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涉及融雪路面,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色,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和初春季节,路面积雪结冰现象十分普遍,给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冰雪使路面附着系数大大降低,附着力明显减小,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转向操作稳定性变差,车辆容易打滑且制动距离显著延长,甚至刹车失灵、方向失控,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因此,科学有效的路面融冰雪技术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路面融冰雪技术主要有被动融冰雪技术和主动融冰雪技术两大类。其中路面被动融冰雪技术包括人工除雪、机械除雪、撒布融雪剂等,这是“先冻后除”的滞后性措施,不能及时的恢复道路的抗滑功能,必须封闭交通才可以实施,至少延误交通2~3小时,而且会不同程度地损害路面结构和材料,另外采用人工除雪、机械除雪、融雪剂除雪花费巨大,造成经济浪费,融雪剂还会盐渍土壤、污染地下水质,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包括自应力弹性路面铺装技术、添加盐化物技术、能量转化融冰雪技术等。它能够及时清除路面冰雪,保障道路畅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土壤(1)表面的路面基层(2),所述的路面基层(2)表面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下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3)和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4);所述的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4)和下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3)之间夹设有导热金属件(5),所述的导热金属件(5)的末端设置在装有液体的水箱(6)中,所述的水箱(6)埋设在路基土壤(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土壤(1)表面的路面基层(2),所述的路面基层(2)表面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下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3)和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4);所述的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4)和下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3)之间夹设有导热金属件(5),所述的导热金属件(5)的末端设置在装有液体的水箱(6)中,所述的水箱(6)埋设在路基土壤(1)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金属件(5)包括导热金属板(51)和连接在导热金属板(51)一端的导热金属丝(52),所述的导热金属丝(52)铺设在下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3)和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4)之间,所述的导热金属板(51)的另一端插接水箱(6)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金属板(51)为L型;所述的水箱(6)埋设在路面基层(2)侧方的路基土壤(1)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升降温度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热金属板(51)上连接有多根导热金属丝(52),多根导热金属丝(52)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的导热金属丝(52)的直径为2~5mm,相邻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东东,肖晶晶,王嘉琛,葛行健,张晶,孙基伟,尹心翮,胡键涵,蒋玮,叶万里,李鹏飞,单金焕,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