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同行现有技术关键是通过调整成分及冷却工艺来降低管线钢薄规格的屈强比,如鞍钢、马钢等钢厂通过降低C、增Mn,降低终轧温度从而降低屈强比,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多家钢厂广泛使用,南钢则采用降低终轧温度的方式改变钢板的组织,目前该技术也有少部分钢厂使用。国内多家企业试图从优化工艺的角度做为出发点降低屈强比,主要增加先共析铁素体比例及增大铁素体晶粒度尺寸等方面满足低屈强比的要求,但随着屈强比的降低会影响钢板自身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因此对于石油、天然气运输以及各种地区管道建设等环境下,无法提供薄规格且低屈强比的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该管线钢为薄规格低屈强比屈服强度485MPa的管线钢,成品钢板厚度12-15mm,该钢的显微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其屈服强度≥485MPa,抗拉强度≥580MPa,全尺寸夏比冲击功转变温度在-60℃,全板厚DWTT断口剪切面积转变温度在-30℃,具有可制造性,可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重量含量为:C:0.04‑0.06%,Si:0.2‑0.3%,Mn:1.66‑1.74%,P:0‑0.012%,S:0‑0.02%,Cr:0.13‑0.19%,Nb:0.035‑0.045%,Ti:0.0115‑0.0175%,Ca:0.001‑0.0035%,Al:0.02‑0.04%,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如下关系:V+Nb+Ti≤0.15%;所述管线钢的制造方法如下步骤:S1、冶炼、浇铸:按照所述管线钢化学成分浇注,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在转炉中冶炼,然后通过LF+RH双重精炼脱硫、脱氢,再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重量含量为:C:0.04-0.06%,Si:0.2-0.3%,Mn:1.66-1.74%,P:0-0.012%,S:0-0.02%,Cr:0.13-0.19%,Nb:0.035-0.045%,Ti:0.0115-0.0175%,Ca:0.001-0.0035%,Al:0.02-0.04%,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如下关系:V+Nb+Ti≤0.15%;所述管线钢的制造方法如下步骤:S1、冶炼、浇铸:按照所述管线钢化学成分浇注,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在转炉中冶炼,然后通过LF+RH双重精炼脱硫、脱氢,再进行连铸机浇铸获得板坯;S2、加热:板坯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柏,刘鹏,杨佳威,陈建恩,严印通,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