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俊德专利>正文

链条的外链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05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在变速自行车上的链条外链板,在两穿孔间中央腰部上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浮凸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外侧缘上再形成圆弧面;藉着上述浮凸部的形成,可扩大两外链板间宽度,以利于组装链条的变速;而上述导角的形成,可进一步扩大两外链板上、下两侧宽度,更利于链条的变速顺畅,达到变速确实、快速的功效。(*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组装有多段变速自行车上的链条外链板,特别是指一种可增进组装链条变速的顺畅性,及降低链条传动时的噪音。常见的自行车有所谓的单段自行车与多段变速自行车的分别,其中,单段自行车所指为链条横跨设置在前、后链轮间,传动的速率永保持一定;而多段变速自行车的传动状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两踏板10间组装多个前链轮11,而在后轮轴12上装设多数个直径不同的后链轮13,上述前、后链轮11、13间再跨设链条2;当链条2跨设在前、后轮11、13间时,传动速率可保持一定,而当链条2受拨链器的拨动而位移至另一后链轮13′上时,可因所述二后链轮13、13′间齿数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传动速率;上述自行车可变段数的多寡则因其前、后链轮11、13数量而定,例如图1所示状态可变最高段数为15段;而使用在变速自行车的链条2依须要而位移,位移时又会因拨链器的拨动而呈斜向卡抵,在此状态下链条2的构造不仅会影响其变速的顺畅,也可能会产生摩擦噪音。接着,如图2,常见的链条2是在衬套21外组装链滚22,在衬套21左、右两端再分别套设内链板23,上述衬套21中央通孔上组装链销24,在该链销24两侧边分别枢设外链板25;当链条2在正常直线运转时,其两内、外链板23、25间空隙会卡设在后链轮13的链齿131上,如此不断的运转,就可驱动后链轴12转动;而当链条2在进行变速动作时,因链条2会被斜向拉引,直到其中两外链板25间空隙套入要变速的后链轮13′上的链齿131′上为止,这样才能将往后的空隙一一的拉入后链轮13′上,因此,当两外链板25间卡入瞬间,若两外链板25间空隙不足,就会造成难以卡入的现象,而使链条2向下滑移,造成所有的变速动作必须重头开始;而如以往链条2有关外链板25的设计,使用在一般无须变速的自行车时运算方便,但若使用在变速自行车时,其两外链板25间空隙随板体平板状的设计而无法扩张,而使得链条2在变速时产生困难、不顺的缺点;当然,当链条2无法迅速的卡入要变速的后链轮13′时,其构件与旁侧后链轮13′间的相互摩擦很难避免,因而衍生链条2变速噪音的产生。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合变速自行车使用,且具有变速顺畅、摩擦面积少的链条外链板。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将外链板的两穿孔间腰部位置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藉着上述浮凸部的形成,可扩大两外链板间空隙,以利于组装链条跨设在要变速的链轮上。为实现上述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在后,其中图示分别为图1是一种变速自行车的传动示意图。图2是一种以往链条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组装在链条上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首先,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外链板3为两端圆弧突出、而中央内缩的板体,板体两穿孔31间中央腰部32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33,在浮凸部33上、下两侧缘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331。又,如图5,当本技术在组装的链条4上时,外链板3的浮凸部33位于链条4外侧边,而导角331相对设立且位于链条4内面;又,当本技术在正常直线运转时,链轮5的链齿51卡掣在两外链板3间空隙;而链条4在行变速动作时,链条4会被斜向拉伸而跨设在两链轮5、5′间,因为外链板3上浮凸部33的形成(如假想线所示),可使两外链板3间空隙加大,以利于链条4在被斜向拉伸时两外链板3间空隙快速的卡入于旁侧的链齿51′上,当链条4上其中两外链板3间空隙卡入在欲变速的链齿51′上时,往后链条4上空隙就可因此而一段段的卡入于旁侧链轮5′上,以达到变速顺畅、快速的动作;而位于浮凸面33上导角331设计,可更进一步扩大两外链板3上、下两侧的宽度,增进链条4变速的顺畅。前述实施例的浮凸部33两外侧面呈平面状,上述浮凸部33外侧面平板状设计固然不会影响组装链条变速的顺畅性,但因一般用在多段变速自行车上的链条其宽度较传统者为窄(俗称窄式链条),主要原因是变速自行车的两踏板或后轮轴间组装的链轮数量较多,为了避免影响自行车使用的顺畅度,其两链轮间的宽度较小,也因此使用窄式链条才能配合前述多数一组的链轮使用;而如前述实施例所示(图4),为了增加链条4变速的顺畅度,其外链板3中央腰部32于是向外形成浮凸部33,浮凸部33位于链条4外侧为一平面,在此情况下当链条4使用中受外力而偏摆时(图5),其外侧平面就极容易和旁侧链轮5′呈面状的摩擦,而产生所谓的传动噪音;为了改善上述缺陷,本技术也可如图6所示,使浮凸部33′外侧形成弯弧的圆弧面332′,藉着上述圆弧面332′的形成,可使组装链条4′在使用中产生偏摆时,外侧圆弧面332′与旁侧链轮6′间即使产生相互碰撞,碰撞面也可由原来面的摩擦改变成线的摩擦,而降低链条4′传动时的噪音。因此,本技术在两外链板的腰部上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藉着上述浮凸部的形成可使得组装链条在变速时,因两浮凸部的形成而扩大两外链板间宽度,以使链条在变速时更加确实、顺畅;而浮凸部上导角的形成,可进一步扩大外链板上、下两侧间宽度,而更有利于链条的变速;又为了更进一步降低链条运转时的传动噪音,将浮凸部形成圆弧面,也可降低外链板与旁侧链轮间的摩擦,藉由上述构造的改良,可确实产生变速顺畅、确实、传动噪音低等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的外链板,是在板体上形成两穿孔,穿孔间再形成一个宽度较小的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上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外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凸部外侧边为圆弧面。专利摘要一种使用在变速自行车上的链条外链板,在两穿孔间中央腰部上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浮凸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外侧缘上再形成圆弧面;藉着上述浮凸部的形成,可扩大两外链板间宽度,以利于组装链条的变速;而上述导角的形成,可进一步扩大两外链板上、下两侧宽度,更利于链条的变速顺畅,达到变速确实、快速的功效。文档编号F16G13/06GK2118206SQ9220543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俊德 申请人:吴俊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的外链板,是在板体上形成两穿孔,穿孔间再形成一个宽度较小的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上向外冲压形成浮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俊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