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通常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而言,作为自曲轴的动力传递单元,使用被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收容部轴支承的一对平衡轴、和设于该各平衡轴上的驱动侧和从动侧的斜齿轮。随着该两斜齿轮的旋转,在各平衡轴上产生旋转轴方向的推力载荷。因此,在下壳体的轴承部的附近,形成有供各斜齿轮的一侧面抵接的推力承受部。在该推力承受部,形成有向该推力承受部供给润滑油液(以下,称为润滑油。)的供油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4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设于推力承受部的供油槽设为朝着下壳体的底部向平衡轴的径向延伸。因此,推力承受部中自供油槽向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润滑油供给量不足,从而有可能在推力承受部的局部产生磨损。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向推力承受部与斜齿轮之间充分供给润滑油,而能够抑制推力承受部的磨损产生的平衡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具备: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配设于壳体收容部的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可供润滑油流入的收容部;轴承部,其配设于所述收容部;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该平衡轴传递旋转力;圆弧状的推力承受部,其能够供所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从该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抵接;凹部,其配设于所述推力承受部的与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6 JP 2017-050721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可供润滑油流入的收容部;轴承部,其配设于所述收容部;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该平衡轴传递旋转力;圆弧状的推力承受部,其能够供所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从该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抵接;凹部,其配设于所述推力承受部的与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朝向竖直方向的上方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衡轴,设有传递旋转的齿轮,所述齿轮作用有使所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方向上的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侧面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力承受部,形成有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具有多个。7.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下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所述上壳体;轴承部,其跨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而形成;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且从啮合位置向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方向旋转;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配设于所述下壳体,供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凹部,其配设于两个所述推力承受部互相接近的位置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通过啮合而作用有使其经由各所述平衡轴与各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力。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是斜齿轮。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轴向侧面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崇,北村正晴,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