆周,31—凹台阶, 32—内台阶孔,5—安装板, 51—碟形平面,52l一中心孔, 6—大V形皮带槽与碟形幅板7—小V形皮带槽与安装板连接处的加强筋, -轴承,10—复合旋压皮带轮,101—具有大小两级圆1一大V形皮带槽,2— 碟形幅板,3— 支承筒, 4一小V形皮带槽, 52—圆形安装平面, 连接处的加强筋, 8—加强垫圈,9一筒、其小端外圆有台阶的皮带轮毛坯,102—复合旋压皮带轮半成品; 103—复合旋压皮带轮的成型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IO,它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1、碟形幅板2、支承筒3、小V形皮带槽4、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端面的安装板5五段构成 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11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它由依次连接的大V形皮带槽(1)、碟形幅板(2)、支承筒(3)、小V形皮带槽(4)、以及位于皮带轮小端端面的安装板(5)五段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大V形皮带槽一端(11)为皮带轮的大端面,另一端与碟形幅板(2)的外圆周(21)连接,碟形幅板(2)的内圆周(22)朝皮带轮的大端方向倾斜向下并与支承筒(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承筒(3)在靠近小V形皮带槽端向内收缩形成一凹台阶(31),其内孔也形成一台阶孔(32);小V形皮带槽(4)一边与支承筒的凹台阶(31)连接,另一边与安装板(5)的外圆连接;所述的安装板(5)由碟形平面(51)和位于该碟形平面中间的圆形安装平面(52)构成,圆形安装平面(52)上有一中心孔(521);上述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杰韦秀萍徐银胜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