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053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采用两侧均衡进铁水的结构,铁水由直浇道进入铸型,经过第一横浇道,分层均衡的两股铁水,分别进入带有滤网的集渣包,铁水再经由集渣包进入第二横浇道,在由第二横浇道,以非常平缓的方式进入内浇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从源头上解决了,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因为容易变形,而导致加工余量不足,甚至最终在行列机上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而产生报废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毛坯的成品率。

Gating System for Vermicular Graphite Cast Iron Glass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玻璃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玻璃模具是生产玻璃制品的主要装备,其频繁的与1100℃左右的高温熔融玻璃液接触,作为玻璃制品外形或/及內型轮廓成型的限制作用,同时作为熔融玻璃以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媒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蚀性能而藉以延长使用寿命。目前玻璃模具的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铜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等几种材料。其中铸铁因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铸造及机械加工性能,在玻璃模具行业中,在可预见的未来依旧会占绝对主导地位。铸铁玻璃模具材料又可以分为,灰铸铁、蠕墨铸铁或球铁这三大类。由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不同类型的铸铁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其中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是主导因素。蠕墨铸铁由于导热性和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都居于灰铸铁和球铁之间,且偏向两者的有益方向,因此综合使用性能对比灰铸铁和球铁更加优异,特别适合于中等大小的瓶酒瓶,白酒瓶瓶型的模具使用,其铸造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也居于两者之间。因此普遍使用与玻璃模具行业中。同时,目前国内外蠕墨铸铁玻璃模具材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大多数研究机构及企业都围绕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强度、硬度等孤立的物理性能指标,通过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来满足抗氧化、耐磨性能等的要求。但是由于大量的通过添加贵重合金元素,一是提高了模具材料的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由于各种合金的添加,增加了材料铸造生产工序操作难度,而且产生了数量不少的珠光体。玻璃模具行业中公认的珠光体基体相较于铁素体基体有害无益。二是由于玻璃模具本身使用方面的特殊要求,需要内腔与熔融玻璃接触面必须致密,因此需要使用成型冷铁对模具内腔进行激冷,配合前述的合金元素的大量添加,因此产生巨大的材料内部铸造应力及白口。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只考虑了,在后续进行人工时效处理进行石墨化退火及去应力退火。尽管进行了石墨化或者去应力退火,但是由于蠕墨铸铁经过人工时效,应力去除后变形较大,轮廓度和平面度变形常常超过3mm,而导致无机械加工余量,产生大量报废毛坯铸件。同时,人工时效只能去掉毛坯组织中的部分应力,而不能完全去除铸造应力,导致最终蠕墨铸铁模具产品在行列机上使用时产生变形,从而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未有发现从材料配料及造型系统工艺方面,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行业内普遍使用的蠕墨铸铁玻璃模具毛坯的浇注系统,如图1,铁水从直浇道1a进入后经过滤网,产生的铁水渣在集渣包2a中,经过横浇道3a,急转进入造型型腔5a中,与室温温度的泥芯6a产生冲击,形成二次渣,由于是从一侧进铁水,先进水一侧的冷铁泥芯温度将迅速升高,甚至会出现高温局部氧化现象,而未进铁水一侧,则升温较慢,导致整个铸件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最后导致进铁水一侧与不进铁水一侧温差非常大。在后续的凝固过程中,由于石墨化膨胀、及凝固次序问题综合作用,导致最终的蠕墨铸铁模具毛坯在最后冷凝后存在巨大的内应力,甚至肉眼可见的轮廓度变形,及与泥芯直接接触部分的平面度中间凹,两端翘起。于此同时,由于蠕墨铸铁糊状凝固方式,有时甚至会出现内浇道先于铸件凝固,从而产生孤立液相区,在毛坯铸件内部出现缩孔现象。应力变形情况严重,轮廓方向变形,两端与中间超过3m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能够有利于降低铸造工艺难度、减少蠕墨铸铁玻璃模具铸件毛坯铸造应力、防止人工时候后毛坯轮廓及平面变形导致没有机械加工余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左浇注流通结构、右浇注流通结构、左集渣包、右集渣包和冒口;所述第一横浇道位于毛坯型腔的前端,所述直浇道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浇道,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中部;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包括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所述左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连通,所述左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边连通;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与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相对称,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包括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所述右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连通,所述右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边连通;所述左集渣包位于所述左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右集渣包位于所述右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的顶部都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冒口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上表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浇道呈圆弧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横浇道与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分别呈切线连接方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内部都有滤网。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侧面连通的第一连接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毛坯型腔的侧边2/3的长度,所述右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侧面连通的第二连接口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接口的长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内浇道和所述左第二横浇道连通的第三连接口的长度和所述右内浇道和所述右第二横浇道连通的第四连接口的长度都等于第一连接口的长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内浇道和所述右内浇道呈契型,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截面积小于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的截面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冒口位于所述毛坯型腔上表面的最高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冒口为保温冒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采用两侧均衡进铁水的方式,铁水由直浇道进入铸型,经过第一横浇道,分层均衡的两股铁水,分别进入带有滤网的集渣包,铁水再经由集渣包进入第二横浇道,在由第二横浇道,以非常平缓的方式进入内浇道。对于铸件毛坯来说,铁水从两个侧边方向同时进入,缓慢与泥芯接触,泥芯两侧温度同时升高,在整个浇注系统稳定场分布方向是十分对称的,因此不会在轮廓度及平面方向产生过大的铸造应力,大大的减少了由于铸造应力产生的变形。使得铸件毛坯的尺寸合格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合格,后续无需进行人工时效的去应力退火工序。本技术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从源头上解决了,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因为容易变形,而导致加工余量不足,甚至最终在行列机上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而产生报废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毛坯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a-直浇道,2a-集渣包,3a-横浇道,4a-内浇道,5a-毛坯型腔,6a-泥芯,7a-冒口;1-直浇道,21-左集渣包,22-右集渣包,31-第一横浇道,32-左第二横浇道,33-右第二横浇道,41-左内浇道,42-右内浇道,5-毛坯型腔,6-泥芯,7-冒口,8-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左浇注流通结构、右浇注流通结构、左集渣包、右集渣包和冒口;所述第一横浇道位于毛坯型腔的前端,所述直浇道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浇道,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中部;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包括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所述左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连通,所述左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边连通;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与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相对称,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包括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所述右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连通,所述右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边连通;所述左集渣包位于所述左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右集渣包位于所述右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的顶部都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冒口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左浇注流通结构、右浇注流通结构、左集渣包、右集渣包和冒口;所述第一横浇道位于毛坯型腔的前端,所述直浇道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浇道,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中部;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包括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所述左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左第二横浇道和左内浇道连通,所述左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左侧边连通;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与所述左浇注流通结构相对称,所述右浇注流通结构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包括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所述右第二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右第二横浇道和右内浇道连通,所述右内浇道与所述毛坯型腔的右侧边连通;所述左集渣包位于所述左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右集渣包位于所述右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接处;所述左集渣包和所述右集渣包的顶部都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冒口位于所述毛坯型腔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蠕墨铸铁玻璃模具制备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海玻璃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