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249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温度管理所需的负担,适合于虾类的养殖的养殖系统。养殖系统(100)包括:养殖水槽(50),其能够收容养殖水(W);保温室(10),其构筑成覆盖养殖水槽(50)整体;以及锅炉(30),其为用于加热养殖水槽(50)内的养殖水(W)的单元。养殖水槽(50)的内壁面(51)、(52)以朝向养殖水槽(50)内的底面(53)形成下坡的方式倾斜,通过在养殖水槽(50)内直立设置隔壁(54),由此形成能够使养殖水(W)一边沿水平方向流动一边循环的环形流水路(55)。养殖水槽(50)的上方被呈平板状的多个隔热材料(40)覆盖,在养殖水槽(50)的周围的地面(G)上直立设置有隔热材料(40)。

Aqua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陆地上进行鱼贝类、甲壳类的培育的养殖系统,尤其涉及适合于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培育的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关于在构筑于陆地上的养殖水槽内进行鱼贝类、甲壳类的培育的养殖系统,以往开发了各种设备、装置,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养殖系统,例如存在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水产物的养殖设备”。该“水产物的养殖设备”包括:无端环形的回流式的水槽;水管理装置,其将水槽内的养殖水取出到槽外,调整为给定的状态后返回到水槽;曝气水路,其对从水管理装置供给的处理水进行曝气;气流装置,其产生恒定方向的循环水流;以及投饵装置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登记技术第30220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水产物的养殖设备”,通过始终使养殖水回流,从而适合于在近似于自然状态的环境下养殖水产物,但由于养殖水槽的温度管理需要很大的负担,所以难以应对以低成本稳定地养殖虾类特别是凡纳滨对虾的要求。另外,构成所述“水产物的养殖设备”的水槽由于其内壁面形成铅垂方向(与水面成90度),所以在培育结束迎来收获期时进行虾的回收作业、残渣的回收作业等是困难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温度管理所需的负担,适合于虾类的养殖的养殖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养殖系统的结构如下述(1)~(19)所述。(1)一种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槽,其用于收容养殖水并养殖水产生物;以及保温室,其构筑成覆盖所述养殖水槽,所述养殖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单元,其配置在包围所述养殖水槽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养殖水槽内的养殖水的温度调节单元。(2)根据所述(1)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具有环形流水路,该环形流水路能够使所述养殖水的至少一部分一边沿水平方向流动一边循环。(3)根据所述(1)或(2)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的水淹没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所述养殖水槽的底面形成下坡的方式倾斜。(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在从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向所述养殖水槽的内侧离开的区域,在所述养殖水槽内直立设置水平方向的端部分别所处的隔壁,在所述隔壁的周围形成所述环形流水路。(5)根据所述(3)或(4)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的倾斜角度以水平面为基准为40度~70度。(6)根据所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将所述养殖水槽设置在陆地上。(7)根据所述(6)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至少由凹状部和合成树脂制片材形成,所述凹状部从地面朝向重力方向形成,所述合成树脂制片材铺设在所述凹状部的内壁面及底面,并具有防水性。(8)根据所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保温室的顶部的高度为2m~3m。(9)根据所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至少在所述养殖水槽的顶面区域配置有隔热材料。(10)根据所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在所述养殖水槽设有曝气装置、空气喷射器、水轮机、投饵机中的任意一种以上。(11)根据所述(10)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水轮机的旋转叶片的安装姿态能够进行表面和背面变更,或者所述水轮机的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切换。(12)根据所述(1)~(11)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保温室的内部湿度为80%~100%。(13)根据(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在所述养殖水槽中培育的所述水产生物为海产生物。(14)根据上述(13)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海产生物为甲壳类。(15)根据所述(14)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甲壳类为虾目。(16)根据(15)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虾目为对虾总科。(17)根据(16)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对虾总科为对虾科。(18)根据所述(17)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对虾科为滨对虾属。(19)根据所述(18)记载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滨对虾属为凡纳滨对虾。