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9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内部底端依次设有三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有隔热笼底板,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有石墨冷却块,所述石墨冷却块的上部设有加热器,所述隔热笼底板的上部设有侧面隔热板,所述侧面隔热板的左侧中部设有四块保温石墨条,所述侧面隔热板的上部设有隔热笼顶板,所述侧面隔热板内沿上侧设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中部设有固定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侧面隔热板内沿加装保温石墨条,起到保温改善晶体结构作用,进而起到改善硅锭品质作用,克服现有铸锭热场结构的缺陷,提高硅锭的质量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A New Type of Improvement of Thermal Field Structure of Side Long Crystal Polycrystalline Ingot Cas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行业,长晶多晶铸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
技术介绍
生长界面结构决定了晶体生长机制。界面的稳定性关系到晶体生长的完整性,晶体的生长形态取决于各个晶面的相对生长速率。物质从液体转变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平衡结晶温度或者成为理论结晶温度。当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时,这种现象成为“过冷”现象。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由于结构及位置所限,热场内硅锭对应位置加热器热辐射不到位,温度偏低,导致长晶时热场的温度梯度出现不均匀,从而导致硅锭出现所谓的“斜长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1)为上下带有弧形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炉腔(1)的内部底端依次设有三根圆柱形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中部设有圆盘型的隔热笼底板(5),所述支撑柱(4)的上部设有圆盘形的石墨冷却块(6),所述石墨冷却块(6)的上部设有呈U型回路布置的加热器(9),所述隔热笼底板(5)的上部设有圆筒状的侧面隔热板(7),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左侧中部设有四块保温石墨条(10),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上部设有隔热笼顶板(8),所述侧面隔热板(7)内沿上侧设有活动条(2),所述活动条(2)中部设有固定螺丝(3)。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石墨条(10)中的L1、L4要求长30-32cm,宽6.5-7.5cm,厚3.5-4.5cm,另外两条保温石墨条(10)L2、L3要求长20-22cm,宽6.5-7.5cm,厚3.5-4.5cm。进一步地,用于安装固定侧面隔热板(7)内沿新加装的四块石墨保温条(10)用的材质为钼丝(11)。进一步地,所述的钼丝(11)要求长8-9cm,直径在0.1-0.2cm,每个石墨条至少用3根钼丝用于和下方隔热笼底板(5)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石墨条(10)要求与侧面隔热板(7)内活动条(2)宽度保持一致,并保持在一个垂直水平面,四个石墨条不得超出隔热笼内活动条外沿,防止和炉腔内加热器及投炉用的护板剐蹭产生安全隐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侧面隔热板7内沿对应“过冷”位置加装保温石墨条10,起到保温改善晶体结构作用,进而起到改善硅锭品质作用,克服现有铸锭热场结构的缺陷,提高硅锭的质量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热笼隔热板保护增效装置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炉腔,2.侧板,3.固定螺丝,4.支撑柱,5.隔热笼底板,6.石墨冷却块,7.侧面隔热板,8.隔热笼顶板,9.加热器,10.保温石墨条,11.钼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腔1,所述炉腔1为上下带有弧形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炉腔1的内部底端依次设有三根圆柱形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中部设有圆盘型的隔热笼底板5,所述支撑柱4的上部设有圆盘形的石墨冷却块6,所述石墨冷却块6的上部设有呈U型回路布置的加热器9,所述隔热笼底板5的上部设有圆筒状的侧面隔热板7,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左侧中部设有四块保温石墨条10,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上部设有隔热笼顶板8,所述侧面隔热板7内沿上侧设有活动条2,所述活动条2中部设有固定螺丝3。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石墨条(10)中的L1、L4要求长30-32cm,宽6.5-7.5cm,厚3.5-4.5cm,另外两条保温石墨条(10)L2、L3要求长20-22cm,宽6.5-7.5cm,厚3.5-4.5cm。进一步地,用于安装固定侧面隔热板7内沿新加装的四块石墨保温条10用的材质为钼丝11。进一步地,所述的钼丝11要求长8-9cm,直径在0.1-0.2cm,每个石墨条至少用3根钼丝用于和下方隔热笼底板5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石墨条10要求与侧面隔热板7内活动条宽度保持一致,并保持在一个垂直水平面,四个石墨条不得超出隔热笼内活动条外沿,防止和炉腔内加热器及投炉用的护板剐蹭产生安全隐患。具体地,把新增的石墨保温条10按照对应位置用钼丝11和侧面隔热板7内沿下方的活动条2固定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侧面隔热板7内沿对应“过冷”位置加装保温石墨条10,起到保温改善晶体结构作用,进而起到改善硅锭品质作用,克服现有铸锭热场结构的缺陷,提高硅锭的质量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1)为上下带有弧形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炉腔(1)的内部底端依次设有三根圆柱形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中部设有圆盘型的隔热笼底板(5),所述支撑柱(4)的上部设有圆盘形的石墨冷却块(6),所述石墨冷却块(6)的上部设有呈U型回路布置的加热器(9),所述隔热笼底板(5)的上部设有圆筒状的侧面隔热板(7),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左侧中部设有四块保温石墨条(10),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上部设有隔热笼顶板(8),所述侧面隔热板(7)内沿上侧设有活动条(2),所述活动条(2)中部设有固定螺丝(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1)为上下带有弧形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炉腔(1)的内部底端依次设有三根圆柱形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中部设有圆盘型的隔热笼底板(5),所述支撑柱(4)的上部设有圆盘形的石墨冷却块(6),所述石墨冷却块(6)的上部设有呈U型回路布置的加热器(9),所述隔热笼底板(5)的上部设有圆筒状的侧面隔热板(7),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左侧中部设有四块保温石墨条(10),所述侧面隔热板(7)的上部设有隔热笼顶板(8),所述侧面隔热板(7)内沿上侧设有活动条(2),所述活动条(2)中部设有固定螺丝(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善侧长晶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石墨条(10)中的L1、L4要求长30-32cm,宽6.5-7.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刘郭军郭宽新刘瑞柱方圆张永坦刘长辉赵广飞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盛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