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俊德专利>正文

自行车链条的链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06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链条的链板,主要特征在于:在内、外链板的腰部上、下两侧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藉着上述导角的形成,可扩大两内、外链板外侧缘间的间隙,以使组装的链条在变速时更加迅速、确实。(*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在自行车上的链条,特别是一种链条的内、外链板,以达到变速顺畅确实的效果。常见的自行车依照链轮数量的不同,有所谓的单段式自行车与多段变速自行车的分别,其中,有关于多段变速自行车传动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是在两踏板间组装一个前链轮10,而于后轮轴上装设多个齿数不同的后链轮11,再于其中一个后链轮11与前链轮10间组装传动用链条2;当链条2受拨链器的拨动而转换到不同直径的后链轮11′上时,可因后链轮11′齿数的不同,而达到变速的效果,但是以往链条2上有关链板设计不尽理想,会影响到链条2变速的顺畅。接着,如图2所示,以往链条2是由外链板21、内链板22、链滚23、衬套24及轴销25等所构成,在组装时链滚23穿设在衬套24杆径外,于衬套24两端部分别固设内链板22,又位于衬套24中央通孔内穿设轴销25,轴销25两端分别突出于内链板22的板体外,于端部上再枢设外链板21,如此,横向连续性的加以组装即可形成自行车传动的链条2。又,以往链条2的内、外链板22、21为平整、厚薄一致的板体,因此,在变速过程中,链条2必须先呈歪斜角度,才能使其中两内链板22(或外链板21)间的间隙套入后链轮11′的链齿上,然后拉动往后所有内、外链板22、21间的间隙全部套入于后链轮11′的链齿上,因以往内、外链板22、21为厚薄一致的板体,因此,在前述变速动作中,内、外链板22、21底侧中央部位容易被后链轮11′链齿顶面所顶住(俗称的咬齿),以至于往后的链条2两内、外链板22、21间的间隙无法迅速套入后链轮11′的链齿上,导致变速无法迅速、确实的缺点;而由于后链轮11数量多于前链轮10,因此,在排列上只有后链轮11会与前链轮10呈直线对应,当链条2跨设在不与前链轮10呈同一直线的后链轮11′上,骑车者倒踩踏板使链条2后转时,位于前链轮10上方的链条2内、外链板22、21底侧就很容易与链齿形成咬齿现象,(因链轮下侧的链板间间隙由于受到调整链条松紧度的惰轮所拉动而对正于链齿,因此,比较不容易呈倾斜状的咬住链齿),而导致咬齿或脱链的现象,此为以往链条2的链板设计不理想,所衍生出来的缺点。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迅速、顺畅、确实的自行车链条的链板。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链条的内、外链板两穿孔间的中央部位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藉着上述导角可扩大两内、外链板外缘间的宽度,以使组装链条在行变速作业时,能迅速、顺畅的与链轮的链齿相啮合,达到变速顺畅、快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在后,其中图示分别为图1是以往链条的变速示意图。图2是以往链条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组合在链条上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链板正视图。图5是图4中5-5截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链板与链齿啮合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链板正视图。图8是图7中8-8截线的剖视图。首先,见图3、4、5,本技术所组装的链条3也在链滚31两端分别组装一个内链板32,于内链板32外侧边再藉轴销33组装外链板34,上述二相对设立的内链板32间的空隙可供链轮的链齿定位,而二外链板34间的空隙同样也是供链轮的链齿定位;本技术主要特征有二在内链板32的两穿孔间的腰部321上、下两侧分别形成圆弧的导角322,另一为在外链板34的腰部341内侧上、下两侧形成圆弧的导角342,其中,外链板34的导角342倾斜角度与板体底缘间约呈15-45度夹角。如图3、6,当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由于内、外链板32、34外缘均形成导角322、342,上述导角322、342可在不影响链条强度的情况下,适时的加大两内、外链板32、34间外缘的宽度,以使链条3在变换轨道时,使两两内、外链板32、34间的间隙更容易套入链轮的链齿上,使得往后链条3上的间隙陆续的套入欲变换轨道的链齿上,达到变速迅速、确实的效果,且可避免咬齿的发生。事实上,在链条变速的过程中,因外链板在组装后较内链板突出,因此,在变速时外链板先啮入于变速中链轮的机率较内链板为大,所以,为了增加外链板变速的顺畅度,本技术也可如图7、8所示,令外链板4中内腰部41上、下缘大抵呈平直的边缘411,上述平直状的边缘411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腰部41宽度约较第一实施例增加1mm(如图7所示,腰部41上、下两侧的平直线为本实施例的边线411,而位于边线411内的假想线部分为第一实施例的腰部宽度,因此,本实施例实际腰部宽度的增加为图边线411至假想线间距离);又位于腰部41上、下两侧在不影响链条强度的情况下斜切10度左右的导角412,藉着上述腰部41宽度的增加,可使导角412最外缘间间隙更加扩大,以使链条在变速时更容易受到外链板4上导角412的导引而啮入,以增加组装链条变速的顺畅度及降低链条的传动噪音。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在链条的内、外链板腰部上、下两侧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确实可在维持链条原有宽度下,适时的增加两内、外链板间的外侧缘宽度,可使得链条在变速时,两内(外)链板间的间隙更容易啮入于变速的链齿上,以增加链条变速的容易度,进而避免链条在变速中产生咬齿的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链条的链板,相对设立组装在链条两侧边,在链板上形成宽度较小的腰部;其特征在于腰部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的链板,其特征在于;外链板的腰部两侧边呈平直状,腰部宽度大于以往外链板腰部约1mm。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链条的链板,主要特征在于在内、外链板的腰部上、下两侧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藉着上述导角的形成,可扩大两内、外链板外侧缘间的间隙,以使组装的链条在变速时更加迅速、确实。文档编号F16G13/00GK2126347SQ92205430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俊德 申请人:吴俊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链条的链板,相对设立组装在链条两侧边,在链板上形成宽度较小的腰部;其特征在于:腰部上、下两端分别形成倾斜的导角。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的链板,其特征在于;外链板的腰部两侧边呈平直状,腰部宽度大于以往外链板腰部约1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俊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