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减轻温度管理所需的负担,适合于虾类的养殖的养殖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养殖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养殖系统的局部省略俯视图。图3的(a)为图1中的A-A线处的局部省略侧视图,(b)为图1中的B-B线处的局部省略侧视图。图4为由图1中的箭头C所示的区域的局部省略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D-D线处的局部省略剖视图。图6为图4中的E-E线处的局部省略剖视图。图7为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养殖系统的养殖水槽的局部省略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养殖水槽的局部省略放大图。图9为由图8中的箭头F所示的区域的局部省略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9,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养殖系统100进行说明。如图1~图3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养殖系统100包括:保温室10,其构筑在地面G上;养殖水槽50,其形成在保温室10内;以及锅炉30,其为养殖水槽50内的养殖水W的加热单元。在锅炉30的附近配置有贮存锅炉30中使用的燃料的燃料罐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保温室,是用于将养殖水槽设施的温度维持在给定范围内的构筑物。在保温室外的温度低于适合于养殖的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温室与外部空气隔离,能够将保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合于养殖的温度。另一方面,在保温室内的温度高于适合于养殖的水温的情况下,通过释放保温室的开闭门或换气口而导入外部空气,由此能够使保温室内的温度成为适合于养殖的温度。通过在保温室内设置养殖水槽,冷暖气设备的负担变轻,能够抑制照明取暖费。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室10是用于将位于保温室10内的养殖水槽50内的水温维持在给定范围内的设施。保温室10的内部湿度保持在80%~100%。在封闭空间内,当湿度变高时,由蒸发引起的养殖水W的损失会被抑制,所以在如养殖系统100那样尽量不进行养殖水W的更换的陆地养殖系统中尤其为优选。在保温室10外的温度低于养殖水槽50内的水温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温室10与外部空气隔离,能够将保温室10内的温度保持在与适合于养殖的水温接近的温度。另外,也可以进行利用温度调节单元的冷却、加热。另一方面,在保温室10中的温度高于养殖水槽50内的水温的情况下,通过打开设置于保温室10的拉门14、换气口16(参照图4)而导入外部空气,由此能够使保温室10内部的温度成为适于养殖的水温。另外,也可以进行利用温度调节单元的加热、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保温室10为连栋结构,在被3个保温室10、10、10覆盖的部分的地面G形成有3个养殖水槽50、50、50(参照图7)。由于保温室10的尺寸、连栋数等没有限定,所以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宽度、状况进行设定。如图4至图6所示,保温室10通过用合成树脂薄膜材料12覆盖由多个管材、角材等组合形成的半圆柱形的建筑物11的周围而构筑。如图4所示,在保温室10的正面部10a设有出入口13和能够左右移动以开闭出入口13的一对拉门14、14。在一个拉门14的附近配置有换气扇15。从地面G到保温室10的顶部10c的高度为约2.3m,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前文所述,这些拉门14、14能够在保温室10内的温度变高时打开而作为通风路径使用。另外,也可以独立于拉门14设置开闭门或换气口等,并将它们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槽,其用于收容养殖水并培育水产生物;以及保温室,其构筑成覆盖所述养殖水槽,所述养殖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单元,其配置在包围所述养殖水槽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养殖水槽内的养殖水的温度调节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7 JP 2017-0282721.一种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槽,其用于收容养殖水并培育水产生物;以及保温室,其构筑成覆盖所述养殖水槽,所述养殖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单元,其配置在包围所述养殖水槽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养殖水槽内的养殖水的温度调节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具有环形流水路,该环形流水路能够使所述养殖水的至少一部分一边沿水平方向流动一边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的水淹没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所述养殖水槽的底面形成下坡的方式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在从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向所述养殖水槽的内侧离开的区域,在所述养殖水槽内直立设置水平方向的端部分别所处的隔壁,在所述隔壁的周围形成所述环形流水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的内壁面的倾斜角度以水平面为基准,为40度~70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将所述养殖水槽设置在陆地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系统,其中,所述养殖水槽至少由凹状部和合成树脂制片材形成,所述凹状部从地面朝向重力方向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并宏前田充穗安江荣辅松冈功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