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241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该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1%~0.14%、Si:0.25%~0.40%、Mn:1.55%~1.65%、P:≤0.15%、S:≤0.005%、Nb:0.035%~0.045%、Als:0.020%~0.040%、Ti:0.015%~0.025%、Ca:0.0015%~0.0035%、N:≤0.0060%;所使用板坯厚度规格250mm,所轧制钢板厚度规格16~30mm;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20~1280℃,加热时间大于210分钟;在完全再结晶温度范围内,前几道次压下率8~10%,后三道次压下率12~20%,结束温度大于980℃,在未再结晶温度范围内,增加累计变形量,未再结晶区(<950℃)总压下率60%,终轧温度770~830℃,道次压下率10~15%;钢板轧后20~40秒进ACC快速冷却,开始冷却冷温度730~770℃,冷却停止后钢板空冷返红的温度为570~630℃,冷却速度5~13℃/S,钢板在200~300℃下线堆放,缓慢冷却12~24小时。

A Production Method of Surface Bainite Q460MC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Q460钢板作为一种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是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煤矿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工程机械。矿用机械的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特殊,要求钢板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低温韧性,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能和低的缺口敏感性。随着TMCP技术日益成熟,Q460钢板的生产工艺由最初的高碳高合金的调质或控轧,正逐步向低碳微合金化的TMCP工艺方向发展。国标GB/T1591-2018于2019年2月正式实施,将TMCP工艺生产的Q460C明确为Q460MC。国内现有技术中,符合Q460MC标准要求的,多采用C-Mn-Nb-V-Ti成分体系,通过增加C含量和添加较多的Nb、V、Ti等合金元素来提高钢板强度,终轧温度800~850℃,ACC返红温度600~670℃,钢板组织多为铁素体+珠光体。过高的碳含量在提高钢板强度的同时,容易引起延伸率、低温韧性、焊接性能等指标变差。近两年,钒合金价格急剧升高,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公开报道的相关文献资料:(1)国标GB/T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1%~0.14%Si:0.25%~0.40%Mn:1.55%~1.65%P:≤0.15%S:≤0.005%Nb:0.035%~0.045%Als:0.020%~0.040%Ti:0.015%~0.025%Ca:0.0015%~0.0035%N:≤0.006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其中,碳当量CEV≤0.415%,焊接裂纹敏感系数Pcm≤0.236%;所使用板坯厚度规格250mm,所轧制钢板厚度规格16~30mm;该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a、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20~1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层贝氏体Q460MC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1%~0.14%Si:0.25%~0.40%Mn:1.55%~1.65%P:≤0.15%S:≤0.005%Nb:0.035%~0.045%Als:0.020%~0.040%Ti:0.015%~0.025%Ca:0.0015%~0.0035%N:≤0.006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其中,碳当量CEV≤0.415%,焊接裂纹敏感系数Pcm≤0.236%;所使用板坯厚度规格250mm,所轧制钢板厚度规格16~30mm;该钢板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a、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陈晓山闫梦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