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红亮专利>正文

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21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包括强力骨架层(1),以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3)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横向间隔交替的肋(6)和槽(7),其特征在于:在纵向延伸所形成肋上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槽(7),且相邻两肋上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导传动带,特别是双面齿形切边联组传动带。
技术介绍
传动带是机械传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标准件。但用于长距离或多轮系传动时,普通的联组传动带由于其结构所限制,不能实现多轮系的传动。目前国内厂家所生产的切边式联组带,也多为单面形式的,同样也不能用于多轮系传动。在各种类型的传动带中,双面齿形同步带为啮合传动,不能实现过载保护,如中国专利号为“902144118.x”中所公开的《橡胶双面齿同步传动带》,所解决的是传动噪音,润滑和速比准确问题。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申请的专利号为“97181342.6”中所公开的《双侧多V形传动带及其皮带轮》,虽然解决了在纵向方向上槽所处位置易断裂的问题,但该带需要配用专用带轮,其结构、体积较大,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美国专利5,507,699中所公开的双面齿形联组带中,由于双侧横向相对的肋与槽的对称设置,因而在槽的部分容易形成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面切边联组带存在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本技术是依据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包括强力骨架层,以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横向联结层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横向间隔交替的肋和槽,进一步的结构是在纵向延伸所形成肋上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槽,且相邻两肋上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上述沿肋两侧工作面延伸所形成夹角度数在15°-65°之间。对大截面型号的传动带,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广角尼龙帆布层。还可以以两层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横向联结层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在短纤维补强底胶层纵向延伸形成一条肋,在肋的垂直方向上开槽。所述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依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使本技术实现在多轮系上传动,减少了过桥轮等辅助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伸张率小,使用寿命长,过载保护,免维护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双面多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双面单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双面多肋传动带,该传动带包括强力骨架层1,以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3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横向间隔交替的肋6和槽7,其进一步结构是在纵向延伸所形成肋上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槽7,且相邻两肋上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优选实施例是这样一种传动带,即两面相邻两肋垂直方向上具有的槽7交错,且位置处于横向肋的二分一处。沿肋两侧工作面8延伸所形成夹角度数在15°-65°之间。以适用于不同的带轮。对大截面型号的传动带来说,在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上还可以加广角尼龙帆布层5,以进一步增加传动带的耐磨性。图2所示为双面单肋传动带,该传动带以一层或两层强力骨架层1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2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在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上纵向延伸一条肋6,在肋6的垂直方向上开槽7。强力骨架层1相互之间有橡胶缓冲粘结的,经过加捻的聚酯、芳纶、玻璃纤维绳螺旋缠绕而成的。单肋传动带可与现有农机或工业传动带轮配用。权利要求1.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包括强力骨架层(1),以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3)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横向间隔交替的肋(6)和槽(7),其特征在于在纵向延伸所形成肋上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槽(7),且相邻两肋上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其特征在于沿肋两侧工作面(8)延伸所形成夹角度数在15°-65°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其特征在于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广角尼龙帆布层(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其特征在于以一层强力骨架层(1)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2)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在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上纵向延伸一条肋(6),在肋(6)的垂直方向上开槽(7)。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其特征在于两侧面槽(7)的位置交错。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力骨架层(1)为两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双面齿形切边联组带。该传动带包括强力骨架层(1),以强力骨架层为中心在其两侧附着缓冲层(2)、横向联结层(3)和短纤维补强底胶层(4),短纤维补强底胶层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横向间隔交替的肋(6)和槽(7),其特征在于在纵向延伸所形成肋上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槽(7),且相邻两肋上的槽的位置交错设置。本技术实现在多轮系上传动,减少了过桥轮等辅助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伸张率小,使用寿命长,过载保护,免维护等特点。文档编号F16G1/28GK2851716SQ20052014366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陶红亮, 祝书田, 唐全胜 申请人:陶红亮, 祝书田, 唐全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亮祝书田唐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陶红亮祝书田唐全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